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北京奥运会前夕,整个华夏大地都沉浸在即将迎来这场体育盛事的热烈氛围之中。而奥运安保工作,无疑是重中之重,其关乎着奥运会能否顺利、安全地举行,承载着无数人的期待与信任。
乌鲁木齐机场,作为连接各地的重要交通枢纽,每日迎接着大量南来北往的旅客,安保压力犹如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在每一位安保人员的心头。
3 月 7 日,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内人潮涌动,嘈杂的人声、广播的提示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繁忙的机场景象。19 岁的古扎丽努尔・吐尔地混在人群之中,她的行为却显得格格不入,十分异常。她来到商务贵宾安检通道,随身携带着的物品里有饮料。
按照机场的严格规定,这类饮品是必须要开瓶检查的,以确保飞行安全。
安检员礼貌地要求她打开易拉罐饮料进行检查,古扎丽努尔先是喝了一口矿泉水,随后却坚决拒绝打开易拉罐饮料,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在她的再三坚持下,安检员或许是出于对商务贵宾通道通行效率的考量,又或许是被她看似无辜的模样所迷惑,最终做出了让步,放她通过了安检。
飞机顺利起飞后,古扎丽努尔的举动愈发让人觉得可疑。她频繁地带着那罐易拉罐饮料前往洗手间,而且每次在里面停留的时间都格外长。每次从洗手间出来时,她的神色慌张,额头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眼神游离,不敢与旁人对视。

空姐李红在执行服务任务时,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些异样。在古扎丽努尔又一次从洗手间出来后,李红怀着不安的心情走进洗手间查看。刚一推开门,一股刺鼻的汽油味扑面而来,她下意识地捂住鼻子,定睛一看,发现垃圾桶里有一个已经打开的易拉罐,里面还残留着一些黄色的液体。李红心中一惊,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她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报告了乘务长。
乘务长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将消息传达给了机长。机长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一旦处理不当,极有可能酿成机毁人亡的惨剧。经过短暂而紧张的思考,机长当机立断,决定紧急备降兰州中川机场。
为了避免引起乘客的恐慌,机长通过广播向乘客称飞机出现了 “技术问题”,需要紧急降落检修。
在飞机降落的过程中,机组人员丝毫不敢放松警惕,他们的目光紧紧地盯在古扎丽努尔和一同被怀疑的中年男子身上,密切关注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古扎丽努尔得知飞机要紧急备降后,脸上露出了极度惊恐的表情,身体也微微颤抖起来;中年男子虽然努力故作镇定,双手却不自觉地握紧了扶手,额头上也冒出了冷汗,难掩内心的紧张。
飞机平稳降落后,早已接到通知的警方和特警如离弦之箭一般迅速冲进机舱。在机组人员的紧密配合下,成功控制住了两名嫌疑人。
随后,乘客们在机组人员有条不紊的引导下,安全有序地撤离了飞机。当大家得知事情的真相后,回想起刚才的惊险一幕,无不后怕不已。
同时,他们对机组人员在危急时刻冷静应对、果断处理的专业素养充满了感激,纷纷对机组人员竖起了大拇指,称赞他们是真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