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著名书法家姚孟起,被誉为“清朝欧楷第一人”,以其精湛的楷书而闻名,尤其是在继承和发扬欧阳询的楷书有着卓越的成就。他临摹的《九成宫醴泉铭》达到了与原作非常接近的程度,被评价为“逼肖”,对后世学习欧楷的书法爱好者影响深远。除了楷书,姚孟起的行书和隶书也是名重一时,今天我们一起领略“清欧楷第一人”笔下的欧楷对联书法,及他的行书隶书楹联墨迹。

01

持其志无暴其气;

敏于事而慎于言。

姚孟起的这幅楷书对联书法,结构严谨,笔法圆润而形体方正,寓险绝于平正之中,笔力刚劲有力,丰润而有度,展现了欧体楷书的精髓。

这副对联的上联“持其志无暴其气”出自孟子的思想。孟子认为,意志是气的统帅,而气是身体的充盈,因此要保持坚定的意志,不要让情绪失控。下联“敏于事而慎于言”与孔子的思想有关,孔子强调做事要敏捷,但说话要谨慎。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关于意志与气的关系以及言行的谨慎态度。

02

饭软茶香闲里味;

花光鸟语静中机。

这幅楷书七言联,描绘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情趣,体现了对自然美景和生活情趣的赞美,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这副对联不仅在音律上整齐和谐,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文化内涵。

03

万卷图书天禄上;

四时云物月华中。

姚孟起这幅行书对联书法,笔速适中,方圆结合,左揖右让,局部险劲而整体端庄,点画骨力丰沛饱满又不失灵动,圆润中彰显秀劲,严谨中追求灵动之感,充分体现了欧阳询的精髓。联语出自云南丽江木府的万卷楼的正门联,反映了木氏土司广集百家之书,对外开放新和,吸收外域外族先进文化的状态。

04

四山云叶夕阳影;

万树桃花春水声。

这副对联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意境,体现了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姚孟起的隶书对联书法,略仿陈鸿寿的风格,又兼具蒋仁秀劲之气,展现出厚重秀劲感。

05

王车骑有伊洛间意;

陶彭泽为羲皇上人。

墨舞欧风韵!「清欧楷第一人」姚孟起10幅对联书法欣赏

对联“王车骑有伊洛间意;陶彭泽为羲皇上人”中,“陶彭泽”指的是陶渊明,他曾担任彭泽县令,并以隐逸著称,被称为“羲皇上人”。“羲皇上人”是指太古之人,形容陶渊明追求简朴自然的生活态度。这副对联表达对古代文人追求自然、简朴生活的向往,也隐含着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某种评价或怀念。

06

惜食惜衣,不但惜财兼惜福;

求名求利,总须求己莫求人。

姚孟起这幅隶书长联,既有陈鸿寿的厚重,又具金农隶书的古拙之美。字形舒展,险劲峭拔中见沉稳,字字铁画银钩,写得从容稳定,横画略微呈左低右高之势,结体紧密内敛,神采翩然。

题识:昔桂林陈文恭公撰此偶句,言近旨远,真从处世阅历中来。芾村舒先生自云间录寄,属作八分体,悬诸座右,亦犹古人几箴户铭之意云。时癸未十一月下澣。平江凤生姚孟起。

07

云山起翰墨;

星斗焕文章。

姚孟起这幅行书五言联,写得大气磅礴,兼具行书的韵致及隶书的厚重。“云山起翰墨;星斗焕文章”是一副集句联,上联出自唐代王琚的《奉答燕公》;下联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华清宫三十韵》。这副对联常被用于赞美书法和文章创作的高超水平。

08

山枕看云通鹤性;

水窗见月悟鸥心。

姚孟起这幅七言联,笔速不疾不徐,在圆润中彰显秀劲,点画瘦硬而秀丽,温润如玉,婉转秀美、刚柔相济,给人一种庄重之感。这副对联通过山水、云月等自然元素,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心旷神怡的境界,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和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09

居以金坊书为玉海;

赋吐白凤言妙黄龙。

这副对联不仅在字面上对仗工整,且在内涵上富有哲理,展现了文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样的对联在中华文化中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常用于表达情感、志向或抒发哲理。

10

山果杂收因制酒;

竹枝删截待扶花。

这副对联对仗工整,“山果”对“竹枝”,“杂收”对“删截”,“因制酒”对“待扶花”,平仄相协,用词质朴而意境清新,给人以宁静祥和、富有诗意的美感,让人仿佛置身于宁静的山居田园之中,感受到主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巧妙经营。

姚孟起以高妙书艺,于欧楷精研覃思,达“逼肖”之境,为欧楷传承立下丰碑;行书方圆妙合、灵动飘逸;隶书古拙厚重、险劲峭拔。其对联题材广泛,或阐儒理哲思,或绘自然意趣,或抒人生情志,为书坛添璀璨篇章。赏其墨宝,犹穿越历史长廊,感古人智慧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