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张向荣|坝头古码头 17天前 坝头古码头 泾江是从后湖通往长江的水域通道。历经六百多年的风雨变迁,江还在,而通道则被截断。最先是堤坝,接着是淤泥的堵塞,再就是一座座横跨的桥梁。 泾江是古称。现在的名字从后湖至同马大堤,依次称坝头港、洲头港、观音港。坝头港最长,观音港最短。 这条从后湖通长江的“宿松运河’,属人工河。自元末开挖、通航后,在六百多年的历史中经历过两次人工封堵。最后一次封堵的时间是光绪十一年(1885),距今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一百多年过去,人们期待重开的希望早已破灭,且难以萌芽。泾江上帆樯林立、水鸟飞翔的情景也随之消失。证明它繁华与热闹的,唯有那幸存的水运古码头。 自北向南,三十多里长的泾江两岸,当年有多少个水运码头?横坝头、下夹、老洲头都应该有吧?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水运是最为重要的交通方式。客运和货运,给一个个码头带来了人气,而一个个码头的繁忙,则带旺了一方经济。遗憾的是,相隔的时间久远,现今在泾江还能见到的唯有坝头水运码头。不过,有这一个也不错,它的存在,让人们一次又一次触摸到泾江曾经强劲跳动的脉博,窥见泾江以往的停舟泊船的热闹,想象泾江上进湖出江的帆樯摇动的景象。 那天去桑落洲进行文化考察,第一站就是去寻访坝头水运古码头。横坝头是当年康公堤东端的顶点,也是江西德化县管辖的桑落洲的最东端。说是寻访古码头,这只是对我们这些不了解当地情况的人而言,居住在泾江边的坝头人,则人人皆知。一百多年过去,人们口口相传的与古码头有关的故事还鲜活地存在人们的记忆中。码头边青石铺就的台阶,还在向人们诉说着曾经的繁华与辉煌。“勒马停骖客门津,渡头酬日迎宾归”、“瓮内清香留李白,许多商贾相邀醉”。古码头,见过人间的悲欢离合,品尝过生活的苦辣酸甜。 给我们带路的是当地乡、村的领导。当我们穿过坝头老街去码头时,一路见到不少低矮的老旧平房,它们是当年老街居民住的房子。现今,大部分都破旧不堪,极少有人居住。人们大多另行择基建起了楼房,这些平房许多也就成了弃儿。坝头村的领导告诉我,坝头曾经是洲区有名的历史文化古镇。集镇上东西南北四条街,店铺林立,商业繁荣,商贾云集,经济活跃。出现这种繁荣的局面,自然与坝头水运古码头有关。一个码头,带动了一个集镇的繁荣,兴旺了一方经济。可以说,坝头古镇是因水而兴、因水码头而兴的古镇。他还告诉我,经济的繁荣又带来了坝头教育的兴盛和人才的涌现。坝头街上叶氏大家族名人辈出,如叶符初、叶海初、叶光欧、叶尚志、叶荫松等名人的出现,与水运码头带来的经济繁荣和教育的兴盛也有着割不断的联系。人才与经济是连在一起的。就现代而言,江浙地区涌现出众多的院士,与地区的富庶分不开。看着眼前那些日渐衰败的旧平房,我不由感慨时世的变迁真的叫人难以把握。昔日异常繁华的这泾江边的坝头老街如今是真的“老”了,“老”得叫人认不出。心里在想,作为桑落洲的文化遗存,作为水运交通的历史遗存,人们早应该对坝头古码头引起关注。 古码头座落在坝头老街南面的街背后,距新街数百米远。并不宽大的青石板铺设的台阶,几米宽的样子,从泾江边的坝顶一直延伸到水里。见惯了风雨霜雪的它们,如今无言地躺在那里,会不会忆起曾经的喧嚣?会不会沉浸在欢快的脚步声中?从上往下看,台阶很有些陡峭。通航岁月里,那些肩挑背驮货物的人,上下台阶的艰辛可以想象。青石板有凹有凸,台阶也就不怎么平坦。每一块石板都十分光滑,无疑是上上下下的脚步踩踏的结果。在阳光的照射下,一块块古老的石板上似有斑驳的光影在晃动。我们中有人猜测,在不产石头的洲地,这些石板是来自后山还是江南的彭泽、湖口?这个问题还真的不好回答。石板来自哪里,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为码头建设作出了奉献,为托举起一个个向上的脚步作出了奉献。它们成为了码头的一部分,与水运码头一起走进了历史。 据熟悉坝头古码头的人介绍,码头岸坝上原来还建有牌坊,后来自行毁圮了,十分可惜。当我们将目光投向码头岸坝上的那几间已经毁坏得不成样子的木列架屋时,发现它随时会出现坍塌,觉得有及时采取保护措施的必要。不然的话,它也会似牌坊一样消失。这处房子说不定还是当年的饭铺和茶水店,为进出码头的人提供方便。倘如此,保护这样的房子,那就是在保护码头的一段历史的记忆。不知当地的领导会不会这样认为? 随着泾江的堵塞,坝头古码头已经失去了停舟泊船的功能。如同一位历史的老人,完成了它所承载的责任。它与身边的泾江水一样,陷入了无边的沉寂。泾江的水面上空旷寂寥,微风鼓浪,波澜不惊。古老的坝头水运码头静寂无声,现如今,仅为街上的居民提供某些生活便利,那些上上下下的脚步与船只不发生半点关系。这是幸运还是遗憾?我不敢作出评判。世间的事,真的有许多说不清的地方。 可以断定,坝头古码头还将继续沉寂下去,而它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却开始将人们的眼睛和思想点亮。 作者简介 张向荣,安徽省作协会员,业余写作诗歌、散文诗、散文等。在国内相关报刊发表作品数百篇,有散文诗集《季节河》《布谷声声》。 标签:后湖坝头泾江 已赞 (0) 微信扫一扫:分享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上一篇文章工笔画 富贵花开 紫牡丹和白牡丹 下一篇文章测量人类意识、麻醉和睡眠状态下整合与分离的动态平衡(含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