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往知来
在历史烽烟中汲取精神力量
从《甲午海战》的悲壮硝烟到《大处着眼:持久战与〈论持久战〉》的战略智慧,历史的书页里镌刻着民族存亡之际的抉择与觉醒。这些著作不仅还原了近代中国的抗争历程,更以史为镜,为当代青年锚定信念的坐标——唯有铭记苦难辉煌,方能扛起复兴使命。
薪火相传
从家国情怀到时代担当

翻开《百年革命家书》,泛黄信笺上的一字一句,都是革命先辈们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对家国大义的担当。他们用热血书写忠诚,用生命诠释信仰,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风云激荡年代里,青年们的壮志豪情。
《重读抗战家书》《重读先烈诗章》,带我们走进硝烟弥漫的烽火岁月,先烈们的家书饱含对亲人的牵挂,承载着先烈们“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赤诚;诗章中迸发出“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信仰光芒,让我们铭记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这些跨越时空的对话,让青年触摸到热血与理想的温度,更懂得“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深意。
《应战:我的抗美援朝》《1949中国影像志》,以独特视角展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艰难与荣光。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英勇无畏、坚韧顽强,1949年的珍贵影像,见证先辈们为建设新中国的初心与努力。
扎根大地
新时代青年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
《宋瑞驻村日记(2012—2022)》用十年光阴丈量脱贫攻坚的足迹,《远山的回响》以鲜活故事谱写山乡巨变。聚焦新时代乡村振兴,展现基层工作者扎根一线、奉献青春的动人故事,让我们看到新时代青年在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深入解析文明脉络,深入剖析文化根源,为青年理解时代发展提供思想基石、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