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墙上至今还能找到刻着’沈万三监造’的青砖,谁能想到这些砖头竟成了大明首富的催命符?六百年前那个夏天,当沈万三把最后一车白银运进皇宫时,他大概还在盘算着怎么讨皇帝欢心,压根没察觉自己正把全家老小往鬼门关里送。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1352年安徽凤阳的佃农朱重八投奔红巾军时,恐怕做梦都想不到二十年后自己能坐在南京金銮殿上。这个放过牛、当过和尚的穷小子,在1368年登基后看着江南富商们的雕梁画栋,心里跟猫抓似的难受。当年他带兵打下苏州城,看见沈家宅院比王府还气派,眼珠子差点瞪出来。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老朱搞钱的法子透着股狠劲。洪武元年刚坐稳龙椅,他就把民间白银流通给禁了,这招好比现在突然宣布支付宝不能用了。1370年更绝,一道圣旨把14.2万户江南富商撵到凤阳种地,活生生把上海滩的老板们赶去大西北开荒。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有个老账房记着,被迁走的富商车队能从南京排到北京,路上金银细软洒得跟撒纸钱似的。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最要命的是《大明律》里新添的规矩:商人穿丝绸要挨板子,房子多盖两间屋脊得掉脑袋。这就好比现在规定私企老板不能开奔驰,办公室不许超过三层楼。老朱这手’劫富济贫’玩得溜,把江南百年积累的财富连锅端进了国库。

沈万三可能真是钱多烧得慌。1368年南京修城墙,他大手一挥包下三分之一工程,两百万两白银砸下去,城墙砖上全刻他家商号。这操作好比现在某富豪把天安门广场地砖全换成自家公司logo,老朱看着能不窝火?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更作死的是1372年那场’万三宴’。老沈请客摆了一百零八道菜,席面规格比亲王还高。有个御厨偷摸去尝了鲜,回来说光装点心的盘子都是波斯来的琉璃盏。

这事儿传到朱元璋耳朵里,就跟听说有人在北京饭店用金碗吃炸酱面似的膈应。

最要命的是沈家手伸得太长。帮着运军粮算是好心,可你一个商人养着三万边军的口粮,让皇帝的脸往哪搁?再说那幅《沈氏海图》,详细标着三十八个港口的位置,比兵部的海防图还齐全。

朱元璋为何要杀沈万三?专家:不是沈万三炫富,而是朱元璋要他死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这就好比现在某公司掌握着南海所有岛礁的卫星数据,政府能睡得着觉?

收拾沈家就像过年杀年猪,老朱讲究的是慢工出细活。1376年先找茬收了茶引,这就断了沈家一条财路。转年查盐税,硬说沈家偷税一百五十万两,这数目够当时全国百姓吃三年咸菜。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到了1379年,官府突然说沈家宅子违制。量宅子的官差拿着尺子比划,非说房檐高了半寸,这就跟现在城管说你家阳台多出一厘米要强拆一个理儿。1381年更狠,直接把沈家海外生意说成通倭,那些常跑日本的商船全成了罪证。

最后的清算来得悄无声息。1382年沈万三被流放云南,老爷子前脚刚走,后脚大儿子就卷进蓝玉案掉了脑袋。等到1386年三儿子被空印案牵连时,南京百姓都看明白了:皇上这是要把沈家连根刨了。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刑场上血还没干透,抄家的官兵已经把沈宅掘地三尺,连花园假山都砸开找暗格。

1386年秋后问斩那天,南京城飘着细雨。最后一个姓沈的男丁跪在刑场时,城墙根下看热闹的老百姓突然发现,那些刻着’沈万三监造’的墙砖在雨水冲刷下泛着青光。最新解密的档案显示,沈家被抄的财产抵得上全国三年田赋,够朱元璋再打十次鄱阳湖水战。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这事儿说到底,就是新皇上看不惯有人比他还有钱。老朱出身穷苦,最见不得江南富商吃香喝辣。他搞的那套’重农抑商’,跟现在某些地方保护国企、打压民企的路数倒有几分神似。

当年沈万三要是懂得闷声发大财,把银子埋后院而不是显摆着修城墙,说不定还能多活几年。

可话说回来,就算沈家当年夹着尾巴做人,朱元璋就能放过他们?

参考资料:
1. 《明太祖实录》洪武朝卷
2. 国家档案馆《沈氏案牍全编》解密文档
3. 《南京城墙营造档案》文物出版社影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