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章邯(秦末)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章邯可不是小角色,他是秦朝最后的名将!巨鹿之战前,他带着骊山刑徒军团,平了陈胜吴广起义,一路高歌猛进。可巨鹿城外,项羽破釜沉舟把他主力打垮了。章邯看朝廷被赵高把持,自己屡遭猜忌,后路无望,最终在公元前207年,带着二十万大军向项羽投降了。可惜啊,投降后不久,这二十万降卒竟被项羽活埋在了新安。一代名将,国亡身辱,晚节不保。
二、英布(黥布,秦末汉初)
英布,项羽手下五虎上将之首!九江王当得威风八面。可楚汉相争打到彭城(今徐州)之后,刘邦谋士随何一张利嘴,愣是把英布说动了心。加上英布不满项羽在齐地用兵没调他,个人怨气加上前景诱惑,就在项老板眼皮子底下“反水”了!转头就帮着刘邦打项羽。他这一跑,直接让项羽西线门户大开。不过后来刘邦坐了江山,也没让他好过。
三、吕布(东汉末)
说到吕温侯,“三姓家奴”这外号太响了!武艺三国数一数二,可反复无常也登峰造极。先跟着并州刺史丁原,董卓一点赤兔马加金银就把他收买了,亲手宰了老领导丁原;跟了董卓,又和王允搞“美人计”(貂蝉),又把董卓捅了。逃出长安后,本投奔袁术、袁绍、张扬、刘备等人,都是旋投旋叛。最丢份儿的是在下邳被曹操围得水泄不通时,刚打算让部将侯成出城买酒买肉开禁酒令庆祝下,结果内部就炸锅了,部下绑了他送给曹操,小命也送了。忠义这俩字,在他字典里压根没有!
四、侯景(南北朝)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侯景这人,是梁朝末年的大灾星!原本是北魏军阀,后来投降了南朝梁武帝萧衍。梁武帝晚年老糊涂了,对侯景猜忌又处置不当。结果侯景在寿阳(今安徽寿县)起兵造反,一路势如破竹打到建康(今南京),把梁武帝活活饿死在台城里。这一折腾,繁华的江南被打得稀巴烂。史称“侯景之乱”,是南朝由盛转衰的拐点,堪称引狼入室的典型!
五、屈突通(隋唐之际)
这位和前面几位不一样!屈突通是隋朝名将,对隋炀帝忠心耿耿,镇守河东(今山西西南)挡住李渊南下。李渊打长安,他在潼关死守,打得李家军队很头疼。但隋朝垮得太快,后来他自己被困在河东城,部下劝降也不听。等长安丢了,隋炀帝在扬州也被杀,皇帝都没了,他这才大哭一场,面向东南(扬州方向)磕了头,投降了李渊和李世民。唐太宗很敬重他,算投诚后结局不错的。属于无可奈何,顺应大势。
六、于禁(三国曹魏)
“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那是曹操最信任的铁杆将领!以治军严整闻名。可谁能想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水淹樊城,于禁带的七军都被泡水里了。大将庞德宁死不降,斩了。于禁呢?犹豫再三,最后向关羽投降了!后来被送到东吴,过了几年狼狈日子才被曹丕放回。曹操听说于禁降了,说:“于禁跟我三十年,临危处难,反倒不如庞德啊!”回来后遭曹丕羞辱,郁郁而终。晚节之失,令人扼腕。
七、石敬瑭(五代后唐)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石敬瑭这一“投敌”,可是把整个北方卖了!他是后唐明宗的女婿,守太原。但和皇帝李从珂关系极差,互相猜忌。公元936年,被逼急了的石敬瑭,干出了惊天动地的事儿: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求救,认比他小十岁的耶律德光当“父皇帝”!条件是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契丹兵一来,他伙同契丹灭了后唐,自己当了“儿皇帝”建立后晋。割让的十六州让中原几百年门户大开,遗祸无穷。
八、杜重威(五代后晋)
又一个石敬瑭的亲戚(他妹夫),也是后晋大将。公元946年,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率大军南下。杜重威手握重兵在恒州(今河北正定)迎战。仗刚打一半没咋地,杜重威居然在阵前秘密和契丹勾搭,想学他姐夫石敬瑭当皇帝!他逼迫全军降契丹。结果契丹占领开封,把后晋灭了,但皇帝梦没做成,自己也被契丹皇帝带到北方,很快就死了。部下都骂他卖国求荣。
九、刘整(南宋)
刘整曾是南宋守卫四川的名将,特别是钓鱼城防御战,功劳很大。但他为人桀骜不驯,得罪了当时独揽大权的权相贾似道。贾似道手下的吕文德等人排挤陷害他。刘整感觉在南宋混不下去,又极度恐惧被杀。在1261年,时任潼川路安抚使的他,在四川泸州(一说完县,今河南唐河)率领十五郡、三十万户人口,投奔了蒙古(元朝)。投降后,向忽必烈献计:先取襄阳,再顺江东下灭宋!南宋大门被自己人亲手撬开。
十、范文虎(南宋末)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这位“逃跑将军”也“投敌”了。他仗着是奸相贾似道的女婿,打仗没本事,逃跑第一名。元军攻襄阳时,他带大军救援,磨磨蹭蹭,小败就溜,导致襄阳孤立无援失守。后临时掌大兵权,却在丁家洲、鲁港(今安徽芜湖)和贾似道一起闻风丧胆地带头逃窜,造成全军崩溃。在安庆面对元军进攻时,干脆献城投降元朝了。后来还跟着元军去打日本(文永、弘安之役),也遭惨败。南宋就是让这号人搞垮的!
十一、洪承畴(明末)
明末崇祯朝最能打的统帅之一,总督蓟辽,专门对付清兵。崇祯十五年(1642年)的松山大战,明军惨败,洪承畴困守松山城半年,城破被俘。起初传闻他骂贼殉国,崇祯皇帝还亲自设坛祭奠他,哪知没多久,确凿消息传来:洪承畴降清了!皇太极用各种手段软化了他(史传有“孝庄劝降”一说)。降清后,他成了清兵入关、平定南明的急先锋和主要谋士。当时士林骂他“贰臣”的很多,争议极大。
十二、郑芝龙(明末清初)
海上枭雄,郑成功的老爹!在东南沿海势力很大,拥立了南明隆武皇帝朱聿键。但当清兵压境时,这位“海贼王”打起了小算盘。他认为清朝天下已定,为了保住自己的庞大海上商业帝国和家产,加上清朝以闽粤总督高位利诱,他竟然不顾儿子郑成功的强烈反对,抛下了拥立的皇帝,在1646年主动向清军投降。结果呢?清朝根本不信他,一进京就被软禁,后来连同全家(除了郑成功)都给杀了。赌错了赔光了老本。
十三、吴三桂(明末清初)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主角!明末辽东总兵,镇守山海关。李自成进北京,崇祯上吊。吴三桂本已打算投降大顺政权,走到半路,听说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手下刘宗敏抢了(一说还有其他家人受辱),掉头就回山海关。一边挡李自成,一边火速邀请关外的清兵入关“借师助剿”!结果大家都知道,清兵乘机入关,占了中原。他先帮清朝打李自成、灭南明永历(亲手绞杀了永历帝),最后在康熙时又反了清朝(三藩之乱)。反复无常之最!
十四、李昭寿(太平天国、清朝)
这位是捻军出身,投过太平天国,因为骁勇善战,也封过王(“奏王”?)。但这人性情凶残,反复无常,在太平天国后期屡次不听调遣。驻守安徽滁州、全椒一带时,暗地里早就和清军统帅胜保勾搭上了。1859年(咸丰九年),他瞅准太平天国内忧外困之际,果断献出三座城池,杀了太平军将领投降清朝。他手下“豫胜营”几万人马的降清,极大削弱了太平军在江北的防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