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武宗
学
天下武功
武派当 悟道活法真·功夫自上身
以武学打开世界·智者不匹夫 武者无懦夫
武当山有个别名叫太和山,听着就透着一股子祥和劲儿。但你可别以为它只是个风景名胜,它可是道教里头响当当的圣地。传说中那位大名鼎鼎的真武大帝,就是在这儿修炼成仙的。这可不是我瞎说,从周朝算起,2500多年了,这儿一直是宗教活动的中心,厉害吧!更牛的是,早在1500多年前,它的名声就传到海外了 。这影响力杠杠的!

武当山在哪儿呢?它属于秦岭山脉,具体点说,是大巴山北边的支脉,坐落在湖北西北部。主峰叫天柱峰,海拔1600多米,站在那儿感觉就像擎天一柱,特别有气势。整个武当山方圆400km,所以古人说它是“八百里武当”,这可不是吹牛,是实打实的广阔。而且这地方一年四季都有看头:春天山花烂漫,美得像诗里写的;夏天云海翻滚,雷声轰鸣,刺激得很;秋天红叶满山,色彩斑斓;冬天冰柱林立,仿佛进了龙宫。总之走到哪儿都是风景,绝对让你流连忘返。
武当山之所以这么有名,除了风景好,更重要的是它的文化底蕴。这里可是道教的重镇,多少高人隐士都来这儿修行。像周朝的尹喜,汉代的殷长生,这些老前辈早就来过;还有晋朝的谢允,为了修道,直接撂挑子不干官了,跑到这儿当起了山民,后来人们还管武当山叫谢罗山,多有意思。唐朝的吕洞宾,五代的陈抟,明朝的张三丰,这些在中国历史上如雷贯耳的名字都跟武当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说到武当武术,那更是跟道教脱不了干系。据说武当武术最初就是道家为了修炼身体、提升境界的一种方法,后来慢慢发展成了咱们中华民族武术宝库里的瑰宝。
要说武当山的辉煌,就不能不提明朝的永乐皇帝朱棣。这位皇帝对武当道教那是真爱!他一上台,就大手笔地在武当山搞建设。从永乐十年开始,一直到二十二年,整整12年,动用了30多万军民工匠。规模有多大?差不多修了近300处建筑,形成了33个宏伟的建筑群。这阵仗简直就是一场国家级的神助攻!为啥要这么干?说白了,朱棣想通过推崇武当道教,把自己包装成真武大帝的转世,以此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这招够狠,也够高明。
这些建筑到底有多牛?这么说吧,从山脚到山顶,沿着中轴线走,长达140华里,修了2万多间房子,主体建筑面积达到160万平方米,这什么概念,相当于好几个故宫那么大。而且这些建筑的技术含量极高,比如那个金殿,全是铜铸的,外面还鎏金,闪闪发光,几百年了还跟新的一样;还有无梁殿,不用一根木头,全是砖石结构,结实得很。最绝的是,设计师们充分利用了山势,有的建在悬崖峭壁上,像仙宫悬石壁;有的藏在山谷里,让你感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整个布局既雄伟庄严,又神奇巧妙,简直就是一幅流动的画卷,把帝王和道教的特色完美融合,堪称古代建筑的典范。
进了武当山,最先看到的就是这个玄岳门,这是嘉靖皇帝时候建的,是武当山的正门。这牌坊,四根柱子,三间五层楼,上面雕刻着各种飞禽走兽、花鸟鱼虫,非常精美。最上面写着“治世玄岳”四个大字,这“治世”俩字可有意思了,它直接点破了统治者利用宗教来维护统治的本质。皇帝把自己比作镇守北方的玄武神,那不就是暗示自己是天命所归,天下太平吗?这招真是既高明又实在。
再往里走,就到了玉虚宫,这地方有个外号叫“老营宫”。为啥?因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当年打北京前就在这儿扎过营,可见这地方当年也是个兵家必争之地。玉虚宫的规模有多大呢?据说有两千多间房子,跟北京故宫的太和殿差不多一个气派,是武当山上最大的建筑单元之一。可惜,到了清朝乾隆年间,这地方遭了殃,被毁坏了,现在只剩下一些断壁残垣。看着那些遗迹,还能想象得出当年的辉煌,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要说保存得最好的,还得是紫霄宫,它位于展旗峰下,依山而建,气势非常磅礴。紫霄宫是明代建造的,到现在保存得还不错,里面的紫霄殿是核心,重檐垂脊,屋顶上装饰着龙凤、狮、麒麟,非常华丽。殿内彩绘精美,正中供奉着昊天上帝的塑像,两边站着一群神仙。紫霄宫旁边还有一个太子岩,是个天然石洞,里面有个石殿,是宋代的遗物。永乐皇帝还特别重视这儿,下令要按照他小时候的样子塑像,就是为了坐实他是真武转世的说法,这心思真是昭然若揭。
终于到了武当山的顶峰——天柱峰,也叫金鼎峰,顶上就是这座金光闪闪的金殿。这可不是普通的木头房子,而是用纯铜铸造的,外面再镀上一层金,所以叫金殿。这殿建在山顶,位置极其险峻,但它严丝合缝,密不透风,外面刮风下雨,里面却一点风都没有,连烛火都不会摇晃。这就有传说说里面藏着避风珠,是不是真的不知道,但这建筑本身就是个奇迹。整个金殿和周围的紫禁城,营造出一种天上瑶台金阙的感觉,仿佛置身仙境一般。
五龙宫听名字就知道跟龙有关,这个地方的历史可就复杂了,从唐朝开始,经历了宋元明好几个朝代,几度兴废,命运多舛。明朝永乐年间重建时规模也很大,仅次于玉虚宫,但是到了辛亥革命之后,又不幸毁于大火,现在只剩下一些遗迹,比如大宫门、水火二将的塑像,还有玄钧殿的基座,以及一块巨大的玉石座上的真武铜像。看着这些残存的东西,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沧桑。
最后说说遇真宫,这个宫在武当山的北边,环境特别清幽,据说是个“九龙朝凤”的风水宝地。这里跟一位传奇人物有关,就是那位传说中的张三丰。据说明朝洪武年间,张三丰就在这儿结了个小茅屋,叫会仙馆,开始修炼。后来朱元璋、朱棣父子都派人去找他,但他老人家躲着不见。直到永乐十五年,为了扩大影响,才在这里修建了遇真宫,赐名“遇真宫”。宫里还供着张三丰的坐像,穿着布衣,脚踏草鞋,看起来非常洒脱飘逸。这位张三丰可是个传奇人物,才华横溢,武艺高强,还精通医术,被认为是武当拳术的创始人。
提到武当功夫,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太极拳。没错,武当武术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内家拳的精髓。所谓武当派,一般指的就是源于武当山道教的武术流派,通常认为是以张三丰为首。内家拳的特点是什么呢?强调内功修炼,讲究以柔克刚,借力打力。像太极、形意、八卦这些拳种,它们的理论和方法跟内家拳有很多相通之处,所以很多时候也被看作是武当派或者内家拳的代表。在民国时,中央国术馆就把武术分成了少林和武当两大门类,可见武当武术在中国武术界的地位有多么重要。(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