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最好的习惯

肾气虚寒引起的尿频、遗尿、唾液多、眼泪异常,用3味药缓解

肾气虚寒引起的尿频、遗尿、唾液多、眼泪异常,用3味药缓解

【原】脾胃不好百病生,健脾胃的16种中成药

脾胃虚弱3个时期:短期:造成积食、肚子胀,湿气重。中期:引起气血亏虚、心悸失眠、身体没劲乏力。长期:脾胃不能正常运转,易伤阳气,导致阴寒内生、胃寒疼痛、手脚发凉、脾虚拉肚子。来和大家分享健脾胃的中成方:1、四君子:不热不燥,温补中气,像是脾胃气虚,不想吃饭,食少便溏都可以参考,是健脾益气的基础方。2、六君子:在四君子丸基础上加了半夏、陈皮,增加了燥湿化痰作用。3、香砂六君丸:增加了和胃、理气消胀的作用。像是脾虚气滞,吃完饭肚子胀得厉害可以参考。4、泰渭散:温中散寒,抗炎生暖,健脾养胃,脾胃虚寒导 更多

现如今,若是提及肾,很多人首先可能想到的就是生命延续方面的事情。其实,若仅仅只是停留在这一层面,是较为片面的。在传统医学看来,由肾所主的功能是比较多的。这其中之一就是收摄津液。

我们都知道,水占整个人体重量的60%~70%左右。可以说,皮肤离不开水,血液离不开水,筋骨关节也离不开水液的濡养。没有水,生命活动将难以继续。可以说,人体就是一个行走的“水袋子”。

那么,问题就来了,水份含量这么高的我们,为什么没有发生异常的泄露?

就拿排尿来说,一天需要排多少,都是有常量的。什么时候排,几乎也是有自己决定。这也就是说,与常人而言,我们对体内的水液是可以自我收摄和管控的。

水液收摄有常,主要就源于我们的肾。肾为元气之根,若是肾气充盈,那么元气就会充足,气对津液的收摄能力也就会越强。

肾气虚寒引起的尿频、遗尿、唾液多、眼泪异常,用3味药缓解

此外,肾还主津液的输布和代谢。若是输布和代谢正常,那么一身津液的代谢也会正常。

而肾又主膀胱的开阖、肾又与膀胱相表里。因此,膀胱的开阖就需要肾的正常指挥。所以说,若是肾阳充足,开阖有常,那么排尿也就有所节制。

当然,不仅仅是对尿液有控制作用。还有眼泪、口水、唾液……等,它们的正常输布,也全都在肾的作用下完成的。

因此,一旦肾出了问题,麻烦就会接踵而来。就比如说肾气虚寒以后,就容易出现尿频、遗尿、带下异常、唾液、眼泪异常等。可能大家最为常见的还是尿频这一现象了。

这也很好理解,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肾气不足的表现会日益严重,而这就严重地影响了膀胱的开阖,从而导致排尿次数增多。一旦气温波动较大,肾气虚寒就会更明显,而尿频这一毛病也就会更加明显。这也是冬季老人夜尿频繁的原因了。

要如何应对?

在众多的中医方剂中,有个叫《缩泉丸》的配伍,组方特别简单,就是以乌药,益智仁,山药,水煎服(古人则是将其做成丸剂)。

缩泉丸,可算得上是有名的固涩剂了。主要用于调治肾阳虚寒、下元虚冷而引起的尿频、尿失禁等。方中的益智仁,可温补肾阳、固涩精气、收缩小便;乌药则是可以调气散寒,直达下焦,驱散下焦冷气;而这里用到的山药(古人还加了茴香),其目的在于利用山药的收摄之能,以及茴香的散寒之功。

肾气虚寒引起的尿频、遗尿、唾液多、眼泪异常,用3味药缓解

当然,组方的主要作用在于调治小便频繁、遗尿,脉沉,舌淡,证属下元虚寒的患者。

而在现代的中医临床中,一般主要将其应用于尿频、遗尿、尿失禁、带下、舌苔黏糊糊的、鼻炎、便秘、以及五更泻、慢性前列腺炎、鼻涕较多、唾液分泌较多等。因为有这些病症的患者,基本都可能和肾阳虚弱、下元虚冷有关。当然,上述所提方剂,仅用于学习思路分析,不可视为用药指导,切记。

【原】脾胃不好百病生,健脾胃的16种中成药

脾胃虚弱3个时期:短期:造成积食、肚子胀,湿气重。中期:引起气血亏虚、心悸失眠、身体没劲乏力。长期:脾胃不能正常运转,易伤阳气,导致阴寒内生、胃寒疼痛、手脚发凉、脾虚拉肚子。来和大家分享健脾胃的中成方:1、四君子:不热不燥,温补中气,像是脾胃气虚,不想吃饭,食少便溏都可以参考,是健脾益气的基础方。2、六君子:在四君子丸基础上加了半夏、陈皮,增加了燥湿化痰作用。3、香砂六君丸:增加了和胃、理气消胀的作用。像是脾虚气滞,吃完饭肚子胀得厉害可以参考。4、泰渭散:温中散寒,抗炎生暖,健脾养胃,脾胃虚寒导 更多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精选 » 肾气虚寒引起的尿频、遗尿、唾液多、眼泪异常,用3味药缓解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