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最好的习惯

ZDAY152:中医诊断基础(十五)辩证(四)脏腑辨证(二)脾病及肝病主要证候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ZDAY152:中医诊断基础(十五)辩证(四)脏腑辨证(二)脾病及肝病主要证候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知识点:

【原】手八卦针之十全大补针

方位和五脏六腑的关系如下:离位:对应心和小肠坎位:对应肾和膀胱震位:对应肝巽位:对应胆艮位:对应胃坤位:对应脾乾位:对应大肠兑位:对应肺          因此,我们扎上离、坎、震、兑,也叫四正位(上下左右),男人再加一个坤位,女人再加一个艮位,就构成十全大补针。这个定式,可以扎在腹上,也可以扎在脐上,更可以扎在手上。       进针的时候,我们从赤白肉际进针,这样就可以内合八卦,外调阴阳,从而具有了针简效宏的功效。  

【原】半夜易醒,凌晨3—5点总醒?3种情况,教你安魂魄,一觉到天明

半夜易醒,凌晨3—5点总醒?3种情况,教你安魂魄,一觉到天明。大家好,我是中医孙国贤。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扰,就是明明晚上9点、10点就上床睡觉了,入睡也很顺利,但到半夜的时候,往往就会突然醒来,而这个时候,如果要再次入睡就显得特别困难,有时翻来覆去,躺在床上一直到天亮才勉强睡着,而等到第2天起床的时候,还总感觉到头晕,身体沉重,白天精神也很差,并且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等,那这是怎么回事呢?早醒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如果你总是在半夜醒来,那我们就要找找自己的这3个脏腑的问题,一个是胆、一个是 更多

(三)脾病的主要证候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脾病的主要证候有脾气虚与脾阳虚、寒湿困脾与脾胃湿热证。

由于素体虚弱、劳倦与饮食不节等,内伤脾气,以致脾气虚弱。常见的脾虚证可分三类:

脾阳虚的临床表现,常见在脾不健运证候的基础上,同时出现腹中冷痛、腹满时减、得温则舒、口泛清水、四肢不温、气怯形寒,妇女则见白带清稀、小腹下坠、腰酸沉,脉沉迟、舌淡苔白。一般以脾运失健并伴有寒象为辨证要点。

临床常见脘腹胀满、头身困重、食纳减少、泛恶欲吐、口不渴、便溏稀薄、小便不利、妇女带下,舌苔白腻或厚、脉迟缓而濡等症状。一般以脾的运化功能发生障碍为基础,同时又有寒湿中遏的表现为辨证要点。

临床常见面目皮肤发黄、鲜明如橘色、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厌恶油腻、恶心呕吐、体倦身重、发热、口苦、尿少而黄,舌苔黄腻、脉濡数。一般以脾的运化功能障碍和湿热内阻的症状为辨证要点。

(四)肝病的主要证候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肝病主要证候有肝气郁结证、肝火上炎证、肝阳上亢证、肝风内动证、肝阴虚证、肝血虚证、肝胆湿热证、寒滞肝脉证。

肝气郁结证临床表现常见胁肋胀痛、胸闷不舒、善太息、神情沉默、不欲饮食,或见口苦善呕、头目眩晕、脉弦、舌苔白滑。在妇女则有月经不调,痛经或经前乳房作胀等症。一般以情志抑郁、肝经所过部位发生胀闷疼痛,在妇女则有月经不调等作为辨证要点。

肝阴虚证临床常见眩晕耳鸣、胁痛目涩、面部烘热、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咽干燥、手足蠕动,舌红少津,脉弦细数。一般以肝病症状和阴虚证共见为辨证要点。

肝阳上亢证临床常见头痛、头胀、眩晕,时轻时重,耳鸣耳聋、口燥咽干、两目干涩、失眠健忘、肢麻震颤,舌红少津、脉弦有力。一般以肝阳亢于上、肾阴亏于下的证候表现为辨证要点。

肝血虚证临床常见眩晕耳鸣、面白无华、爪甲不荣、夜寐多梦、视力减退或雀目,或见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手足震颤、肌肉跳动,妇女常见月经量少、色淡,甚则经闭,舌淡苔白、脉弦细。一般以筋脉、爪甲、两目、肌肤等失去血的濡养,以及全身血虚的表现为辨证要点。

风有内风、外风之分,一般所称肝风,均指内风而言。其见症主要以抽搐、震颤、麻木等为主。

肝胆湿热证临床常见胁肋满闷疼痛、黄疸、小便短赤、或小便黄而浑浊,或带下色黄腥臭、外阴瘙痒,或睾丸肿痛、红肿灼热,舌苔黄腻、脉弦数。一般以右胁肋部胀痛、纳呆、尿黄、舌红苔黄腻为辨证要点。

寒滞肝脉临床常见少腹胀痛、牵引睾丸,或睾丸胀大下坠、或阴囊冷缩,舌润苔自、脉多沉弦。一般以少腹牵引阴部坠胀冷痛为辨证要点。

肝心脾肺肾,对应五色为青赤黄白黑,所以脾有问题,面色以萎黄为主。气虚主要是无力,脾气虚则表现为倦怠乏力,而溏便主要归经脾胃气虚。脾气虚又可以分为三类,脾失健运证主要是食纳减少、食后作胀、肢体浮肿、大便溏泄;脾虚下陷则表现为内脏下垂,脾不统血证则主要以便血、月经过多或崩漏为辩证要点。阳虚为寒,因此脾阳虚主要辩证要点为腹中冷痛、四肢不温。寒湿表现为重,寒湿困脾,则主要为头重身倦临床表现;湿热则主要以黄腻为表现,所以脾胃湿热,舌苔表现为黄腻,皮肤发黄如橘色。

肝气郁结证以胸肋胀痛、乳房作胀为辩证要点。肝风内动证,分为肝阳化风、热极生风、血虚生风。肝阳化风表现为肢麻或震颤、舌体抖动,热极生风表现为两眼上翻,甚则角弓反张,血虚生风手臂发麻,或突然手足抽搐同时以血虚为辩证要点。

【原】手八卦针之十全大补针

方位和五脏六腑的关系如下:离位:对应心和小肠坎位:对应肾和膀胱震位:对应肝巽位:对应胆艮位:对应胃坤位:对应脾乾位:对应大肠兑位:对应肺          因此,我们扎上离、坎、震、兑,也叫四正位(上下左右),男人再加一个坤位,女人再加一个艮位,就构成十全大补针。这个定式,可以扎在腹上,也可以扎在脐上,更可以扎在手上。       进针的时候,我们从赤白肉际进针,这样就可以内合八卦,外调阴阳,从而具有了针简效宏的功效。  

【原】半夜易醒,凌晨3—5点总醒?3种情况,教你安魂魄,一觉到天明

半夜易醒,凌晨3—5点总醒?3种情况,教你安魂魄,一觉到天明。大家好,我是中医孙国贤。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扰,就是明明晚上9点、10点就上床睡觉了,入睡也很顺利,但到半夜的时候,往往就会突然醒来,而这个时候,如果要再次入睡就显得特别困难,有时翻来覆去,躺在床上一直到天亮才勉强睡着,而等到第2天起床的时候,还总感觉到头晕,身体沉重,白天精神也很差,并且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等,那这是怎么回事呢?早醒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如果你总是在半夜醒来,那我们就要找找自己的这3个脏腑的问题,一个是胆、一个是 更多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精选 » ZDAY152:中医诊断基础(十五)辩证(四)脏腑辨证(二)脾病及肝病主要证候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