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季到了,和玉大叔又收到不少后台私信,描述都是关于跟团旅游买玉的经历。旅游本是一件开心的事情,怎么留言都是带着疑问甚至懊恼的:和玉大叔,家人在旅行团里买的传家宝拿回来咋越看越不对劲呢?类似的场景相信很多朋友都经历过。家里的长辈跟团旅游常常带回一些看似超值的玉器

这几年咱们国家经济腾飞,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退休后的叔叔阿姨们也越来越喜欢到处走走看看。跟团游嘛省心省力,成了不少老年朋友的首选。本身是好事,你看和玉大叔的妈妈也愿意跟着夕阳红团到处,去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但作为从业者,大叔见过太多导游忽悠游客的买玉套路。话术之精妙,简直可以写成一本教科书。今天就来给大家揭秘一下,导游们都会编出什么样的瞎话来让你掏钱买玉看看你的家人到底中了几招


谎言的开端:情感攻势与心理暗示的温情陷阱


玉石销售大戏绝对不能让你觉得要“买”高价的玉石,往往从情感的铺垫开始。导游虽然不一定对玉器有多么专业的鉴赏知识,但论及揣摩人心、煽动情绪,那可都是个顶个的大师。常用初阶套路就是编造历史故事。比如绘声绘色地讲述:这种玉啊,当年可是慈禧太后的最爱。她老人家临终时,手里还紧紧攥着一只翡翠镯子不肯松手……更有甚者把个头大的料子描述成宫廷传承人或者是皇家工艺传承。和玉大叔曾经遇到一位游客,到北京旅游买了一件所谓的乾隆御用传承玉玺各种盒子证书那叫一个高大上,结果拿到专业机构一鉴定,是机雕的韩料,成本不过几百块。



谎言的进阶:权威背书与美好承诺的迷魂阵



当你内心开始有些动摇的时候,导游们会搬出更具迷惑性的重磅武器——权威背书和天花乱坠的承诺。为了增加可信度,很多景区玉店会安排所谓的玉石专家现场鉴定。行业专家往往西装革履,带着唬人的工作证,说起玉石知识那叫一个头头是道,有些甚至还会拿出各种证书来证明自己的身份。

大叔以前接触过的旅行团供应店也有好几个这种专家都是兼职的,白天在店里给游客鉴定玉石,晚上却在网红夜市卖烤肠演员型的专家培训个三五天就能上岗,哪里懂什么玉石鉴定?保值也是一大杀器,导游会拿大家熟悉的房产、汽车、手机做对比,强调这些消费品买到手就开始贬值。

随后绘声绘色地描述玉石的保值甚至快速升值特性,声称两年之后,它的价值是以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七十的速度在上升的,因为玉石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甚至掏出自己“几年前几千块买的翡翠,现在已值一两万甚至更高有别的游客出五万都不卖云云类似投资回报率的诱惑,对于希望资产保值增值的老年消费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要是胆子更大的可以许诺终生保值,让消费者感到买到即赚到。




跟团游必遇玉石套路?大叔揭露低价游如何“车内是亲人,下车陌路人”?

谎言的升级:玉石宇宙的构建与玄学加持



除了诱人的承诺,老年团最流行的还有神化概念,赋予玉石各种神奇的功效,从健康到风水,从爱情到事业,无所不包。导游会在车上滔滔不绝地讲述玉石的神奇功效:各位家人们,咱们中国有句老话叫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这玉石啊含有几十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长期佩戴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

甚至引用《本草纲目》的记载,说玉石可以舒筋骨、利血脉、安魂魄、易心肺、养颜目,能够吸取人体内杂质和废血,清除体内垃圾。甚至夸张地描述人身体好时,玉便越戴越透越亮;但身体不好时,玉体吸收病气后纹路会聚集,发污发暗典型案例就是玉枕本来是一毛钱也不值的东西被赋予神奇疗效——血栓降脑压,治疗失眠多梦,甚至有导游声称给父母买了玉枕后,父亲脱发改善由白转黑,母亲高血压得到控制。和玉大叔最为反感把玉器包装成保健品甚至医疗器械的言论,对渴望健康的群体具有极强的吸引力。这些神化的言论不仅坑钱还让老年人陷入到健康风险中。

究其根本,大家之所以会掉入这些精心设计的陷阱,主要有几个原因:

信息不对称:大部分消费者尤其是老年消费者对玉石知之甚少,缺乏鉴别能力,容易被导游的专业讲解误导对于年轻人来说掏出手机用AI搜一下,30秒就出答案,但老年人不会这些操作

贪小便宜的心理:低价团的诱惑,以及导游渲染的苦情央求保值升值概念,让一些人期望以小博大尤其是很多老年人以为导游是真心为家庭好,抱着支持一下他就会给我推荐好玉石的心态

人情压力与环境裹挟:导游建立的车内家人关系煽动旅游人群的从众心理,配合现场氛围的营造,都可能形成无形的购买压力,让脸皮薄的人难以拒绝形成心理绑架

玉石是美好的,它确实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但正因为如此才更不应该让它成为欺骗的工具。玩玉最重要的是开心,是眼力,是心境。玉在心中,心明眼亮,自然就不会被那些花言巧语所迷惑了。如果您的家人朋友也爱跟团旅游,不妨把这篇文章转给他们看看。多一个人了解真相,就少一个人上当受骗。


喜欢大叔的文章,请帮大叔点一下“在看”和“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