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钦

2025-05-29 20:43世界史博士在读

国家安全这东西,平时可能感觉不到它有多重要,但一旦出了问题,后果就不是闹着玩的。

黄宇就是这么个例子,一个普通人出身的家伙,靠着自己的工作便利,把中国军队的机密资料卖给了外国势力,数量高达15万份以上,还涉及不少绝密级的技术。他的结局很干脆——死刑。

从普通人到叛国者

1974年7月28日,黄宇出生在四川自贡,一个不算大但挺有特色的城市,以盐业和恐龙化石出名。他的家庭也很普通,父亲在盐厂上班,母亲是中学老师,家里经济条件不算差,但也没啥特别。

他小时候没啥出奇的地方,上学成绩一般,后来对数学和科学有点兴趣,算是为以后走技术路线打了个基础。1992年,黄宇考上了四川轻化工大学,学的是计算机科学。

当时国内计算机行业刚起步,国家开始重视信息安全,他选的专业还挺有前景。不过他在学校里不算突出,成绩中等偏上,社交活动倒是挺积极。1996年毕业后,他拿了个学士学位,开始找工作。

1997年,他通过招聘进了成都一家涉密科研单位。这单位专门给军队搞密码系统,负责军事通信安全,能进这里工作其实挺不容易的。

对黄宇来说,这份工作不仅稳定,收入也不错,还带着点荣誉感。他的具体任务是写加密算法、测试系统、维护数据安全,要求技术过硬,还得有保密意识。

可惜,黄宇干得并不咋样。他工作态度敷衍,经常出错,比如有一次负责的加密模块因为代码问题没通过测试,拖了项目后腿。同事说他上班老是摸鱼,领导也找他谈过几次,但他压根没当回事。

后来几年,他被调了好几个部门,从短波通信设计到算法优化,再到数据安全审查,可不管干啥,他的表现都是垫底。2000年,他在数据安全部门负责找漏洞,但交上来的报告总是漏洞百出,同事都不太信任他了。

到了2004年,单位搞了个末位淘汰制度,黄宇因为长期业绩差被待岗,等于变相裁员。这对他打击不小,经济上没保障不说,面子也挂不住。

他觉得自己是被领导针对了,心里憋了一股怨气。这时候,他已经完全没了当初进单位的热情,职业生涯算是走到了死胡同。这也为他后来的背叛埋下了种子。

犯罪行为:怎么泄露了15万份机密

黄宇的犯罪行为是从2002年开始的。当时他已经对单位彻底失望,觉得自己混得不好都是别人的错。

叛国者黄宇:泄露我军机密超15万份资料,涉多项绝密技术,判死刑

那年,他通过网络联系上了一个外国间谍机构,主动提出要卖中国军事机密,还附上了军队短波密码的数据作为“诚意”。没多久,对方回了信,让他去东南亚某个国家见面。

2002年6月,黄宇借口出差,跑去跟间谍碰头,带去了三份军用保密机的文档。对方一看资料,觉得值钱,答应每个月给他5000美元,外加1万块奖金。从这开始,他就正式当上了人家的线人。

接下来几年,他跟间谍机构的交易越来越频繁。他对外谎称在深圳一家公司的四川办事处工作,出差当借口,先后去了香港、曼谷等地交资料。

2002年秋天,他在香港把一个加密U盘给了对方,换了一堆现金。后来在曼谷,他还接受了一周的间谍培训,学了加密通信、躲监控这些东西,回来后干得更隐秘了。

黄宇主要靠自己接触到的资料下手。他在单位负责过不少项目,虽然干得不好,但权限不低。他偷偷把源代码、算法设计、技术参数这些东西拷到移动硬盘上,晚上加班时动手,尽量不留痕迹。资料种类很杂,有军队通信的核心技术,也有设计思路和参数细节,总数超15万份。

具体来说,他泄露的资料分几个等级:90项是绝密级,涉及军事通信的关键技术,直接关系到国防安全;292项是机密级,包括一些核心算法;还有1674项秘密级,内容更细,比如设计过程的记录。这些东西要是落到外国手里,等于把中国技术的底牌亮了出来,后果可想而知。

光靠自己还不够,黄宇后来把老婆唐某也拉下了水。唐某也在单位工作,能拿到一些涉密文件。黄宇哄她说能赚大钱,唐某开始帮他偷文件回家,他再扫描加密发给境外。另外,他还找了姐夫谭某帮忙,谎称是私人项目,骗谭某给了些备份数据。谭某稀里糊涂就成了帮凶。

这事他干了整整十年,从2002年到2014年,15万份资料就这么一点点流了出去。黄宇靠这个赚了不少钱,但也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案件调查和审判:怎么被抓住的

2014年,国家安全机关发现了问题。他们通过技术手段查到了一些异常的通信记录和资金流动,顺藤摸瓜找到了黄宇。调查组秘密跟了几个月,确认了他的行踪和罪证。那年一天早上,执法人员直接上门,把他堵在了家里。

搜查时,他们找到了不少证据:几本护照上有21次出境记录,证明他去见过间谍;一台加密通信设备藏在书柜里;还有几叠现金塞在衣柜暗格。这些东西一摆出来,黄宇就没啥好说的了。唐某和谭某也被带走问话,两人都承认帮过忙,但说不知道后果有多严重。

2015年,这案子上了法庭。因为涉及国家安全,审判是保密进行的。检察官拿出了黄宇泄露的15万份资料清单,列明了每份对安全的危害。他的律师想拿“经济压力”当借口,但证据太硬,根本站不住脚。

2016年,黄宇被判间谍罪,处死刑,没收所有非法所得,政治权利也剥夺终身。同年5月,判决执行,他就这样结束了。唐某因为过失泄密判了五年,谭某三年。这一家子算是彻底毁了。

黄宇这案子影响太大了。首先,他泄露的资料让外国势力摸清了我军通信技术的底细,有些科研项目直接受阻,损失没法算。国家安全这东西,一点漏洞都能要命,更别说15万份了。

单位这边也乱了套。调查发现管理有问题,保密制度不严,29个人被处分,从警告到开除都有。这事还带动了全国涉密单位的大检查,制度改得更严格了。

教训也很明显。个人层面,保密意识不能松懈,干涉密工作的人得有责任心,不能光想着自己。单位层面,选人管人得更严,别让不靠谱的家伙混进来。国家层面,技术防护得跟上,光靠人守不住。

2025年4月15日国家安全日还提了这案子,就是提醒大家:忠诚和纪律是底线,谁碰谁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