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鹭鸶是一种人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水禽。鹭鸶体形呈纺锤形,具有“三长”(喙长、颈长、腿长)的特点,腿部被羽,胫部裸露,脚三趾在前一趾在后。它们的羽毛多为白色或灰色,部分种类在繁殖期会长出华丽的饰羽。它们主要以水生生物为食,包括鱼、虾、蛙、昆虫、软体动物等。通常在水边或湿地觅食,通过伫立水中或缓步慢行来捕捉猎物。另外鹭鸶大多栖息于湿地、沼泽、湖泊、稻田等水域附近。是群居性的鸟类,繁殖期时多群居营巢,巢多筑于树上或芦苇丛中。每巢产卵2-6枚,卵呈圆形或椭圆形,卵壳多呈蓝或绿色。大多数鹭鸶种类会迁徙,选择固定的地点筑巢和繁殖。它们属于日行性鸟类,但夜鹭亚科则为夜行性。鹭鸶行动机警,见人即飞。鹭鸶品类繁多,中国人最常见的是白鹭和黄嘴白鹭以及苍鹭三种。
白鹭
鹭鸶常见种类有:
白鹭属(Egretta)
大白鹭:体长82-98厘米,体重625-1100克,分布于欧亚非大陆。
小白鹭:体长52-68厘米,分布于欧亚非大陆。
中白鹭:体长56-72厘米,分布于东北亚、东南亚。
黄嘴白鹭:体长46-65厘米,体重320-650克,分布于中国、俄罗斯、朝鲜、日本、缅甸、泰国。
鹭属(Ardea)
苍鹭:体长75-110厘米,体重900-2300克,分布于中国大多数地区、欧亚大陆、非洲。
巨鹭:身高120-152厘米,翼展185-230厘米,体重4-5公斤,分布于东南亚、澳洲。
池鹭属(Ardeola)
池鹭:体长38-48厘米,分布于中国东南沿海、欧亚大陆、非洲。
牛背鹭属(Bubulcus)
牛背鹭:体长50厘米左右,体重300-500克,分布于全球温带地区,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常见。
夜鹭属(Nycticorax)
夜鹭:体长46-60厘米,体重450-750克,分布于欧亚非大陆。
黄嘴白鹭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鹭鸶只是一种非常美丽的大鸟,而对于中国画家来说,鹭鸶则具有更多的文化含义,下面就来具体分析一下。

文化寓意丰富
吉祥寓意:因“鹭”与“路”谐音,鹭鸶常与其他吉祥物组合,形成寓意美好的图案。例如,与莲花荷叶组合,谐音为“一路连科”,寓意应试成功、仕途顺利;与芙蓉花组合,谐音“一路荣华”,象征吉祥富贵。
官职象征:在古代,鹭鸶的群飞有序不乱,被用来寓意百官班次。明清时期,白鹭还是七品文官官服补子的纹样。
形态优美
姿态优雅:鹭鸶身体修长,腿、脖子和嘴都很长,全身披着洁白如雪的羽毛,姿态优美,天生丽质。这种优雅的形态非常适合入画,能够展现出一种清逸、高洁的气质。
动态丰富:鹭鸶在水中漫步、觅食、飞翔等动作姿态各异,画家可以通过不同的构图和笔墨表现其灵动的身形和生动的神态。
符合文人审美
象征高洁:鹭鸶常栖息于湿地、林地等自然环境中,远离尘世喧嚣,其洁白的羽毛和优雅的姿态象征着高洁、清雅的品格,与文人追求的精神境界相契合。
诗画相通:鹭鸶是古代诗人吟咏的对象,如杜甫的“一行白鹭上青天”,李白的“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等。画家通过绘画表现鹭鸶,也是对诗意的一种视觉传达,体现了诗画相通的美学理念。
艺术表现力强
笔墨表现多样:鹭鸶的羽毛、身体结构和动态变化为画家提供了丰富的笔墨表现空间。画家可以通过浓淡、干湿、疏密等笔墨变化,表现出鹭鸶的质感、层次和动态。
意境营造:以鹭鸶为主题的画作可以营造出多种意境,如宁静、清幽、空灵、野逸等。画家可以通过背景的处理,如芦苇、荷塘、天空等元素,进一步强化画面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