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6月1日,福建龙田机场突然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一架喷气式战斗机突然出现在解放军的视野中,负责守卫机场的战士们立刻意识到,这架飞机并非属于他们的阵营。从飞机的飞行轨迹来看,它显然是从海峡的对面飞来的。为了避免任何意外,解放军决定将这架飞机击落。然而,战士们还没采取行动,飞机便紧急迫降在了龙田机场,而且没有表现出任何反抗的迹象。正当大家一头雾水时,飞行员从机舱里走了出来,神情虔诚地向现场的人解释道:“我是来投奔的。”
这位飞行员名叫徐廷泽,他的身份并不简单。他曾是蒋军中的王牌飞行员,在蒋介石的指挥下屡建战功,深受蒋介石的器重。当蒋介石败退到台湾后,徐廷泽紧随其后,继续效忠蒋军。那么,作为蒋介石手下的“战将”,徐廷泽为何要突然离开蒋介石,回到祖国大陆呢?他回来后的结局又是什么样的呢?
1963年4月,蒋介石来到台北已经有14年。这些年,蒋军的官兵们也在这里度过了十几个年头。岛上的面积狭小,士兵们的日常生活平淡无奇。每天工作结束后,一群年轻人便聚在一起,要么讨论人生理想,要么沉溺于舞厅的喧嚣中。徐廷泽对此生活感到十分不满。他宁可选择孤独死于岛上,也不愿忍受这样的无所事事。每当他从收音机中听到祖国大陆传来的呼唤,心中便涌现出强烈的归属感。他渴望回到祖国,渴望回到自己阔别已久的重庆家乡,看看年迈的亲人和久未谋面的朋友。
徐廷泽心中的这一愿望,并不仅仅是因为对家乡的思念。作为蒋军的王牌飞行员,徐廷泽曾六次荣获空军荣誉奖章,并且两度受到蒋介石的亲自宴请。按理说,凭借这样的履历,他的军旅生涯应该光辉灿烂。但事实却恰恰相反。自从随蒋介石离开大陆后,徐廷泽并未得到应有的尊重,反而屡屡受人排挤。尤其是他本身为人正直,不懂得讨好上级,这让他在蒋军内部屡屡受到冷遇。许多上级甚至故意安排一些极具危险性的飞行任务来刁难他。
十几年来为蒋介石打拼,换来的却是这样的待遇,徐廷泽心中充满了悔恨,孤独感也愈加加剧。每当夜深人静,他便会拿出一张中国地图,轻抚着家乡的位置,心中默默祈愿,希望有一天能回到故土。然而,比起这些个人的痛苦,令他最不能忍受的,还是蒋军的变质。在美国的控制下,军人们的生活充满屈辱。士兵们像是官僚、资本家的看门狗,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劳累,而少数高官则在享乐中度日。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使得徐廷泽愈发对蒋军产生了失望。
当他听到祖国大陆越来越繁荣的信息时,徐廷泽最终做出了决定:他要回到祖国,脱离蒋军的束缚。为了实施这个计划,徐廷泽开始悄悄筹备。他在地图上标注了几个合适的迫降点,并向空军指挥部申请查看接下来的飞行任务,寻找合适的机会。不过,令人失望的是,空军指挥部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并未安排任何任务。徐廷泽只能耐心等待,直到5月底才接到一个带领新人试飞的任务。
1963年6月1日早晨,天气阴沉,云层密布,不适合远距离飞行,但徐廷泽已经等了太久,再拖下去,他可能还要再等一个月才会有下一个机会。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决定抓住这次机会,驾驶F-86战斗机飞回祖国大陆。这是美国在二战后研制的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性能非常强劲,曾与苏联的米格-15相抗衡。
上午7点45分,徐廷泽准时起飞。尽管这次任务是带领新人试飞,但作为经验丰富的飞行员,甩掉他们并不成问题。令人意外的是,刚起飞不久,僚机因油量表故障不得不返航调整,给了徐廷泽更多的自由空间。趁着这个机会,徐廷泽迅速提升飞行高度,并调整航向,直奔祖国大陆而去。
地面指挥部很快注意到徐廷泽的异常行为,他们通过通讯设备命令他立即返航,但徐廷泽此时已经做好决心,关闭了所有通讯设施,继续朝大陆方向飞行。为了阻止他,指挥部派出了四架飞机试图拦截徐廷泽。面对这样紧张的局势,徐廷泽感到压力巨大。由于这四架飞机的飞行员大多是他曾经的战友,他不忍下手。
随着四架飞机飞速接近,徐廷泽决定放手一搏。当四架飞机逼近时,他迅速调转机头,完成了超九十度的转向,并加速俯冲到大陆上空。由于徐廷泽速度过快,敌方飞机来不及反应,眼睁睁看着他逃脱。
然而,进入大陆上空后,情况更加复杂。抵达福州空域时,天空已经下起了大雨,厚重的云层遮蔽了视线,徐廷泽难以辨认福州机场的方位。事先准备好的备用迫降地点也因天气原因无法确认。为了寻找合适的降落地点,他不得不降低飞行高度,凭借经验寻找空中标记。与此同时,福州的军方发现了这架“不速之客”,立即启动了高射炮系统,朝徐廷泽的方向发射了数枚炮弹。
无奈之下,徐廷泽只能加速爬升,进入云层中避开炮火。这时,他的心中没有放弃希望,而是想着能找到一片适合的海域进行迫降。正在此时,他意外发现了一条隐约可见的白色条状物,像极了一条飞机跑道。徐廷泽毫不犹豫地向下俯冲,确认这就是一条机场跑道后,他迅速做出降落准备。尽管在降落过程中,他再次被高射炮瞄准,但徐廷泽始终没有反抗,平稳降落。
飞机稳稳着陆后,徐廷泽的心终于放松下来。当他走出机舱时,他毫不犹豫地表明了自己的来意:“我是真心来投奔的。” 他的内心充满忐忑,不知道像他这样私自逃离的士兵能否被接纳。但很快,解放军的反应让他松了一口气。得知他的真实意图后,解放军立即表示热烈欢迎,并派来护理人员检查他的身体状况。
1963年6月4日,解放军空军司令刘亚楼代表党和政府为徐廷泽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在仪式上,他不仅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还被授予了少校军衔,并赠与了2500两黄金的奖励证明。这一幕深深触动了徐廷泽,他没想到自己会在解放军中得到如此优待。在欢迎仪式上,他激动得哽咽,向所有在场的人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并承诺将珍惜这份荣誉,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
就这样,徐廷泽成功地完成了他从蒋军飞向解放军的“归乡”之路。回到祖国后,他不仅得到了党和人民的认可,还开始享受轻松的工作生活。解放军的氛围与蒋军截然不同,这里没有尔虞我诈,只有同袍之间的关怀和温暖。叶剑英元帅和周总理也多次关心徐廷泽,这份深厚的情谊让他十分感动。

在解放军服役的期间,徐廷泽遇到了自己心动的姑娘——贾秀君。两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后结为连理,并育有两子。徐廷泽和妻子一起将孩子们培养成材,两个孩子最终都继承了父亲的志向,成为了我国空军中的优秀飞行员。
2005年,徐廷泽因年老体衰不幸去世,享年77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徐廷泽感到十分欣慰,他庆幸自己在年轻时做出了那个正确的决定——驾机飞回祖国。他虽然未能亲眼见到两岸同胞完全回归祖国怀抱的那一天,但他深信,这一天的到来已经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