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不可欺!这是张作霖的孙子张闾实,在爷爷去世79年后首次回乡祭祖、为张作霖扫墓时,发出的严正警告。这是张作霖的后代第一次回到故乡为其扫墓,时隔79年,这份情感愈加沉重。

故事得从2007年说起,那年沈阳张氏帅府博物馆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这位自称张闾实的男子宣称,张学良是他的叔叔,而他的父亲张学浚则是张作霖的第二个儿子,因此他是张作霖的孙子。张闾实表明了自己的来意:他希望能够得到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帮助,祭拜自己爷爷张作霖的墓地。

近年来,冒充张作霖亲戚的人不在少数,因此博物馆工作人员对张闾实的身份保持了谨慎态度。然而,张闾实提到的“皇姑屯事件”中的一些细节,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张作霖的死因,正是与1928年发生在皇姑屯的震惊中外的爆炸事件有关。虽然许多人知道这段历史,但有些细节,只有张家后人才知晓。凭借这一点,工作人员确认了张闾实的身份,并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参观了张氏帅府博物馆。

沈阳市的领导得知此事后,对张闾实的到来也十分重视,专门派人陪同张闾实祭拜了张家的祖坟。张闾实在盘锦大洼县的祖坟所在地发现,这里不仅墓地保存得相当完好,而且许多张氏后人依然生活在这里。面对这片既陌生又熟悉的土地,张闾实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感慨。作为张作霖的孙子,他在年近五十的年纪才第一次有机会回乡祭祖,爷爷已经长眠在此79年,他的孙辈才第一次亲自为他扫墓。情不自禁,张闾实的眼眶湿润了。随后,在大家的陪同下,张闾实来到了张氏的墓园。

在墓园里,张闾实看到大伯张学良亲笔题写的“张氏墓园”四个大字,随后他看到了11座张氏家族的坟墓。尤其是其中两座较大的墓葬,分别是张作霖的父亲张有财和张作霖的二哥张作孚的墓。张闾实的心情久久未能平复,直到他看到了爷爷张作霖的坟墓,他的眼眶再次湿润,终于情不自禁地哭了出来。

在爷爷的坟前,张闾实轻轻抚摸着张作霖的墓碑。这一刻,仿佛是与爷爷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重逢。张闾实从未见过自己的爷爷,但他从小听着爷爷的事迹长大,对爷爷的死充满了深深的痛惜。尤其对日本人犯下的滔天罪行,他的内心充满了愤慨。在祭文中,张闾实详细讲述了那段屈辱历史,并坚定地表示这段历史不该被遗忘,国人应时刻保持警惕。随后,他也毫不犹豫地对日本右翼发出了严厉的警告:“中国人民不可欺!”

张闾实的言辞铿锵有力,他提醒日本的右翼分子,如果执迷不悟,必定会遭到严惩。他指出,曾经我们会奋起反抗,未来也会如此。

祭拜结束后,张闾实在家乡停留了一段时间,帮助了当地的乡亲们。为了让父亲和大伯也能看看家乡的变化,他还带着二人的遗像,游览了故乡的各个地方。

张作霖去世79年后,孙子张闾实才第一次有机会回到故乡为爷爷扫墓。在祖父的坟前,他发出了警告:“中国人民不可欺!”然而,关于张作霖的历史,世人始终存在争议。他到底是“亲日派”还是“抗日派”?这是一个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话题。大家都知道,张作霖出身土匪,但在剿匪过程中,他也做出了很多贡献。直至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张作霖帮助俄国人作战,结果被日军俘虏。

张作霖的“叛变”开始助纣为虐,帮助日本扩展势力。正因如此,许多人对他进行了批评,认为他与日本侵略者合作,背叛了民族。然而,如果没有张作霖的阻止,东三省或许早已被日军占领。张作霖对日本的态度始终复杂,他表面答应日本的要求,实则心存抗拒,故有人认为他是在通过这种方式拖延日本侵略东三省的步伐。

正因如此,日本内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部分人认为张作霖是日本策划“满蒙独立”的最大障碍,应尽快除掉;另一部分则认为,张作霖是日本的得力帮手,应该鼓励他独立,以便日本可以轻松占领东北。

然而,张作霖的手段并不简单。尽管表面上与日军合作,他始终坚守着“成王败寇”的原则,并教育后代绝不能做汉奸,因为那样死后将名声扫地。由此可见,张作霖心中一直有着家国仇恨。他的做法虽备受争议,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不为外界的非议所动。

直到1928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这一事件与张作霖的部下郭松龄有密切关系。郭松龄因对张作霖的不满起兵反叛,而日本则试图借机插手。张作霖为了对抗郭松龄,接受了日本的条件。表面上,他与日本人合作,但背地里却是在拖延时间。最终,郭松龄被击败,但张作霖却在与日本签订协议后悔绝,拒绝履行承诺。正是这次反悔,导致了他最终的死期。

中国人民不可欺!张作霖去世79年后,孙子回来为其扫墓警告日本

日本人对张作霖的背叛深感愤怒,因此策划了“皇姑屯事件”,最终张作霖在爆炸中丧命。张作霖死后,儿子张学良接管了东北,但由于西安事变,他在处理国家事务时显得力不从心,最终失去了东北三省。

张作霖的后人生活并不容易。张学良的弟弟张学浚带着儿子张闾实来到了台湾。在台湾,张学浚为生计开过餐馆,做过建材生意,但始终未敢公开身份。张闾实在五岁时才知道自己的爷爷就是张作霖。由于祖父是大土匪、大军阀的身份,张闾实在学校里饱受排挤。尽管他在军队表现出色,依然因家族背景未能得到重用。

张闾实在生活中早早便学会了谨言慎行,不敢提及家族背景。幸运的是,他受到了大伯张学良的影响,性格坚毅。尽管遭遇重重困境,张闾实依然坚信自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张闾实直到2007年才完成父亲和大伯的遗愿,来到了沈阳,祭拜了爷爷的坟墓。在那一刻,他内心的情感再度爆发,泪水涌上眼眶。想到爷爷曾经的遭遇,想到祖国和人民曾遭受的屈辱,张闾实感慨万千。他坚定地表示:这段历史我们绝不会忘记,警告日本:你们不要再执迷不悟,中国人民是不可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