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最好的习惯

跟师一日一得之临证取象(82)观物取象|从低处留湿看南方要懂得祛湿

跟师一日一得之临证取象(82)观物取象|从低处留湿看南方要懂得祛湿

止痛接骨散

       处方 乳香、没药、三七、萹蓄各3克,接骨草、五加皮、川断各5克,骨碎补、刘寄奴各9克,苏木末、落得打各6克,地鳖虫9克。       制法 上药研为散。       功能主治 活血止痛,续筋接骨。治外伤骨折。       用法用量 以白酒送服3克,或以陈酒调敷伤处。       摘录 《伤科大成》

【原】多流汗能延年益寿

     适度的体育锻炼也许是身体健康的途径,但是如果你要长寿的话,那就得多流汗才行。     研究人员认为,消耗体力的锻炼之所以能延年益寿,是因为大量的活动能使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减少,任何形式的活动都能增强人的心理健康,减少高血糖尿病和结肠癌等疾病的发生。     研究人员认为,能让人的代谢率比静止时提高6倍以上的活动都算作费体力的活动。一个人要达到能增寿的锻炼水平,每周必须慢跑或快走25公里。这类活动还有打球,游泳,快速骑车,登山,跳舞,打太极拳,做气功,做家务等等。这些运动都会消耗热卡 更多

跟师一日一得之临证取象(82)观物取象|从低处留湿看南方要懂得祛湿

作者:曾培杰/陈创涛

从低处留湿看南方要懂得祛湿

长夏正是暑湿偏盛的时候,我们观察这两个月的病人普遍都有腰腿沉重、人疲倦乏力的现象。俗话说,夏季无病,常带三分虚。

这虚象在脉象上常表现为关尺部濡缓。濡脉就像人泡在水里一样,一代表气虚,二代表湿重。

有个病人,女,三十多岁,每年到这个季节,必然要犯皮肤病,湿疹,百药乏效。但只要到内蒙古待一个月,皮肤病马上就好了。可如果第二年回十堰了,到这个暑湿季节又复发了。

为什么呢?这就是地域的问题。我们看内蒙古属于高原地带,天干地燥,一年四季下雨较少,故而湿气熏蒸造成的病患也比较少。但南方不同,一年四季,特别是长夏,雨湿绵绵。天上雨水往下降,太阳一出来,地面的积水又往上蒸,人在其中,如裹在里面一样,就会觉得比较黏滞、困重,这也是湿邪的特点。

我们在南方发现一个现象,一楼放的桌椅,总是椅脚先腐烂,因为水湿往低处沉,虽然我们没看到桌子周围有水湿,但它处于湿气的环境中。所以南方人容易有脚气,皮肤病也多见于腰脚以下。这都是湿邪作怪。

故而在大学时教我们中医经典的一个老师说,要在南方看病,就必须懂得祛湿,如果不懂得祛湿是行不通的。因为南方地处低洼,接近大海,湿气比较重,降雨量也比较多。所以有句俗话叫做,常带三把伞(散),一天走到晚。第一把伞是银翘散,第二把伞是藿香正气散,第三把伞是五苓散或八正散。

我们再想为何自古以来南方地区就多凉茶,南方人喜欢煲汤,煲一些清淡的、利水的药膳,这都是当地的气候环境决定的。

为什么人在暑湿重的季节,双腿容易感到沉重呢?我们打个比喻,好比两台水车,一台你放在水中,一台你放在陆地上,要把水中的水车转起来要费很大劲,但陆地上的水车很容易就转起来了。故而南方的老人大都有这样一个经历,春夏水湿重,走路都费劲,到了秋冬季,人就显得干爽轻松。


相关外治法链接:

宣宾:祛湿大穴阴陵泉

祛湿何需用药

宣宾:怎样调脾

宣宾:湿疹的治疗

宣宾:慢性荨麻疹及小儿湿疹的治疗

跟师一日一得之临证取象(82)观物取象|从低处留湿看南方要懂得祛湿

声明:本公众号所有调病方法、方子和观点仅供有缘者参考,如果调治过程中出现偏差,本公众号概不负责。

止痛接骨散

       处方 乳香、没药、三七、萹蓄各3克,接骨草、五加皮、川断各5克,骨碎补、刘寄奴各9克,苏木末、落得打各6克,地鳖虫9克。       制法 上药研为散。       功能主治 活血止痛,续筋接骨。治外伤骨折。       用法用量 以白酒送服3克,或以陈酒调敷伤处。       摘录 《伤科大成》

【原】多流汗能延年益寿

     适度的体育锻炼也许是身体健康的途径,但是如果你要长寿的话,那就得多流汗才行。     研究人员认为,消耗体力的锻炼之所以能延年益寿,是因为大量的活动能使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减少,任何形式的活动都能增强人的心理健康,减少高血糖尿病和结肠癌等疾病的发生。     研究人员认为,能让人的代谢率比静止时提高6倍以上的活动都算作费体力的活动。一个人要达到能增寿的锻炼水平,每周必须慢跑或快走25公里。这类活动还有打球,游泳,快速骑车,登山,跳舞,打太极拳,做气功,做家务等等。这些运动都会消耗热卡 更多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精选 » 跟师一日一得之临证取象(82)观物取象|从低处留湿看南方要懂得祛湿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