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温道德经,悟老子智慧】
“道教是中国人的游戏姿态,孔教是工作姿态。每一个中国人,成功发达春风得意的时候都是孔教徒,一旦失败落魄了,便都成了道教徒。道家的自然主义是一副镇痛剂,抚慰受了创伤的中国人灵魂。”
《道德经》蕴藏着俏皮智慧的精髓,是全世界最光辉灿烂的自保阴谋哲学。老子是中国人“聪慧,渊博,才智”的代表。老子提倡谦恭,再三重复柔和、忍耐、争论之无益、柔弱的力量和低位的战术优势。他宣扬自足之道,注重以柔克刚。
《道德经》阐述老子的哲学、老子的功用论,可以直接作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全篇八十一章,如同八十一扇门,从哪一扇推入,都可见一番天地。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德是某种蓄积状态,人和人的差别是德的差别,比如有无德、下德、上德、孔德、玄德的区分。自己通过修德,德也会发生变化。而要修德、积德,就需要持续的顺道而行才可以。
如果在自己身上修德,个人会真切的感受修德的效果,可能会觉得聪明、平静、喜悦、富足等。如果在家庭中修德,家庭会是和睦亲爱的状态,能够去治理家庭也就可以再去做更大的事情。如果在地方治理上修德,这个地方也会被治理的井然有序,个人的德也会不断增长。如果在国家治理上修德,那么国家也会长治久安,德是一种丰厚的状态。如果在天下修德,那么天下也会实现太平,德可以一视同仁的对待天下。
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地方,每个国家的发展都不一样,来观察它们不同的发展过程,也就可以知晓道、德在如何的作用万物。
01、修德的过程?
这一章老子讲了循序渐进的修德过程,先从自身开始去修德,然后在家庭中修德,再然后在地方治理上修德,再然后在国家中修德,最后也就是在天下修德。这也正是古人所推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由前到后的。如果个人无德,家庭混乱,还怎么可能有能力来治理国家?
02、德的作用?
每个人、家庭、企业、国家之所以会有完全不同的过程,是因为都有着各自的德。不同的德会有不同的为人处事的方式。如果无德,发展可能就是会越来越差;如果有德,发展可能就是会越来越好。所以观察各自的过程,也就可以知晓德是怎么样在作用的。
03、如何来修德?
顺道而行也就可以修德。修德也就是让自己起心动念、言谈举止都符合于道。
老子关于如何顺道而行也有了不少的描述,比如“善利万物而不争”,比如“清静为天下正”,这都是在教人如何顺道而行。当个人持续的顺道而行,自身的德也就会不断的蓄积,这样德就是一种对道的认知程度。有德也就是对于道的领悟有一定深度和广度,可以去顺应道来为人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