今天说军统四大金刚最后一位“笑面阎罗”王天木,王天木本名王仁锵,1883年生于河北涿县,少年考中举人,后来东渡日本留学,专攻法律。回国后当过浙江检察长,这开局就是高光,妥妥的“体制内精英”。
王天木
但这位公子哥偏不走寻常路,1930年跟着胡宗南混,和戴笠、陈恭澍等人组了个“十人团”,专给蒋介石搞情报。戴笠一瞧:这哥们儿日语溜、会社交,简直是特务界的“六边形战士”!于是1932年天津站成立,王天木顺理成章当上首任站长。
这位哥们到任后,直接把特务站开成了“抗日交友俱乐部”。他带着手下去澡堂子搓澡、下馆子吃包子,跟三教九流称兄道弟。某次在茶楼偶遇青帮大佬,他眼珠一转:“老哥,您这码头上的日本货,我军统全包了!”结果第二天,天津的日本商行就遭了炸弹,而王站长还在酒桌上跟人推杯换盏:“听到昨晚的响动了?我可啥都不知道~”
王站长还搞了“抗日锄奸团”,专杀汉奸卖国贼。1933年,他带着陈恭澍等人摸进北平六国饭店,结果了投敌的湖南督军张敬尧,直接把日军阴谋扼杀在摇篮里。这就在军统内部叫响了名号。
就在王站长春风得意时,一场“箱尸案”让他直接从巅峰跌落谷底。1934年某天,他和手下调戏完青楼女子,手下胡大虎不知抽什么风,跟嫖客打了起来,一酒瓶子下去直接要了对方性命。这还得了?王站长灵机一动:把尸体塞进木箱,用黄包车运出城!结果箱子卡在城门口,暴露了行踪。
南京总统府里,蒋介石气得摔了茶杯:’军统的人逛窑子还杀人?给我枪毙!’。戴笠连夜求情,暗示蒋介石“枪决会影响军统声誉”。最后胡大虎吃了枪子,王天木判了无期。关进南京老虎桥监狱。不过老虎桥监狱的看守们很快发现,这位爷的牢房常有红烧肉香味飘出——敢情戴老板早打点好了关系,抗战爆发后,戴笠亲自出马保释,让这位“人才”重出江湖。
1936年5月,汪精卫从越南河内返回上海,公开投敌意图。戴笠紧急下令由王天木组织刺杀。王天木因长期在华北地区活动,熟悉汪精卫在上海的安保布局。然而,由于汪精卫抵达上海后安保措施极为严密,军统特工未能找到合适时机实施暗杀,最终行动失败,此次刺杀行动是军统在汪精卫叛国后首次直接针对其本人的行动。尽管失败,但为后续1939年河内刺杀提供了经验。
汪精卫

曾任民国外交总长的陈箓在1938年投靠日军,任伪“维新政府”外交部长,1939年,当时的军统上海站站长王天木策划了刺杀行动,特务们与陈箓的保镖里应外合,在他祭祖时连开两枪将其击毙。行动后留下“抗战必胜”标语。
陈箓
刺杀成功后,他因战功升任军统上海区代理区长,就在这时他的命运来个一个大转折。一天夜里,他和伪军头目从夜总会出来,突然遭枪击。李士群闻讯赶来,把王天木关进“76号魔窟”。按理说进了这地方,不死也得脱层皮,可王站长命不该绝,不仅没受刑,还天天吃香喝辣。戴笠得知消息后,怀疑王天木叛变,果断下令“制裁”。结果王站长提前得知风声,连夜逃跑,还倒打一耙:“姓戴的,你这是过河拆桥!”李士群一看:机会来了!他把王天木包装成“弃暗投明”的典范,让他当上汪伪“特工总部”厅长。从此,王站长从抗日英雄变成了“汉奸代言人”,军统在华北的情报网被他卖得干干净净。
李士群
坊间一直有个传说:王天木其实是戴笠派去“钓鱼”的双面间谍。说他在“76号”期间,多次向军统传递情报,导致日伪多次行动失败。不过这种说法至今没有确凿证据,只是在陈恭澍等人的回忆录中有过这样的猜测。
抗战胜利后,王天木隐姓埋名躲进北平西山,靠老部下接济过日子。之后他辗转逃至香港,又在1949年前往台湾,晚年隐姓埋名度过余生。尽管他多次出卖国民党要员,但因在军统内部资历极深且缺乏确凿证据,未被清算。1995年,这位历经民国风云的104岁老人寿终正寝,临终前留下一句:“我这辈子,算是把忠义两字都玩明白了。”
《伪装者》中王天风
再多说一点,谍战剧《伪装者》中有个军统特工叫王天风,代号“毒蜂”,有人认为是参照了王天木。但两者存在显著差异。王天木在抗战期间被俘后投敌,而剧中王天风最终选择牺牲自己以保护国家利益,因此,王天风这一角色属于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