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身体就像一根水管,气血就是水管里的水。要是水管里全是淤泥(湿气),就算你拼命往里面灌水,水也流不动啊!这就是中医常说的 “虚不受补”。
所以啊,补气血之前,咱们得先把水管里的淤泥清理干净,也就是打通经络、祛湿健脾。要是一上来就猛补,就像给堵塞的水管加压,不仅补不进去,还会把水管撑坏,出现上火、腹胀、头晕这些症状。
为啥有人一补就上火?因为你的经络堵住了,气血就没法送到全身,还会淤堵。
这里芹姐教你们一个简单的法子 —— 敲胆经。胆经就在大腿外侧,从臀部到膝盖,每天早晚各敲 50 下,力度以能感觉到微微酸胀为宜。
敲胆经能促进胆汁分泌,帮助消化,还能疏肝理气,把身体里的闷气、湿气都排出去。不过晚上 11 点以后可别敲,这时候气血要进入胆经休息啦。

除了敲胆经,咱们还可以揉揉肚子。每天睡前,双手叠放在肚脐上,顺时针打圈揉 36 圈,再逆时针揉 36 圈。揉肚子能促进肠道蠕动,排出宿便,还能刺激脾胃经络,让气血运行更顺畅。
要知道脾胃弱的人,补进去再多的营养,也根本转化不成气血,所以要补气血先调脾胃。
这里芹姐推荐大家喝四神汤。四神汤由山药、茯苓、芡实、莲子各 10 克组成,这四样食材比例一定要 1:1 哦。把它们洗净后,加 800 毫升水,大火煮开转小火煮 30 分钟,煮到食材软烂就行。
四神汤能健脾祛湿,补而不腻,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姐妹。要是觉得煮起来麻烦,也可以把食材打成豆浆喝,或者加排骨、猪肚一起炖汤,味道更鲜美。
另外,咱们还可以艾灸足三里。足三里在膝盖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的位置。每周艾灸 2 – 3 次,每次 10 – 20 分钟,能增强脾胃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艾灸的时候,把艾条对准穴位,距离皮肤 2 – 3 厘米,感觉皮肤微微发热就行。
肝肾是气血的根本,很多人气血不足,都是因为肝肾虚。
这里芹姐教你们做黑芝麻丸。准备黑芝麻 400 克、黑豆 200 克、黑米 200 克、蜂蜜 240 克。先把黑芝麻、黑豆、黑米炒熟,放凉后用破壁机打成粉,再加入蜂蜜揉成面团,搓成小丸子就大功告成啦。
黑芝麻能补肝肾、益精血,黑豆和黑米能滋阴补肾,蜂蜜能调和药性。每天吃 2 颗,坚持一个月,你会发现头发变黑了,指甲变亮了,整个人都有精神了。
除了黑芝麻丸,咱们还可以多吃点枸杞和当归。枸杞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每天抓一小把嚼着吃,或者泡水喝都行。当归被誉为 “补血圣药”,可以用当归和鸡肉一起炖汤,每周喝 2 次,能补气血、调月经。
补气血是个慢功夫,得坚持三个月以上才能看到明显效果。记住这三步:先通经络,再健脾胃,最后补肝肾。平时还要注意别熬夜、少生气,每天早睡早起,保持心情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