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乾隆年制青花辅首尊:纹饰藏福寿,工艺见巅峰!
大清乾隆年制款青花缠枝莲暗八仙寿字纹辅首尊是一件极具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清代官窑瓷器,以下从器型特征、纹饰工艺、历史背景等方面进行解析:
1. 器型与工艺特征
此尊造型庄重典雅,高25.5公分,口径9.5公分,底足10公分,撇口束颈、丰肩鼓腹、高圈足外撇,肩部饰双铺首衔环耳,取法上古青铜尊形制。通体青花装饰,胎质细腻洁白,釉质莹润如玉,青花发色沉稳浓艳,以点染技法模仿明初“苏麻离青”效果,发色翠妍欲滴。绘画流畅细腻,层次分明,修胎规整,体现乾隆官窑制瓷工艺的巅峰水准。
2. 纹饰与文化内涵
纹饰自上而下分七层布局:口沿饰海水江崖纹,颈部绘变体蕉叶纹,肩部至圈足凸起弦纹七道,将腹部分为四条纹饰带。主体纹饰为缠枝莲暗八仙寿字纹,莲花缠绕枝蔓,暗八仙(八仙法器)与团寿字穿插其间,寓意“福寿绵长”“吉祥如意”。肩部铺首形象生动,铺首为椒图造型,象征镇宅辟邪,彰显皇家威严。

3. 款识与断代依据
底款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字体端庄工整,章法严谨,符合乾隆官窑款识特征。结合器型、纹饰及工艺特点,可判定为乾隆时期御窑厂烧造的宫廷陈设器。此类辅首尊创烧于雍正朝,盛于乾隆,道光以后绝迹,存世量稀少,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4. 历史与文化背景
乾隆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在总结前朝技艺的基础上,将清代制瓷业推向顶峰。此尊青花发色沉稳,纹饰繁缛细密,暗八仙与寿字纹的组合,既体现乾隆皇帝对道教的尊崇(暗八仙为道教八仙法器),又暗含祈福延寿之意,是乾隆时期宫廷审美与宗教信仰的融合之作。
5. 市场与收藏价值
乾隆官窑瓷器向来是拍卖市场的焦点,尤其是形制规整、纹饰精美、品相完好的陈设器。此尊辅首尊集青花发色、纹饰寓意、工艺水准于一体,且存世量稀少,若为真品,市场价值不可估量。近年来,同类乾隆官窑辅首尊在拍卖会上屡创高价,是藏家竞相追逐的珍品。
【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