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占云出生于1903年,四川省广安县人,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岁的时候,为了谋生,他进入四川军阀部队当兵,从此投身行伍。1927年,毕占云出川后被编入了湘军,成为国民党部队的一员,并陆续担任了排长、连长、营长等职务。

1928年,身在湘军的毕占云奉命带队前往井冈山进攻红军,对毕占云来说,他出生于穷苦家庭,参军之后,对红军的了解也逐渐增多,更知道红军是一支真正为穷苦百姓战斗的队伍,因此对红军格外有好感。在进攻井冈山期间,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在国民党部队的职务,弃暗投明加入了红军。

加入红军之后,毕占云被编入井冈山的红四军,并担任了红四军特务营的第一任营长,此后他随军参加了保卫井冈山根据地的作战,并在1929年随军转战赣南与闽西,参与了中央根据地的反“围剿”作战,担任了红一军团一师参谋长、红八军团参谋长等职务。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毕占云踏上了长征之路。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当时为了加强红四方面军的建设,红一方面军向红四方面军派出了一些干部,其中就包括毕占云。到红四方面军之后,毕占云担任了总部二科科长等职务,并随红四方面军南下川康一带。

国民党营长加入红军,担任红四军特务营第一任营长,建国后授中将

1936年春天,红四方面军南下失利之后重新北上,毕占云也随军北上,并于1936年10月到达陕北,见证了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与长征的胜利。长征胜利后,毕占云又参加了西路军,并担任了红五军参谋长,随部渡过黄河,进入河西走廊作战。

不过,西路军作战期间遭遇巨大的损失,几乎全军覆没。1937年春天,西路军余部分散突围,突围期间,毕占云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最终辗转返回了陕北。全面抗战爆发后,他担任了八路军留守兵团参谋处处长、绥德警备司令部参谋长等职务,主要负责保卫后方,为免除前线抗日将士的后顾之忧贡献了一份力量。

1939年,毕占云被组织派到太岳区,主要从事统战工作,期间,他坚持我党既独立自主,又联合抗日的统一战线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致力于壮大抗日武装。同时,毕占云也积极动员有志青年参军参战,筹建青年抗日协会、妇女抗敌协会等组织,使得太岳区的抗日形势如火如荼发展起来,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抗战胜利后,毕占云担任了冀东军区副司令员、豫皖苏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务,任职期间,他参与领导了淮海战役以及渡江战役的前线支援工作,并充分依靠群众力量,保障了前线的物资供给,促进了革命的最终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毕占云留在河南工作,担任了河南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他被授予中将军衔,成为开国中将。同时,毕占云还获得了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以表彰他在革命时期作出的卓越贡献。

授衔之后,毕占云继续投身我军的革命化与正规化建设,并担任了河南省军区司令员、武汉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务,是一名副大军区职干部。晚年的毕占云主要生活在郑州,于1977年因病去世,享年7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