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风裹挟着蝉鸣与栀子花香,将乡间通往县城的道路染成一片葱茏。我从庄口中心小学出发,奔赴会昌县第七小学,这场期待已久的学习之旅,恰似一场奔赴绿意的约会。车窗外,成片的稻田翻涌着青浪,远处山峦如黛,而前方那所崭新的校园,正以蓬勃的姿态,等待着与我相遇。

“欢迎各位老同事,欢迎各位新同事!”抵达校门口时,罗书记洪亮的声音穿透热浪传来。他身着白色衬衫,精神十足,笑容如同阳光般灿烂,那双有力的手紧紧握住我的手。刘副校长则穿梭在人群中,忙着引导停车、分发物品等后勤服务工作,汗水浸湿了他的后背,却依旧耐心地解答着每一个问题。

这一刻,仿佛瞬间将时光拉回往昔,曾经在旧学校并肩作战的画面,如电影胶片般在我的脑海中闪现:回想在庄口中心小学时,我们一起在昏暗的灯光下批改作业,一起为学生的进步欢呼雀跃,一起在教研会上争得面红耳赤……而此刻,他们眼神中那份对教育的热忱未曾改变,反而在新的岗位上愈发坚定,他们用最质朴的方式,诠释着对教育事业的坚守,也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踏入七小校园,仿若走进一片绿色的梦境。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在地面洒下斑驳的光影,如同无数跳动的金色音符。花坛里,各色花朵竞相绽放,月季娇艳欲滴,雏菊清新淡雅,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蜜蜂忙碌地穿梭其中,每一株植物都在尽情生长,每一处角落都散发着生机与希望。

这里的老师和学生,更是为校园增添了无限的灵动。迎面走来的老师们,脸上洋溢着亲切的笑容,一声声“老同事”“新伙伴”,让我倍感温暖。他们中有的曾经与我共事多年,岁月在他们脸上留下了些许痕迹,他们将多年的教学经验带到这所新学校,用智慧和汗水浇灌着每一棵幼苗。

而学生们,一个个如同欢快的小鹿,在校园里奔跑嬉戏,他们穿着整齐的校服,胸前的红领巾随风飘扬,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操场上,他们跳绳、踢毽子、做游戏,清脆的笑声回荡在整个校园,为这片绿意增添了无限的活力。

这所学校位于同济大道西侧,紧邻会昌独好园,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它浸染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学校自2022年12月破土动工,经过短短一年多的建设,便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这片教育热土上,这里汇聚了会昌众多优质教育资源,与周边的众多所中学与幼儿园共同构成了会昌教育的核心地带,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着孩子们前行的道路。

2024年9月,学校正式投入使用。25名来自县城各小学的骨干老师,带着满腔的热情与丰富的经验,汇聚于此。他们如同点点星火,在这片新的土地上燃起希望的火焰。尽管目前仅有一至六年级9个班级,410名学生,但学校的发展却有条不紊。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一应俱全,智能黑板、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图书室……每一处设施都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郁葱楼”里,每天清晨都会传来琅琅的读书声,那是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郁葱运动场”上,运动的身影随处可见,孩子们在这里尽情挥洒汗水,绽放青春的活力;在“郁葱小报”上,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记录下校园生活的点滴,分享着自己的快乐与收获。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同春雨般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茁壮成长。

郁郁葱葱处,聆听拔节声——会昌七小听课记

在听课环节,我有幸领略了两位老师的精彩课堂。第一节是钟碧清校长的六年级数学《练习讲评课》。作为一校之长,她本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校管理上,但她却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面对生源基础薄弱的现状,她没有丝毫退缩,而是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精心设计教育与教学上的大方案。

课堂上,她巧妙地将讲台交给学生,鼓励他们主动讲解错题。孩子们一个个跃跃欲试,有的条理清晰地分析解题思路,有的举一反三拓展知识点,有的甚至还能指出其他同学的错误并提出改进建议。钟校长则在一旁耐心倾听,适时引导,用鼓励的眼神和肯定的话语,激发着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在她的引领下,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知识,更培养了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真正实现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的转变。

彭桂花老师的六年级魏文《古诗词专项复习》一课,更是一场文化的盛宴。走进教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黑板上那工整秀丽的粉笔字,每一笔每一划都力透黑板,如同书法家的墨宝。课堂上,彭老师化身一位优雅的诗人,带领学生们穿越千年时光,领略古诗词的魅力。她对古诗词的归类与整理讲解的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从诗歌的创作背景到诗人的情感表达,从字词的精妙之处到诗句的意境营造,无不娓娓道来。

在她的引导下,学生们仿佛置身于古代的山水之间,与诗人一同感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西湖美景,体会“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瀑布壮观,感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坚韧情怀。孩子们时而专注聆听,时而认真记录,时而齐声诵读,沉浸在古诗词的世界里,久久不能自拔。

课间大活动时间,校园瞬间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我看到老师们纷纷走出办公室,与孩子们一起嬉戏玩耍。足球场上,另一位老同事钟校长和孩子们你追我赶,奋力追逐着足球,汗水湿透了衣衫,笑容却始终挂在脸上;跳绳区域处,年轻的何老师正和孩子们有节奏地跳动着,彩绳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

排球场上,一个大大的球,在师生们手上来回传递,他们齐心协力,互相配合,加油声、呐喊声此起彼伏,看着他们欢快的身影,听着他们爽朗的笑声,我深深感受到了师生之间的亲密无间,也看到了教育最美好的模样——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师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在学校的现代化多功能大厅,一场大型文化盛宴《清平乐·会昌》舞蹈戏剧震撼上演。舞台上,孩子们身着华丽的服饰,化身成一个个灵动的精灵。他们用优美的舞姿演绎着会昌的历史变迁,用铿锵有力的朗诵诉说着对家乡的热爱,用整齐划一的动作展现着团队的力量。

那曼妙的舞姿,如同蝴蝶翩翩起舞;那激昂的朗诵,仿佛春雷响彻云霄;那精彩的表演,让在场的每一位老师都为之动容,掌声经久不息。这一刻,我看到了七小孩子的无限潜力,也看到了学校在艺术教育方面的卓越成果。

听课活动接近尾声之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向我跑来,原来是从庄口中心小学转过来的六年级学生小牧。他满脸兴奋地拉着我的手,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在新学校的生活。“老师,我太喜欢这里了!”他的眼中闪烁着光芒,“特别是’德育超市’,可有意思了!”

他告诉我,在“德育超市”里,孩子们可以通过在学习、纪律、品德等方面的优秀表现获得积分,积累到一定数量的积分后,就可以兑换自己喜欢的礼物。这个独特的举措,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更让他们在努力的过程中学会了自律和成长。看着小牧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笑容,我深深感受到了学校在德育工作上的用心良苦,也看到了教育对孩子的深远影响。

我漫步在校园里,看着孩子们嬉笑玩耍的身影,看着老师们忙碌而坚定的步伐,心中感慨万千。这所年轻的学校,如同一位充满朝气的少年,在教育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它以“郁郁葱葱”的姿态,滋养着每一位师生的成长;它以创新的理念和扎实的行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一起成长,郁郁葱葱。独好会昌,郁郁葱葱。这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办学理念,更是学校对教育的深刻理解与执着追求。我坚信,在众多优秀老同事的引领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会昌县第七小学必将在未来的三五年里,成为全县乃至全市的品牌特色学校,会让更多的孩子在这里收获知识、收获快乐、收获成长,在郁郁葱葱的时光里,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