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丨唐云珍  曾子桓  谢金华



女孩反复出现鼻塞、流涕症状

家人误以为是普通感冒

自行用药服用

持续了2个月

仍未见完全好转

近日,问题越发严重

出现全头胀痛并高热

最终揪出“隐形的入侵者”
11岁女孩小林(化名)反复出现鼻塞、流涕症状,家人误以为是普通感冒,便自行购买感冒药给孩子服用。然而,这样的症状持续了2个月,仍未见好转。
近日,问题越发严重,小林出现了持续性全头胀痛并伴随高热,原计划在外院行额骨钻孔引流术,家属才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随后立即转诊部队联勤保障第900医院神经外科。
经头部磁共振确诊为鼻窦源性颅内脓肿,导致鼻窦炎症穿透颅底骨质,向颅内扩散形成脓肿,并继发致命性上矢状窦血栓。
据悉,原来患儿2个月前已反复出现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状,家属自行买感冒药服用,没有重视。

一场被忽视的感染“迁徙”

抽丝剥茧探“真凶”。小林2个月前的鼻塞流涕实为鼻窦炎发作,但因未规范治疗,炎症如同“潜伏的入侵者”,逐渐穿透筛窦顶部薄如纸片的骨质,向颅内蔓延,就医后最终被确诊为颅内脓肿。

“鼻窦与颅脑仅一墙之隔,筛窦、额窦炎症就像贴着大脑’边界线’的隐患,一旦突破骨质屏障,就会在颅内生根发芽’,压迫脑组织甚至阻塞血管。”神经外科主任王守森教授说到。

特别关注丨警惕!鼻窦炎症不可轻视,若“入侵”颅内将是危险的“导火索”
更糟糕的是,磁共振影像显示患儿双侧鼻窦炎症通过颅底骨质缺损处向颅内扩散,形成脓肿并与鼻窦相通,上矢状窦前端出现血栓性充盈缺损,病情十分凶险。

微创内镜“精准清除”

面对复杂病情,神经外科与耳鼻喉头颈外科启动联合诊疗:首先通过万古霉素+美罗培南强力抗感染、低分子肝素抗凝预防血栓进展。
待感染初步控制后,耳鼻喉头颈外科行鼻内窥镜下多个鼻窦开窗术引流脓液,神经外科全程监测颅内情况。
术后,患儿持续接受抗感染治疗、鼻腔冲洗及影像监测,脓肿已基本吸收,肢体肌力完全恢复,现已康复出院。

隐匿的颅脑“杀手”

颅内脓肿是指化脓性细菌进入颅脑,引发颅脑内炎症、化脓,在局部组织形成的一类疾病。包括脑实质内脓肿(脑脓肿)、硬膜下脓肿、硬膜外脓肿等,部分由邻近感染灶(如鼻窦炎、中耳炎)直接蔓延所致。脓液积聚形成占位效应,压迫脑组织及血管,可导致瘫痪、昏迷甚至死亡!

鼻窦炎为何危险?

鼻窦与颅脑仅一壁之隔!尤其是筛窦、额窦炎症,感染可经薄层骨板或血管侵入颅内。双侧鼻窦脓液正是通过此路径引发硬膜外脓肿及静脉窦血栓。
鼻窦炎≠小病!

若出现以下症状,立即就诊:

1.感冒后头痛超1周伴高热。

2.颈部僵硬、呕吐或肢体无力。

3.鼻塞流脓涕持续超2周。


 ·END·

主   办第九〇〇医院政治工作部

刊   期第218期
总编辑 然
副总编庄云鹏
编   审吴善孩
主   编张文明
编   辑田   野
排   版唐云珍
供   稿神经外科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