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赵孟頫楷书结构核心特点

1. 晋唐融合:取法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结构严谨而笔意流畅。

2. 匀称秀逸:字形方正为主,中宫收紧,笔画舒展而不松散。

3. 动态平衡:在平稳中蕴含微妙变化,避免刻板。

二、楷书结构通用法则(部分与赵书契合)

以下法则虽非赵孟頫独创,但可从其作品中提炼出典型应用:

1. 天覆(如“宇”“宙”):上部覆盖下部,上宽下窄。  

2. 地载(如“至”“皇”):下部托起上部,下宽上窄。  

赵孟頫间架结构92法

3. 让就(如“林”“羽”):左右部件避让穿插,互不冲突。  

4. 排叠(如“書”“壽”):横竖笔画排列均匀,疏密有致。  

5. 向背(如“好”“非”):左右结构或相向或相背,呼应生动。  

6. 穿插(如“中”“事”):主笔(如长竖)贯穿全字,稳定重心。  

7. 收放(如“文”“之”):关键笔画伸展,次要笔画收敛。  

三、赵孟頫楷书结构精要

1. 横平竖直:横画略右上倾斜,竖画挺拔,如《胆巴碑》中“寺”字。  

2. 点画呼应:点、钩、挑等小笔画顾盼生姿,如“心”字三点连贯。  

3. 疏密对比:笔画繁处密而不乱,简处疏朗透气,如“鑾”字上密下疏。  

4. 重心平稳:通过笔画长短、角度调整视觉平衡,如“飛”字斜中求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