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大家都了解道光帝是一个特别着急的皇帝,从做皇子开始就比较着急,一直到驾崩,都处于着急当中。
那么,其中最让他着急的就是他的子嗣问题。皇长子奕纬是他在做皇子的时候出生的,生母连个侧福晋或者妾室的身份都没有,仅仅就是他府中的一个奴婢。因此,他一直不喜欢这个皇子。过了18年后,他的第二子开始出世,时间间隔够长,换成其他的皇室成员都等不及了。
紧接着,皇次子和皇三子都随即夭折之后,居然就剩下了皇长子奕纬,道光顿时间觉得他又特别的珍贵。结果,就在皇三子夭折两年后,奕纬也英年早逝了,这下身边一位皇子都没有了,再看看自己已经50岁了,这在古代已经算是长寿了。
与他的皇祖乾隆对比一下,50岁的乾隆身边还有九位皇子,皇孙已经有十几个了。道光呢?一个皇子都没有,更别提皇孙了,与列祖列宗对比,实在是太失败了。
当奕纬去世的当年年底,第四子和第五子相继出世,给道光内心带来了慰籍。他的生育能力还是很不错的,从50岁到64岁,居然生育了6位皇子,而且都长大成人,一个都没有夭折。
那么,他五十岁以后生育的6个儿子后来怎么样呢?
第一位: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年)
奕詝的出生,让道光终于等到了嫡子。奕詝16岁那年,父皇将他立为皇太子,后来成为了咸丰皇帝。
他在位期间,已经是清王朝开始走向衰落的时期。他经历了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侵入圆明园,吓得他躲到了承德避暑山庄。国内还有太平天国运动的农民起义,可以说是一个最没有骨气的皇帝。不过由于他每天沉迷于酒色,还抽鸦片,身体很快就被掏尽,年仅30岁就英年早逝。
咸丰皇帝驾崩后,将他唯一的一个儿子载淳立为了皇太子,继承皇位。
第二位:爱新觉罗奕誴(1831-1889年)
奕誴虽然排行第五,但是仅仅比咸丰帝晚出生6天,不过他的父皇也特别不喜欢这位皇子。
那么,他在道光、咸丰、同治和光绪四朝,几乎没有什么任职经历,是一个很普通的皇子。后来奉旨过继给嘉庆帝的第三子绵恺为嗣子,因此他就承袭了三叔的亲王爵。
他还有一个特别让人不可思议的故事,那就是慈禧太后不怕任何王爷贝勒,唯独特别怕他。
奕誴生育了8个儿子,其中前面5个儿子都长大成人,后面3个儿子夭折。其中,奕誴第二子的儿子溥俊还曾经被慈禧太后列为光绪的首要继承人,封为了大阿哥。
第三位:爱新觉罗奕䜣(1833-1898年)
奕䜣想必就是家喻户晓的恭亲王了。

道光在选择继位人的时候,对咸丰和奕䜣两个人表示比较为难。咸丰心地善良,孝心可嘉;但是奕䜣的政治才能尤为突出。因此,道光还立了皇四子为太子,但是在遗嘱当中让后世之君将奕䜣加封为亲王爵。
奕䜣是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也是首脑人物。后来,还担任了议政大臣,联合慈禧太后打掉了同治帝的八大顾命大臣,在对待洋人方面,他有着出色的能力,成为了早期著名的外交家。
如果没有他,清王朝可能覆灭的要更早一点。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就是在奕䜣的倡议下设立起来的,成为了早期的外交机构。
奕䜣生育了4个儿子,其中三子和四子都早年夭折。
第四位:爱新觉罗奕譞(1840-1891年)
奕譞是一个特殊的王爷。他的父亲、儿子、孙子都是皇帝,就他自己不是皇帝。
咸丰帝刚即位的时候,就将10岁的奕譞晋封为多罗郡王爵位,这么小封到这么高爵位还是很少见的。同治年间,他担任了御前大臣、被晋封为亲王爵位、军机大臣。
光绪朝后,奕譞被封为了铁帽子亲王,并且成立了总理海军事务衙门,奕譞为总管大臣。同治帝无子嗣,就让奕譞的第二子光绪过继给咸丰为嗣子,然后继承了皇位,成为了光绪皇帝。
结果,光绪帝又没有儿子,奕譞的长孙溥仪过继给大伯光绪为嗣子,继位成为了宣统帝。
第五位:爱新觉罗奕詥(1844-1868年)
道光帝驾崩之时,奕詥仅仅只有7岁。
随即,咸丰帝继位后将7岁的奕詥晋封为郡王爵位。但是,奕詥仅仅活到了25岁。
同治朝担任过内廷行走、雍和宫管事等。基本上没有什么其他的仕途记录。
由于没有子嗣,后恭亲王的儿子载滢奉旨过继给奕詥为嗣子,后来犯事后又撤掉了。
然后,让老七的儿子载涛过继给他为嗣子。
第六位:爱新觉罗奕譓(1845-1877年)
奕譓出生的时候,父皇道光帝已经64岁了,驾崩之时奕譓才6岁。
咸丰帝继位后,将奕譓封为了郡王爵位。7岁开始进入上书房读书。
虽然奕譓生育了两个儿子,长子活到七岁就夭折了;次子活到40岁,也生育了一个儿子,只可惜没有记录下名字就夭折了。
后来,让皇五子的孙子溥伒来作为他的嗣孙,承袭了爵位。
结语:道光帝在生育子嗣方面确实没有其他的皇帝厉害。换言之,当他50岁以后生育了6个儿子,其生育能力上也是比得上他的高祖父康熙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