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屏是指屏扇与屏座可装可卸的座屏、砚屏等的统称。属于屏风的一种。明代以前,屏风多趋于实用,被归为家具类,主要用于遮蔽和做临时隔断,大都是接地而设。清初出现的插屏和挂屏,则开始兼有供人欣赏之用。
插屏的材质一般有:缂丝、木雕、石材、玉雕、瓷板等,配以各种不同材质的底座(以木材为主)。这里我们只谈玉制插屏。
玉插屏,一种小型的玉雕屏风。多用大块薄片方形、长方形、圆形玉板为屏心,雕刻纹样以后,一般插在一个精致的红木座上,或陈设在案上及架上。
玉插屏始于东汉,盛行于清代。玉插屏虽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但图案简单,屏面较小。它是用玉雕琢成长方形或其他形状的薄片状,上面饰以纹饰图案,插于木或玉石器座上,既和谐又典雅。
明代玉插屏在制作技巧上有很大进步,一般玉片较薄,两面浮雕图案,有的雕有极细密的镂雕锦纹地,多为白玉制成,有的还配有紫檀木座,雕琢工艺极为精湛。此种造型在清代盛行一时,数量极多,造型是方形、圆形、长方形、椭圆形等玉片,题材有浮雕人物、透雕龙凤、镶嵌宝石等,木座也极为讲究,以紫檀木、红木为座,有的还镶嵌金银丝图案。
成化年间,吴中顾元庆,将宋代林洪《文房图赞》总结的十八件器物照“文房十友”架构重新排序,第一次将“端友”,亦即石屏,赫然列为“十友”之首!至此,大理石屏取代了林洪文房排序第一的“毛中书”(笔),在诸多书斋器物中,被提升至最高等级。
从款式来说,玉雕插屏主要有方型、圆型(含椭圆型)、扇型、斧型与随型四个种类。
↑清 兰亭序青玉插屏(方型)
↑清代碧玉山水花鸟圆插屏(圆形)
这件清代碧玉雕山水花鸟圆插屏,现收藏于沈阳故宫博物院。
↑清.扇型翡翠大插屏《喜上眉梢》(扇型)
↑芭蕉扇型白玉插屏,长约350mm,高约345mm。
此插屏洁白细腻、温润油滑,无绺裂和瑕疵,包浆自然且厚重,雕工精湛,苏工工艺,雕刻有蝙蝠、石榴、如意,寓意多子多福,刻有“事事如意”四字行草,底座是用金丝楠木雕刻而成,堪称绝世奇珍,扇面长度334mm,宽160mm
↑张红哲《门神插牌一对》(斧型)
作品构思巧妙,立意新颖。采用巧雕工艺。其正面巧雕秦琼,尉迟恭形象,全装怒发,手执玉斧,甚是威武。
↑和田玉黑皮籽料 《伯牙抚琴插屏》 (随型)
↑《伯牙抚琴插屏》 局部
插屏与山子都属于陈列形摆件,但它们有一定的区别,插屏一般为薄片料子,雕刻工艺上多为高浮雕;而山子用料是不规则的,工艺上多为圆雕(立体雕)
↑白玉籽料仙人乘槎题诗山子文房山水人物摆件
↑当代国宝翡翠插屏《四海腾欢》
↑和田玉籽料“侍女对弈”插屏
↑刘东《佛陀圣迹》
(详见:2018天工奖金奖作品《佛陀圣迹》)
↑白玉松下人物御题诗文插屏 【清中期】长13.4厘米,宽9.5厘米
 ↑白玉山水双骏御题诗文插屏 【清中期】长17.8厘米,宽11.4厘米
↑极品翡翠山水插屏
↑2019天工奖银奖作品《龙凤呈祥》析木玉
↑孙有庚山水插屏

孙有庚玉雕作品《残荷》
孙有庚和田碧玉《莲花》
↑2019天工奖金奖作品《敦煌情》
↑2019天工奖银奖作品《天降甘霖》析木玉370X140X12(mm)
↑天工奖优秀奖作品《四季花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