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这就是那场大刮风,吹得国内烟消云散,1945年九月才算正式起步,一直吹到1949年十月,新中国站稳脚跟才算告一段落。但别急,真正的收尾是到了1950年六月,解放海南岛那一仗打完,这股历史大风才真正平息。
01
说起来,解放战争之前,那是一场接一场的混战。先是1924年到1927年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共产党和国民党那时还是一家人,一起抗议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压迫。接着1927年到1937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爆发,共产党带领红军打反动派,想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个工农政权。
这场解放战争,不只是单纯的军事对抗,它其实是一系列革命战争的延续,抗日战争和土地革命都是其中的一环。从延安到南泥湾,再到一路打过来解放全中国,这场风一路吹,直到海南岛的枪声消失,才真的算是尘埃落定。
02
1946年六月,国民党一声令下,人民解放战争炮声隆隆。到了1947年七月,解放军摆脱了防守,一脚踏进了进攻的节奏。你想啊,辽沈、淮海、平津,这三大战役一打,国民党那主力不就基本告破了?
到了1949年四月,解放军不等春暖花开,直接发动了渡江战役。南京这块国民党的老巢,也被一网打尽。接着不出半年,十月一日,北京天安门城楼上,新中国的五星红旗飘飘然升起。
真正的大结局,是1950年六月,解放军把战火带到了海南岛,这才算是把国内大陆的地盘彻底打扫干净。当然了,西藏、台湾、还有几个小岛屿没在这次扫荡中彻底解放,但总的来说,解放战争这场硬仗,算是赢得漂亮。
时间到了1947年春,国民党不甘心前次的失利,这回他们操起大刀,集结了第1、第2、第3兵团和第2、第3绥靖区的部队,大约45万大军,要对山东解放区下手。他们这次聪明了,换了套新战法,不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而是密集靠拢、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逐步推进。4月3日,这帮人竟然打通了徐州至济南的津浦铁路线,一时间华东野战军的南下通路给堵上了。
国民党军还不止这些手段,调来两个兵团的主力,直逼华东野战军的腹地,沂蒙山区,显然是打算逼着人家正面决战。华东野战军原本打算分路南下,一个个把敌人解决掉,这下好了,连路都走不成。
面对这种四面楚歌,通道被封的棘手局面,陈毅和粟裕两位老兄不得不变招。他们决定耍个”龙灯”戏法,让敌军像追着龙灯的小孩一样,被引得在鲁南和沂蒙山区绕来绕去。这招儿就是诱敌深入,调动敌人,让他们累觉不爱,然后找准时机,一举将其歼灭。
03
1947年4月19日,国民党军队全线压上,就像卖家秀那样满场飞。紧接着,4月20日,华东野战军不等对面摆好架势,抓住鲁西地区敌军兵力稀疏的机会,决定来个“攻泰打援”。就这么定了,泰安,这地方北靠济南,南接曲阜,东连临沂,西边就是黄河,重要的军事位置不言而喻,国民党那边把它当作是供应线上的关键节点。
(图为华野部队向莱芜疾进)
华东野战军调动了3个纵队,围攻国民党的整编第72师,这师可不简单,是从云南滇军改编的,山地作战经验丰富。师长杨文瑔,黄埔二期出身,不仅在东征和北伐中表现出色,抗战期间更是硬碰硬地在淞沪、粤北会战、湘西会战中跟日军拼过,英德、翁源这些地方都留下他的胜利足迹。
解放战争打响后,杨文瑔被委以重任,带领整编72师成了蒋介石的王牌部队。
华东野战军动作频频,对泰安展开了精心策划的大围攻。叶飞的第1纵队、何以祥的第3纵队、宋时轮的第10纵队这三把尖刀直接指向了泰安城的守军整编第72师。这时候,陶勇的第4纵队、王必成的第6纵队和许世友的第9纵队则在临沂至蒙阴公路两侧布阵,准备截断所有可能的敌军援助。
(图为莱芜战役主攻部队,华野一纵英雄过“庆功门”)

而王建安的第8纵队则深入临沂至滋窑公路以南的山区,来个山地伏击,韦国清的第2纵队和成均的第7纵队则在青驼寺、杨侯集东侧待命,随时准备南下打援或阻援。
特别的是,这次泰安围攻中还首次看到了陈锐霆特种兵纵队的身影,这是特纵组建后的初次亮剑,显然华东野战军是志在必得。
(图为泰蒙战役形势图)
到了4月22日晚,宋时轮的第10纵队开始动手,清理泰安外围据点,紧接着一步步包围住了泰安城。第二天一大早,叶飞和何以祥的纵队也不落人后,迅速抵达泰安西南,与宋时轮的部队一道,形成了对泰安的全面包围。
24日凌晨三点钟,从肥城东面援助的敌军整编第72师新编第15旅被何以祥的部队顽强阻击,大部队被迫溃不成军地逃回济南;而就在泰安守军急电求援时,敌军整编第75师和第85师却是按兵不动,眼看着同胞陷入绝境也不伸出援手。
04
4月25号,宋时轮的第10纵队和何以祥的第3纵队的第8、第9师硬是把泰安城的门口搞定了,还顺带把周边的摩天岭、蒿里山这些高地也占了。粟裕这哥们原计划是拿下泰安城后,再分出几路人马,做个伏击,想把国民党的第75和第85整编师这俩大块头诱出来,在半路上给他们好好“按摩”一番,打算一次性解决问题。
这计划听着挺美,就像电影里那种英雄最后一击的场面,可实际上就是坐等对面自己跳坑,结果等啊等,那两个国民党的师就是不见动静。粟裕开始还以为对方胆小,实际上后来才从情报里知道,蒋介石这老狐狸早就看穿了这一套,特意下令,不经过他的直接命令,那两支整编师是死活不会轻举妄动的。
既然漂亮计划泡汤,粟裕也只好另谋出路,把主力和火力全都转向了杨文瑔的整编72师。
05
1947年4月25日黄昏时分,华东野战军开启了泰安城的大幕拉攻。这一天,第3纵队的第8师和第10纵队的第28师、第29师从城墙的豁口,从西南东三个方向像闹市冲锋陷阵一样冲进了泰安城。里面战火连绵,巷战狠得很,连拳带脚的激烈。战斗硬拼到第二天上午,这才把泰安城的国民党整编第72师师部,包括第34旅、新编第13旅都收拾干净,俘了包括杨文泉中将在内的上万人,连带打下一架战斗机。
同时,在4月20日到27日,为了围泰安城搞配合,华东野战军东集团动作也大,第2纵队、第4纵队、第6纵队、第7纵队、第8纵队、第9纵队,这几路人马在敌人的美式武器和空军火力支持下,硬是顶住了10万国民党军的猛攻,战死敌人4000余人。这几天的硬仗,为泰安的攻坚战扫清了道路。
到了4月27日,为了给战场添点料,华东野战军不但放弃了新泰、蒙阴,还把矛头指向宁阳,一边阻拦敌人增援,一边包围兖州,直接逼迫国民党的补给线。从27日晚到28日晚,叶飞的第1纵队对宁阳发起了狠猛的攻击,29日一大早,宁阳也宣告手到擒来,歼灭了2000余名守敌。这一系列的行动把鲁西的各县守军吓得魂飞魄散,纷纷抱头鼠窜。华东野战军乘胜追击,重新拿下了鲁西的大片土地。
06
4月29日夜里,华东野战军看国民党军在新泰、蒙阴一带散兵游勇的样子,就指派了韦国清的第2纵队、陶勇的第4纵队、成均的第7纵队、王建安的第8纵队和许世友的第9纵队,准备趁他们还没站稳脚跟在临蒙公路一线从桃墟到青驼寺给他们来个猛的。结果这帮国民党的一碰到火药味就吓得往西边山里跑,只好勉强算是打掉了他们3000多人。
到了5月1日,陶勇和许世友两个纵队又玩起了躲猫猫,诱敌深入,希望能在青驼寺把国民党的第74师给一网打尽。可这第74师也不是吃素的,硬是守在那里,眼看着国民党的大部队很快就围了上来,想要救援。华东野战军见局势不妙,也只好撤了。
5月3日,这回华东野战军抓住了国民党整编第11师刚到新泰还没站稳的机会,集结了四个纵队想要速战速决。结果还是老样子,消息一出,国民党的整编第5军和整编第85师赶忙从莱芜方向开过来支援。华东野战军又是一次见势不妙,为了免得陷入持久战,只得再次撤军,打算找机会再战。
07
这个月,华东野战军玩的跟杂技团似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带着国民党军跑了个大圈子。这忽南忽北的折腾,国民党军队迷糊得像被绕进麻花里,一路上走破了1000公里,大概蚕食掉了3万敌军。
国民党的哥们儿们这下可苦不堪言了,哭丧着脸说来山东转了一圈,连陈毅的阴影都没瞧见,每天就是走啊走的,累得要死,心里那个没谱儿啊。华野的小兵们虽然也有点郁闷,感觉这一场大戏有点闹剧的味道,就编了个顺口溜调侃自己:“陈司令的电报嗒嗒嗒,小兵们的脚板啪啪啪。”
这时候,陈毅决定再来点心眼活,让叶飞的第1纵队和王必成的第6纵队往鲁南走,成均的第7纵队则去了苏北,就是为了继续让敌人分散力量。
正当这番布局进行时,张灵甫带着他的整编第74师像狂风暴雨一样冲过来。华东野战军赶紧布置阵地,在山东孟良崮这个地方,把张灵甫的整编第74师围了个水泄不通,三天三夜后,把对方3.2万多人给干掉了。这一仗,国民党军在山东的攻势被狠狠打了个回马枪,蒋介石那个速战速决的美梦也彻底破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