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9时10分许,石家庄市西清公园,民心河波光粼粼。东侧石桥上,意外陡生——一位大妈不慎坠入河中!平静的河面瞬间被打破,落水大妈挣扎着,渐渐力竭。同行的老伴儿情急之下,不顾自身安危,纵身跳入水中试图救援。然而,因水性一般,老伴儿自身也陷入困境。“有人落水了!”呼救声划破了公园的宁静。

生死3分钟:深水中的生命托举

“我们每天9点在河边跳舞,我记得很清楚,事情就发生在周一上午9点10分左右。”目击者李女士昨日对记者说,“突然听到身后’噗通’一声,接着就有人喊’有人落水了’!回头一看,一位老人落在民心河中间位置。”另一位目击者向记者证实,民心河中间水深超过3米,情况万分危急。

市民李阿姨介绍救援过程。

此时,正在公园散步的56岁市民牛延忠,被呼救声吸引,迅速跑向河边。“走近看到,一位大妈面朝下趴在水面上,一动不动。”面对毫无声息的落水者,牛延忠没有丝毫犹豫,“当时救人要紧,那会儿真的来不及思考。”他只来得及将手机放在一边,便纵身跳进河里。

牛延忠奋力游向老人,靠近后先扶了一把,将其身体小心翻转,使老人面部朝上,然后从后方紧紧抱住。然而,仅凭一人之力,拖着失去意识的老人向岸边移动异常艰难。

岸上,焦急的群众早已围拢过来。“谁会游泳”的询问声此起彼伏。就在这紧要关头,一根长长的树枝及时伸到了牛延忠面前!这是岸上一位不知名路人的果断之举。牛延忠一手紧紧抓住树枝,一手竭尽全力托稳老人。岸上众人齐心协力,开始拉动树枝,将他们带向岸边。

市民申先生拍下了当时救援瞬间。

与此同时,护栏内侧上演着另一幕感人场景。市民李先生当时也在现场,他认出水中的救人者正是自己的熟人牛延忠。“我是听到呼救声过去的,赶到现场时,我发现跳水救人的这不是小牛吗!”没有丝毫迟疑,李先生迅速与另外两名路人(事后得知也是热心老人)跨过护栏,探出大半个身子,奋力向水面伸出手臂,准备接应。

“帮忙救人的至少有6个人,但周边许多群众都在帮忙。”李先生强调。岸上岸下,一条高效的生命传递链迅速形成:深水区,牛延忠是坚实的托举者;水面到岸边,树枝传递着集体的牵引力量;护栏边,李先生等三人的手臂成为关键的接力点——众人合力,落水大妈被稳稳地拉上了岸!随后,救妻心切却身陷险境的老大爷,以及精疲力尽的牛延忠,也被安全地拉了上来。整个过程,紧张有序,仅仅用了3分钟。岸边原本的嘈杂被一种劫后余生的凝重和迅速蔓延的感动取代。

有市民记录下帮忙救援热心人的面孔。

英雄无言:湿透的背影与难以言表的谢意

获救的老人被安全拉上岸后,因惊吓一直在哭泣。她的老伴紧紧拉着她,一边轻声安慰,一边不停地向四周的救命恩人抱拳作揖,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谢谢!谢谢大家帮助!谢谢啊!”这一幕,让在场所有人无不动容。

另一边,浑身湿透的牛延忠被大家围在中间,赞许声不绝于耳。“最让大家感动的是,有多名热心路人参与了这场紧急救援。”目击者李女士感慨道。面对赞扬,牛延忠显得十分低调。他默默脱下湿透的上衣,用力拧干,然后在一片赞扬声中悄然离去。民心河畔留下了一片水渍和几行凌乱的脚印,宛如一场震撼人心的“救援快闪”,在阳光下拉长了这座城市的温情背影。

跳水救人的牛延忠。(视频截图)

回到家中,这场英勇救援对牛延忠身体的考验才显现出来。本身患有高血压的他,虽然及时服用了降压药,但血压直到下午才稳定下来。“没有救人经验做这种事还是很危险的。”事后他坦言。然而,这份源自本能的勇敢与担当,早已融入他的血脉。这并非牛延忠第一次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早在1989年,在天津,他就曾跳入深水救起一位遇险的朋友;另一次在衡水老家,路遇触电者,他找来木棍将人安全带离险境。“我比较热心,只要在外见到需要帮忙的事,我都会帮一把。”牛延忠朴素的话语,道出了石家庄无数普通市民骨子里的善良。

恩情难忘:全家寻找救命恩人

被救老夫妻安全回家,但这场救援带来的感动与感恩远未结束。老人的子女迫切地想要找到救命恩人。6月18日,市民李先生向燕赵晚报新闻热线提供线索,勇救落水老人的“黑衣英雄”牛延忠被找到。

“我父亲让我一定要找到下水救人的好心人!”被救老人的儿子在电话采访中激动地对记者表示。老人回家后第一天虽有些不适,但目前已康复。这两天,家属已通过多方努力,联系到了几位当时在现场参与救援的热心人,并代表父母向他们表达了最深切的谢意。“到现在我还没能和牛先生见面,听说他在外地工作,周末回石家庄,我一定要当面向他表示感谢!他和参与救援的人们对我们家来说有着再造之恩,是真正的救命恩人!”这份执着的感恩之心,是石家庄这座城市最温暖的底色。

现场落水被救的老夫妻。

“生命之环”:民心河畔的“生命防线”

6月19日,记者回访事发现场。此时的民心河,水位依然较高。记者注意到,在河道两岸的护栏上,每隔百余米就悬挂着一个醒目的橘黄色救生圈,像一个个无声的卫士,守护着河道的安全。

民心河配备的救生圈。

勇救落水者的牛大哥真棒!

石家庄市排水管护中心民心河河道管理所工作人员李先生向记者详细介绍了这些“生命之环”的由来。这些救生圈是民心河河道管理所于2024年7月份统一配备的。“每年省里市里都会对防溺亡工作进行部署指导,每年的7月正值暑假,加上民心河兼具重要的防汛功能,平时景观水位维持较高,因此防溺亡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李先生说。为此,管理所在贯穿市区的民心河全线,共科学配备了1000个救生圈。

“救生圈主要安置在桥头、路口等人员流动大的交接处,以及容易发生意外的重点河段。基本上,河岸两侧每隔两百米就能看到一个。”工作人员强调了一个朴素的理念:“救生圈不怕多,就怕用的时候没有!”为了保证这些应急设施时刻处于可用状态,管理所还储备了几百个备用救生圈。在日常巡视中,一旦发现救生圈缺失或者因损坏无法使用,会立即进行更换和补充。“我们不希望这些救生圈有用到的那一天,但当危险真的发生时,它们必须在那里、必须能用!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坚持。”

民心河畔安置的救生圈和警示牌。

“生命之环”背后,是民心河河道管理所长达三年扎实的防溺亡工作的缩影。除了配备救生圈,民心河河道管理所还在民心河两岸增设了大量醒目的安全警示牌,反复提醒市民注意水深危险。同时,不断完善和加固沿河的隔离护栏,首要目标就是尽最大努力杜绝孩童意外坠河的悲剧发生。“率先保证孩子不会发生意外坠河情况”是工作的底线。

民心河水波依旧,它默默映照着那个惊心动魄又充满温情的周一早晨:一位老人的意外坠河,老伴奋不顾身地跃入河中,一个橘色救生圈的及时投掷,一道黑衣身影的纵身一跃,一根传递生命希望的树枝,三双毫不犹豫翻越护栏伸出的援手……无数微小的勇气与果断的援手,在短短3分钟里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将垂危的生命稳稳托举回阳光之下。

这两天,被感动的市民在事发现场回忆救援过程。

这平凡而伟大的集体救援,是人性光辉在危急时刻本真的闪耀,是石家庄市民古道热肠、见义勇为精神的生动写照,更是这座不断迈向现代化的城市珍视生命最温暖有力的注脚。民心河畔的这场“救援快闪”,定格了石家庄的正能量,也镌刻在城市的记忆深处。

文/图/视频 燕赵晚报记者 南开宇

热点推荐

  

一月一回眸 | 2025年的第5个月,石家庄幸福画卷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端午小长假,石家庄北站改造加速推进

石家庄更新电动自行车注册登记服务网点


编辑 齐颖 责编 霍尚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