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王希浩教授,第五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在公立三甲医院中医妇科从医45年,全国五湖四海前来就诊的患者数不胜数,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只希望能解决她们的病痛。今天给大家分享个医案,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小姑娘姓张,才29岁,是个小学语文教师,刚进诊室坐下来,就略带哭腔的说:“王教授,我结婚五年了,现在还没有小孩儿,但是从去年开始,月经突然不来了,西医开的激素,吃上能来,但是一停就又不来了…现在年龄大了,家里也催着要小孩儿,但是一直怀不上,家里的氛围也越来越压抑了,您帮帮我吧!”
通过详细了解情况,发现小张平时喜欢吃麻辣烫,晚上又经常熬夜改作业、备课,睡眠也不太好,而且严重超重,足有160多斤,《黄帝内经》中讲“肥人多痰湿”。舌苔白厚,脉象也沉的像压了秤砣,号脉时发现其手冰凉,除此之外,自述常感小腹冰凉,腰酸,白带粘稠像鼻涕,如此症状让我想起20年前曾经治过的一个闭经半年的患者,当时用的苍附导痰汤加减,如今这小张姑娘病情更复杂,痰湿都快把子宫’糊’住了。
我反复琢磨着导痰汤原方:清半夏、陈皮、茯苓、甘草、胆南星、枳壳。

这六味药就像六把小铲子,专门清理痰湿。但张姑娘的情况特殊,她舌边有齿痕,明显脾虚,得加上健脾的党参、白术。再看她手脚冰凉,腰酸如折,这是肾阳不足的表现,得用淫羊藿、鹿角霜温补肾阳。痰湿堵在胞宫,光化痰不够,得让气血动起来,于是加了当归、川芎、益母草,这三味药就像给堵塞的河道通淤。
效果如何呢?
第一周复诊,姑娘说白带少了,但肚子胀得像气球。我摸脉发现气滞加重,原方加了木香、砂仁。第二周她惊喜地发现舌苔变薄了,就是总犯困。我调整党参用量,配上炒枣仁。到第四周,姑娘开心的反馈说:’王教授,我来事了,而且量比之前多,就是颜色有些暗红!’于是赶紧加了三七粉化瘀。
三个月后复查B超,原本萎缩的卵巢居然有了卵泡。张老师现在成了我的’健康宣传员’,逢人就说:“王教授开的不是药,是给子宫做SPA!’最让人开心的是,小张老师后来顺利怀孕,并产下一个健康的小宝宝,升级做了妈妈,整个家庭又变得和睦开心起来。
回想这病例,让我想起《金匮要略》那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现在不少年轻姑娘把冷饮当水喝,把熬夜当常态,痰湿瘀堵成了常见病。治这类病就像熬中药,急火出不了好汤,得文火慢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