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最好的习惯

大哉佛光寺(经幢):五台山行记二

大哉佛光寺(经幢):五台山行记二

菩萨顶牌楼:五台山行记七

中华古建概览目录>>>光照菩萨顶(2):牌楼五台山行记七安东老王原创    菩萨顶牌楼(坊)有两处,一在山门前一百零八级的尽头,一在大文殊殿前。一为木作,一为石制。  耸立於石台阶高处平台上的木牌楼,四柱三门,上下三层,七个楼头,雄伟而多姿。牌楼中门大匾上,康熙皇帝御笔亲题“灵峰胜境”四个鎏金大字,闪烁有光。或称这是五台山最大且品极最高的一座木牌楼。                  文殊菩萨大殿院前有石牌坊一座,石壁上有康熙御笔“五台圣境”四字。文殊殿重建於清朝,阔三楹,进深 更多

显通寺大佛殿:五台山行记八

中华古建概览目录>>>参拜显通寺(3):大佛殿五台山行记八安东老王原创   大佛殿即大雄宝殿,是显通寺的第三重大殿,为显通寺中气魄最大,规模最宏伟,艺术上最精到的建筑。大殿为重檐歇山项,前有抱厦。资料称其占地约670平方米(一亩二分),为五台殿宇之最。木雕彩绘,肃穆堂皇。殿内供奉三世佛:中为释迦牟尼佛,西为阿弥陀佛,东为药师佛;两旁有十八罗汉像;背后有观音、文殊、普贤三尊菩萨像。殿内佛像高大,金碧辉煌。五台山的重大法事活动,多在此殿举行。第一部分不同角度的大佛殿:     第二 更多

大哉佛光寺·经幢
五台山行记之二
大哉佛光寺(1):秦晋行之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早在编录 中华古塔通览>>>山西卷时,便对佛光寺心生景仰。离开南禅寺,蒙此行组织者建玲(卧虎藏龙)兄的精细“备课”,一路指引顺利来到佛光寺。入山门便见那通在山门内庭院中立了千年的唐代经幢(上图)。有几分感动。想当年古建大师梁思成与林徽因到佛光寺考察,林徽因攀上的便是这通石经幢了。幢立于唐乾符四年(877),高四点九米。束腰基座刻宝装莲瓣和壶门乐伎。幢身亦刻陀罗尼经,上雕宝盖、矮柱、屋檐和宝珠(详见: 山西五台佛光寺唐代经幢
大哉佛光寺(1):秦晋行之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林徽因考察佛光寺石经幢

  一代才女佳人林徽因,彼时年方三十(?),风华绝代,与夫君梁思成志趣相谐,仆仆风尘,不知忧倦。她在石经幢上发现了刻有“女弟子佛殿主宁公遇”字样的话,与殿梁上那行文字相同,便兴奋地叫出声来,招呼梁公来看。由此他们确认:
   “这是我们这些年里搜寻中所遇到的唯一唐代木结构建筑,除殿本身为唐代木构外,殿内尚有唐塑菩萨像数十尊,梁下有唐代题名墨迹,栱眼壁有唐代壁画。此四者一已称绝,而四艺集于一殿,诚我国第一国宝也。”  
   石经幢上刻写的纪年是:唐大中十一年。根据推算,佛光寺大东殿当重建于公元857年,距发现之日整整1080年。

  被梁师赞为第一国宝的东大殿,座落在佛光寺的最高处,掩在古松之间。现在,我所能见到的,首先是与大殿同期所建的石经幢,这已经令迟来之我兴奋不已了。

大哉佛光寺(1):秦晋行之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梁思成与林徽因

 

大哉佛光寺(1):秦晋行之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林徽因-图片引自:本博客资料;更多详见: 

林徽因:跨世纪的美丽传奇


大哉佛光寺(1):秦晋行之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这通唐乾符四年(公元877年) 所立的经幢,在我心底所唤起的情感,是难以言说的。对于梁公与林先生的敬意更是无可说,无可说。
  花开花落,岁月留痕。佛光寺虽非梁公徽因当年,但经幢、佛殿、祖师塔都躲过了战火与动乱年代,幸存于今。仅此,当向那些为发现和保护这国宝中国宝的先辈和人们表达敬意与谢忱!

大哉佛光寺(1):秦晋行之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请诸公从不同角度欣赏这通唐代石经幢吧(幢身目视已向南倾斜,约为六七度的样子):

大哉佛光寺(1):秦晋行之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大哉佛光寺(1):秦晋行之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大哉佛光寺(1):秦晋行之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大哉佛光寺(1):秦晋行之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大哉佛光寺(1):秦晋行之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大哉佛光寺(1):秦晋行之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大哉佛光寺(1):秦晋行之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大哉佛光寺(1):秦晋行之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大哉佛光寺(1):秦晋行之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大哉佛光寺(1):秦晋行之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大哉佛光寺(1):秦晋行之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唐大中十一年经幢:
  幢座落在东大殿门前古松之下,为唐大中十一年(857)镌,轮廓秀美,雕工精致。幢总高三点二米,下设束腰六边形基座,刻有狮兽壶门及仰覆莲瓣,幢身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末尾刻有“女弟子佛殿主宁公遇”之名,与东大殿内墨书题记可相印证,是该殿建造年代之依据。

  大哉佛光寺(1):秦晋行之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大哉佛光寺(1):秦晋行之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大哉佛光寺(1):秦晋行之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大哉佛光寺(1):秦晋行之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大哉佛光寺(1):秦晋行之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大哉佛光寺(1):秦晋行之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大哉佛光寺(1):秦晋行之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大哉佛光寺(1):秦晋行之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在编录 山西五台佛光寺唐代经幢时,仅录有唐代经幢两通。实地考察,则在东大殿南侧祖师塔院发现未经编录的经幢一通,所立年代不详。上书觉空大禅师等字样,亦为陀罗尼经幢。待考。

大哉佛光寺(1):秦晋行之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大哉佛光寺(1):秦晋行之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大哉佛光寺(1):秦晋行之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大哉佛光寺(1):秦晋行之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大哉佛光寺(1):秦晋行之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大哉佛光寺(1):秦晋行之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菩萨顶牌楼:五台山行记七

中华古建概览目录>>>光照菩萨顶(2):牌楼五台山行记七安东老王原创    菩萨顶牌楼(坊)有两处,一在山门前一百零八级的尽头,一在大文殊殿前。一为木作,一为石制。  耸立於石台阶高处平台上的木牌楼,四柱三门,上下三层,七个楼头,雄伟而多姿。牌楼中门大匾上,康熙皇帝御笔亲题“灵峰胜境”四个鎏金大字,闪烁有光。或称这是五台山最大且品极最高的一座木牌楼。                  文殊菩萨大殿院前有石牌坊一座,石壁上有康熙御笔“五台圣境”四字。文殊殿重建於清朝,阔三楹,进深 更多

显通寺大佛殿:五台山行记八

中华古建概览目录>>>参拜显通寺(3):大佛殿五台山行记八安东老王原创   大佛殿即大雄宝殿,是显通寺的第三重大殿,为显通寺中气魄最大,规模最宏伟,艺术上最精到的建筑。大殿为重檐歇山项,前有抱厦。资料称其占地约670平方米(一亩二分),为五台殿宇之最。木雕彩绘,肃穆堂皇。殿内供奉三世佛:中为释迦牟尼佛,西为阿弥陀佛,东为药师佛;两旁有十八罗汉像;背后有观音、文殊、普贤三尊菩萨像。殿内佛像高大,金碧辉煌。五台山的重大法事活动,多在此殿举行。第一部分不同角度的大佛殿:     第二 更多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精选 » 大哉佛光寺(经幢):五台山行记二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