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帝退位之时,为8岁登基的玄烨选择了四位辅政大臣,亲政之前就让这四位大臣来处理朝廷政务。四大辅臣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不过,从历史来看,康熙是古往今来一位了不起的皇帝,虽然少年登基,但是智除鳌拜,掌握朝廷大权,提前亲政。因此,从这一点来看,连皇祖母孝庄太后都接连称赞。
那么,从四位辅政大臣来看,确实在康熙早期掌握了朝廷的实权。当玄烨亲政后,这些大臣似乎已经大权旁落,后来只有索尼善终了。可是,其他三位辅臣就没有较好的结局了。来看一看:
第一位:索尼。
四大辅臣在掌握实权时期,分为了三个党派,虽然索尼是单独的一派,但是在康熙面前从来不会飞扬跋扈。
后来,在孝庄太后的安排下,索尼的孙女赫舍里嫁给了康熙,并且立为了皇后,从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拉拢索尼。虽然说,康熙和赫舍里起初就是政治联姻,后来两个人感情特别深厚,赫舍里生下嫡长子胤礽因难产去世,康熙特别的伤心,因此将胤礽在两岁的时候就立为了太子。
因此,政治联姻后,意味着在朝廷上告诉这些大臣,索尼是与皇家站在了一起了,接下来只会朝着玄烨亲政的方向去奋斗和努力了。
从这些来说,索尼从未想过要一直掌握朝廷的实权,毕竟那时候已经将近七十岁了。后来,就算在临终前,还是告诉自己的儿子索额图一定要全心全意的去辅佐康熙,要懂得知足,皇恩浩荡。
第二位:苏克萨哈。
担任辅政大臣期间,总是与鳌拜不合,两个人结下了梁子。当然,从权势的角度来说,还是没有鳌拜他们的权势更强大一点。

后来,鳌拜和宗室大臣班布尔善两个人联合去诬陷苏克萨哈,居然列出了24条大的罪状,由于此时的康熙还没有亲政,只能任由鳌拜一党处置,直接通过绞刑的方式杀死了苏克萨哈。
后来,当康熙亲政之后,为苏克萨哈翻案,认为这是鳌拜挟私报复才造成的结局。因此,直接将他生前的职务、爵位等都恢复,然后对子孙方面都没有什么影响,让苏克萨哈的幼子来继承了他的承袭了他的爵位。
第三位:遏必隆。
当鳌拜在康熙朝拥有巨大的权利时,此时的遏必隆也是为了明哲保身,所以说直接默许了鳌拜的所作所为。
后来,当康熙智除鳌拜之后,宗室大臣杰书也对遏必隆进行了弹劾,直接将所有的职务进行了解除,不过并没有除掉他。
康熙对遏必隆还是念旧情,而且认为他在顺治朝是有着功勋的。后来,康熙还娶了他的女儿,成为了第二任皇后,然后将遏必隆授予一等公爵,在内廷中行走。
他的外孙就是康熙皇子中著名的皇十子胤誐。
第四位:鳌拜。
鳌拜是一个权力欲望很强的辅政大臣。因此,在康熙朝授命顾命后,开始在朝廷中肆无忌惮,并且直接架空了康熙,这让年少的玄烨也是忍无可忍。
康熙默默的去锻炼了几十名侍卫,为的就是在有朝一日能够一举智取鳌拜,将他的权利能够拿掉。
在外面,鳌拜圈地也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其罪行也是相当大。在朝廷中党羽遍布各个部门,后来康熙将鳌拜进行智除后,才掌握了实权,亲政了。
结语:可以说,四大辅政大臣在康熙朝能够得以善终的仅仅只有索尼一人,其他三人都是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造成没有善终。可见,康熙在亲政方面表现的相当出色,这在历代历史上,都没有哪一位皇帝可以比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