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5月10日,王近山同志在南京与世长辞。这个消息传到小平同志耳中时,他立刻做出了明确指示:王近山同志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的葬礼必须精心安排,悼词写好后要拿给我过目。王近山,这位曾经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等多次重要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的人,确实值得如此重视。
曾有教员评价他,称他为“今日的吴下阿蒙”,因为他像历史上的吕蒙一样,拥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战功一个接着一个,刷新了人们对他的认知。王近山的每一次提升都让他在战场上的形象愈发出色,但谁能想到,后来他却从一名将军沦为普通农民,被调往河南某农场,过上了与土地打交道的日子。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如此剧变的结局呢?
这一切还要追溯到1937年12月的那个寒冬。那时,王近山在神头岭战役中受伤,随后被送往129医院进行治疗。负责照顾他的是一位名叫韩岫岩的护士。她并非普通护士,在医院中有着不小的地位和声望。韩岫岩出身医药世家,家族世代行医,为了支持抗日,她捐出了家中所有财产,家中12口人,包括年迈的奶奶,都加入了八路军。可以说,医院的物资中有一大部分来自于她的家族捐赠。而她自己,长得十分美丽,曾被评为医院的“院花”,她的美貌和家族的事迹,使得她在医院内外广受尊敬。
王近山当时年仅22岁,虽然年轻,但在当地已声名远扬,是一位赫赫有名的战斗英雄。韩岫岩也未婚,两人相遇的机会不少,而医院的安排显然也有撮合的意味。两位青年,才俊与美人,都有着各自的英雄情结,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两人逐渐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一年后便结为夫妻,不久,他们迎来了自己的孩子。
战争岁月里,夫妻常年分离,王近山作为指挥官,几乎没有时间顾及家庭。韩岫岩理解他,她知道丈夫是为国捐躯的英雄,自己的辛苦不过是为了国家的独立自主。但她最希望的是战争能够尽早结束,能有片刻的团圆时光。她等啊等,终于等到了1945年9月,日本投降了,她以为和平的日子就要到来。然而,王近山却告诉她,国共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
经过长时间的解放战争,他们终于迎来了和平年代。虽然夫妻俩都不愿放下自己的工作,但那时的国家,正处于百废待兴之时,他们无暇享受家庭的温馨。王近山年仅34岁,正值人生的巅峰,他的心仍在为国家奋斗。两人对国家的付出虽不计其数,但婚姻关系却因此逐渐疏远。
王近山在重庆宣讲期间,受到了不少单身女性的追捧,尤其是他的英俊外表和过人的军事才能,令许多女孩心生倾慕。面对这般美丽的诱惑,某位女孩毫不掩饰自己的倾慕之情,而一个单身的男子,难免也会产生一些生理上的需求,最终两人发生了不正当关系。虽然纸包不住火,但这段情感最终传入了韩岫岩的耳朵。
如果这仅仅是一场普通的婚外情,韩岫岩或许还能忍让,但事情远远超出了她的承受范围。她的亲生父母也为此劝解她,建议她原谅那个女孩,称她只是“一时糊涂”。然而,韩岫岩怎么可能忍受丈夫与亲妹妹的背叛?她的心情愈发沉痛,找到了那个女孩,面对面地询问,然而泪水已先一步夺走了她的语言。她根本无法相信,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妹妹,竟与丈夫有了这般关系。
她找到丈夫质问,丈夫却直言,自己渴望和那个女孩在一起。面对丈夫的背叛,韩岫岩做出了一个让人无法忽视的决定——将这件事公之于众,最终闹上了中央。党的纪律严明,任何违反者都不能逃脱惩罚。王近山的行为很快引起了高层的关注,最终,他被从副司令员的位置降级为副军级,开除党籍,并被发配至河南某农场,过上了与土地为伴的日子。
王近山从一位赫赫有名的将军,瞬间跌落到普通农民的身份,而韩岫岩的妹妹也迅速退出了这场错综复杂的三角关系。韩岫岩虽然事后后悔自己当时的处理方式,但那时的她满心委屈,根本无法忍受丈夫的背叛。她拨通了王近山的电话,想表达歉意,但王近山冷冷地回应:“我这辈子都不想再见到你!”
从此,两人彻底断了联系。王近山似乎一下子苍老了十岁,孤独地站在客厅,准备前往河南农场。身边再也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就在这时,家里的小保姆走了过来,关切地问:“将军,您需要一个人陪着您吗?”王近山无言地望着她,明白她的意思,于是两人一同前往河南。那年10月,他们结婚了。
人从高位跌落,常常会感到巨大的不适,真正能做到像苏东坡那般达观者,可谓寥寥无几。许多人认为,王近山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但真正的痛苦,并不仅仅是王近山。韩岫岩也经历了难以言说的痛楚,她心中的委屈如海潮般涌上心头,难以排解。她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如果能重来一次,她是否会依然走向这条路?
好在,王近山因为抗美援朝的需要很快又被调往朝鲜战场。尽管他始终没有再联系过韩岫岩,但她始终关注着他在战场上的动向。当听说王近山所率领的部队临近上甘岭时,她的心悬了起来,整日惴惴不安,生怕会发生不测。直到王近山平安归来,她才松了口气,尽管她已经不再是他的妻子。
时光流转至1974年,王近山在一次会议中突然感到腹部剧烈疼痛,医生诊断为贲门癌。这种疾病常常意味着不治之症。韩岫岩立刻联系弟弟,寻找治疗方法,但却得到了令人失望的消息。她极度渴望能在床前照顾丈夫,但他已有了新的妻子,而她依然是局外人。尽管如此,韩岫岩依旧拨通了王近山的电话,恳求能见上一面,然而王近山坚决拒绝。1978年5月,王近山去世。韩岫岩向调动工作到北京的机会,在那里,她常常前往八宝山公墓,坐在王近山的墓前,向他诉说心中的话语。她问他:“活着时不能见你,死了总能见你吧?”然而,墓中的王近山再也无法回应。

多年后,韩岫岩的孩子表示,母亲始终认为她和王近山从未离婚,他永远是她的丈夫。在她心中,这个事实无法改变,她发誓来世依然要做他的妻子,以弥补自己此生未曾尽到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