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时拍胸脯,还钱时玩失踪?
分期还款屡屡爽约,剩下的钱难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NO!
法院重磅判决:连续违约,未到期的债务也得提前还!
一文看懂“加速到期”的绝杀技,教你如何合法收回所有欠款!
借钱的和被借的,都必看!
2021年10月,李某因生意需要向好友陈某借款126420元,约定10个月还清,最多分10期。结果呢?到了2022年2月底,李某只还了区区4935元!
法院查明事实后,认定李某的行为铁板钉钉——违约! 从2022年2月开始就没按约定足额还款。因此,陈某要求李某偿还已到期的4期(2-5月)本金80990元,毫无悬念,法院支持!
但,重头戏来了! 陈某还能要求李某提前偿还2022年6月和7月那两期根本没到还款日的40495元吗?
法院给出了明确答案:能!必须能!
为什么? 法院认为:李某连续四期未按约还款,这种行为已经赤裸裸地表明——他根本不想、也没能力履行后续的还款义务了!这直接导致陈某对李某偿还未到期债务丧失了最基本的信任。李某的行为,在法律上构成了 “预期违约” !
最终判决:
-
李某十日内偿还陈某全部借款119220元! (包含未到期的40495元)
-
支付违约金! 以未还清的钱为基数,按年利率14.8%从2022年7月29日算到实际还清之日!
-
赔偿陈某律师费6000元!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八条规定的 “预期违约责任”,核心有三点:
1️⃣针对未到期义务:这里说的 “不履行合同义务”,指的是还没到履行期限的义务;
2️⃣两种 “不履行” 方式:既包括明确说不还钱(明示),也包括通过行为暗示不还钱(默示),比如突然破产、人间蒸发;
3️⃣多样的违约责任:除了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未到期债务加速到期也属于违约责任的一种。
虽然法律没有统一规定,但参考立法精神,当借款人的行为满足以下情况时,出借人可以要求加速到期:
✅多次爽约:像李某这样,连续多期不还钱;
✅信任崩塌:出借人对借款人偿还后续债务失去信心;
✅目的落空:借款人的行为导致出借人很难收回全部欠款。
民间借贷和其他合同不同,出借人面临的风险更大:
✅保障不足:很多民间借贷没有靠谱的抵押或担保人,借款人不还钱,出借人没啥制约手段;
✅监管困难:出借人不像银行,能监督借款用途,一旦借款人出现问题,出借人很被动。所以,只要借款人有明显违约迹象,出借人就该及时拿起法律武器!
-
借款时一定要写清借条,约定还款方式、违约责任;
-
发现对方有违约苗头,比如多次拖延还款,及时保留证据;
-
遇到纠纷别犹豫,第一时间咨询专业律师,避免损失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