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话题账与帐很多人分不清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烈讨论。 “账号”还是“帐号”?你分不清?其实,正确的应该是“账号”!连细心的小伙伴也发现了,微信设置界面中“帐号与安全”同样误用。
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QQ、微博、豆瓣等各大平台。 今年6月,澎湃新闻发布的《网络不规范用字用词现象研究报告》显示,互联网平台出错较多的错别字前20名中,排名第一的正是“帐号”。让人啼笑皆非的错别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同样能看到许多。
消费者:“想吃个草莓,真的承受不住这样的冲击” 菠萝蜜:“小样,看我不迷倒你~” 你说他有文化吧,他不会写“禁”和“烟”字;说他没文化吧,他会写“蒜”字。 现在,在互联网上出现不少内容,用音同或音近的字词替换原有的字、词、成语或惯用语等,产生“词趣”。 不少视频文案、网络帖子频繁用谐音字去代替原本的字,有时,甚至短短十几个字的一句话里就有两三个错别字。
比如“太酷啦”写成“泰酷辣”,“崩溃”写成“奔溃”,“喜欢”写成“稀饭”,“看看”写成“康康”,“thank you”写成“栓 Q”,“姐妹”写成“集美”…… 对于成年人而言,我们都知道这是网络梗,会默认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使用。 但对于中小学生正处于词汇量增长的活跃阶段,频繁接受并使用着这些“错别字”,并被孩子们深深刻在脑海中,分不清梗和现实的边界,对他们的语言学习造成障碍。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要多多注意规范使用汉字,尽量减少不规范汉字表达行为。 南方君整理了一部分易错字,大家一起来学习: “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

简单来说:修饰限词+“的”+名词,修饰限词+“地”+动词,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 “度假”变“渡假”,时间虽然像水流,但也不能真撑船。
“度假”常以为与“渡假”通用,其实是被误用。 从两字的原意可得知,“度”字指经过一段时间,其用法如:度过、度日如年、虚度光阴。
“渡”字指通过水域,其用法如:摆渡、渡河、渡轮,过渡期用渡没错,指的是短时间,因为以前的渡船主要用在短暂的交通运输。 此外还有“充话费”和“冲话费”,即使猛猛冲,也是充不进钱的。
正确写法↓ “登录”和“登陆”,登录的是账号并不是新大陆,但台风登陆确实是用登陆。 “请稍候”和“请稍后”,请稍候才是只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哦~ 正确写法↓ “自暴自弃”和“自抱自泣”,谐音梗扣钱!
正确写法↓ “甘拜下风”和“甘败下风”,这一次是真的输了,正确写法↓ 除此以外,你还见过哪些易错字/词?欢迎在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