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34 个省级行政区名称由来及其典故详解

中国的 34 个省级行政区,每一个名称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文化内涵,它们的由来或与地理环境、历史事件相关,或与民族文化、行政建制相连。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究这些名称背后的故事。

一、23 个省

(一)华北地区

  • 河北省
其名称源于黄河,因地处黄河以北而得名。早在唐代,大部分区域就归属河北道,这是 “河北” 作为地域名称的开端。宋代设置河北路,后又细分为河北东、西路;金代分设河北东路并设置大名府路;元代设燕南赵北道;明代设立北平省,之后废除行省,将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北直隶;清代改设直隶省,直到 1928 年,正式改称河北省,延续至今 。历史上,河北地区长期是中原政权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前沿阵地,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 山西省
因处于太行山以西而得名。唐代大部分地区属河东道;宋代设置河东路;金代分设河东北、南路;元代设立山西河东道,“山西” 之名由此出现;明代置山西省,后改为山西布政使司;清代沿用山西省名。山西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产,如平遥古城、云冈石窟等。

(二)东北地区

  • 吉林省
在清朝前期,满语称吉林乌拉,意为 “沿江的城池” 。康熙年间,在松花江沿岸修建吉林乌拉城(今吉林市),随后设置吉林将军,管辖范围涵盖松花江、乌苏里江和黑龙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光绪年间正式建立吉林省,名称沿用至今。吉林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

  • 辽宁省
秦汉魏晋时期,在辽河以东设置辽东郡,以西设置辽西郡。北宋时,设置了上京路、东京路等。金代设置北京路等。元代设置辽阳行省。明代设置辽东都司。清代设置盛京将军。1929 年,为取 “辽河流域永远安宁” 之意,改称辽宁省 。辽宁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对新中国的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 黑龙江省
因黑龙江而得名,“黑龙江” 名称最早可追溯至《辽史》,因其江水色黑,蜿蜒如游龙,故而得名。清朝前期设置黑龙江将军,新中国成立后设立黑龙江省。黑龙江省拥有广袤的黑土地,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
(三)西北地区
  • 陕西省
西周初年,周成王以陕原为界划分区域,陕原以西由召公管辖,后人便将陕原以西称为 “陕西” 。唐初设置陕西节度使,宋初设置陕西路,元代设置陕西行省,明代置陕西布政使司,清代改为陕西省。陕西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 甘肃省
名称取自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西汉初期设置酒泉郡,后又分置张掖郡等。隋朝设置甘州、肃州。唐代属关内道和陇右道。宋代为陕西路和西夏地。元代初期设置甘肃行省,明代并入陕西省,清代恢复甘肃省。甘肃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青海省
因境内有青海湖而得名,青海湖在古代称西海,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清朝前期设置青海办事大臣,管辖青海地区。1928 年正式设立青海省。青海拥有独特的高原风光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四)西南地区

  • 四川省
北宋咸平四年(1001 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 “川峡四路” 或 “四川路”,“四川” 之名由此而来 。元代设置四川行省,明代置四川布政使司,清代改为四川省。四川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饮食文化,如都江堰水利工程、川菜等。
  • 贵州省
宋代以前,贵州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被称为 “蛮夷之地”。宋开宝七年(974 年),土著首领普贵以所领矩州归顺,宋太祖敕书称:“惟尔贵州,远在要荒。” 这是 “贵州” 名称首次见于文献。明永乐十一年(1413 年)设置贵州承宣布政使司,正式建制成省 。贵州拥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自然风光,如黄果树瀑布、千户苗寨等。
  • 云南省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 109 年),武帝开西地南夷,置县 24,云南为其一。关于 “云南” 名称的由来,有三种说法:一是 “彩云南现” 说,建县时,县治驻地现彩云,人们以为祥瑞,遂以 “云南” 名之;二是 “云山之南” 说,云山即(现宾川鸡足山),常凝云气高数丈,县城在云山之南称云南;三是 “武帝追梦” 说,相传汉武帝夜梦彩云,遣使追梦,在今祥云县境追到彩云,因置云南县 。元代设置云南行省,明代置云南布政使司,清代改为云南省。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五)华中地区

  • 河南省
因历史上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而得名。西汉时期即设有河南郡,这是河南得名的开端。唐代大部分属都畿道和河南道;宋代设置京畿路和京西北路;金代改为南京路;元代设置河南江北行省和河南江北道;明代置河南省,后改河南布政使司;清代沿用河南省名。河南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众多历史文化名城,如洛阳、开封等。
  • 湖北省
因位于洞庭湖以北而得名。宋初设置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湖北” 之名由此开始。元代设置湖北道,明代置湖广布政使司,清康熙三年(1664 年),分湖广省为左右布政使司,左司驻武昌,称湖北省,右司驻长沙,称湖南省 。湖北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如黄鹤楼、三峡大坝等。
  • 湖南省
因位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唐代属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后设湖南观察使,“湖南” 之名出现;宋代称湖南路;元代设置岭北湖南道;明代属湖广省,后改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代分湖广省置湖南省 。湖南拥有独特的湖湘文化,如岳麓书院、马王堆汉墓等。

(六)华东地区

  • 江西省
因公元 733 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境内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唐代属江南西道,后设江西观察使,“江西” 得名;宋代置江南西路,简称江西路;元代设置江西行省;明代置江西布政使司;清代改为江西省。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拥有众多红色旅游景点,如井冈山、瑞金等。

  • 江苏省
康熙六年(1667 年),取江宁府(今南京)和苏州府的首字而得名。清代属江南省,后析置江苏省。江苏经济发达,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历史文化名城,如南京、苏州、扬州等。
  • 浙江省
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唐代属江南东道,设浙东观察使和浙西观察使;宋代置两浙路,南宋又分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简称浙东路和浙西路;元代设浙东海右道和江南浙西道;明代设浙江省,为浙江得名的开始,后改浙江布政使司;清代沿用浙江省名 。浙江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同时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如西湖、千岛湖等。
  • 福建省
因境内有福州、建州两府,各取其首字而得名。唐代属江南东道,后设福建观察使,“福建” 得名;宋代置福建路;元代设福建海右道;明代置福建省,后改福建布政使司;清代改为福建省 。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拥有独特的闽南文化和众多历史文化遗产。
  • 安徽省
清康熙六年(1667 年),取安庆府和徽州府的首字而得名。清代属江南省,后析置安徽省。安徽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徽文化、黄梅戏等独特的文化元素。
  • 山东省
因位于太行山以东而得名。唐代大部分属河南道;宋代设京东路,后分京东东、西路;金代更名山东东、西路,“山东” 得名;元代设山东东西道;明代置山东省,后改山东布政使司;清代沿用山东省名 。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拥有众多历史文化名人,如孔子、孟子等。

(七)华南地区

  • 广东省
宋代置广南东路,简称广东路,“广东” 得名。元代设海北广东道;明代置广东省,后改广东布政使司;清代沿用广东省名 。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发达,同时拥有独特的岭南文化。
  • 海南省
因其位于南海域,境内最大岛屿又称海南岛,故名海南省。1988 年,海南建省,成为中国最年轻的省份 。海南拥有美丽的热带风光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 台湾
关于 “台湾” 名称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台湾” 原意为 “埋冤”,是明代福建沿海人民对当时台湾的称呼,因为当时台湾地区海盗出没,人民生活困苦,故有此称,后来逐渐将 “埋冤” 改为 “台湾”。另一种说法是,台湾因台南附近的海湾地形而得名。清朝康熙二十三年(1684 年)设台湾府,属福建省,1885 年建台湾省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二、5 个自治区

  •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 名称来源于蒙古族,意为 “永恒之火” 。清朝统一蒙古后,以漠南蒙古居内陆称内蒙古,漠北蒙古居边外称外蒙古,并属理藩院。民国初分属热河、察哈尔、绥远等特别区,后均改省;建国前中共以今内蒙古东部设内蒙古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内蒙古地域辽阔,拥有广袤的草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 广西壮族自治区

宋代设置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广西” 一名产生。元代设广西两江道;明代置广西省,后改广西布政使司;清代改广西省;1958 年设广西僮族自治区,1965 年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是壮族的主要聚居地,拥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如桂林山水、德天瀑布等。

  • 西藏自治区

唐宋时期称为 “吐蕃”,元明时期称为 “乌斯藏”,清代称为 “唐古特”“图伯特” 等。清康熙年间起称 “西藏” 至今 。1965 年 9 月 9 日,西藏自治区正式宣告成立。西藏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拥有独特的高原文化和壮丽的自然风光,如布达拉宫、珠穆朗玛峰等。

  • 宁夏回族自治区

公元 1038 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在此建立了西夏王朝,并形成了独特的西夏文化。元朝灭西夏后,设宁夏府路,取 “夏地安宁” 之意,这是 “宁夏” 名称的由来 。1958 年 10 月 25 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式成立。宁夏是回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拥有独特的伊斯兰文化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一口气搞懂!中国 34 个省级行政区名字的前世今生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汉时期设西域都护府。东汉魏晋改都护为长史。唐代设伊、西、庭三州和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17 世纪中叶以后,清朝平定了准噶尔部叛乱,在天山南北设伊犁将军。清光绪十年(1884 年),改为新疆省,意为 “故土新归” 。1955 年,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地域辽阔,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

三、4 个直辖市

  • 北京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平,改北平为北京。民国时期,北京改为北平。1949 年 9 月 27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将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定名为北平,同时更名为北京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如故宫、长城等。

  • 天津市

明永乐二年(1404 年)筑城设卫,称 “天津卫”,取 “天子经过的渡口” 之意 。清顺治九年(1652 年),天津卫、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三卫合并为天津卫。1928 年,改为天津特别市,1930 年改为天津市。建国后,天津曾改为河北省省辖市,1967 年恢复为直辖市。天津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和工商业城市,拥有独特的津派文化。

  • 上海市

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 。1292 年,上海改镇为县。1949 年,上海设为直辖市。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拥有独特的海派文化和现代化的城市风貌。

  • 重庆市

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 年),宋光宗赵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诩 “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 。1997 年,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正式组建为重庆直辖市。重庆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拥有独特的巴渝文化和壮丽的山城风光。

四、2 个特别行政区

  • 香港特别行政区

关于 “香港” 名称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香港原指今九龙尖沙咀对岸的一个小港湾,因转运香料而出名,被称为 “香港”,意为 “芳香的海港” 。1997 年 7 月 1 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是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拥有独特的中西文化交融的特色。

  • 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门的名字源于渔民非常敬仰的一位中国女神 —— 天后,即妈祖,她又名娘妈。据说,一艘渔船在天气晴朗、风平浪静的日子里航行,突遇狂风雷暴,渔民处于危难。危急关头,一位少女站了出来,下令风暴停止。风竟然止住了,大海也恢复了平静,渔船平安地到达了海镜港。上岸后,少女朝妈阁山走去,忽然一轮光环照耀,少女化做一缕青烟。后来,人们在她登岸的地方,建了一座庙宇供奉这位娘妈。由于娘妈庙在 called A – Ma – Gau(妈阁庙),葡萄牙人便以 “阿妈阁”(A – Ma – Cau)称呼澳门 。1999 年 12 月 20 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大三巴牌坊、澳门历史城区等。

以上全面梳理了各省级行政区名称的由来与典故。

若你对某个地区的命名故事还想深入了解,或有其他补充需求,欢迎随时和我说。整理制作不易,点赞收藏加转发。

下期预告:世界其他大洲

– 免责申明 –

以上所有地图都是下载对应格式后,手动弄成svg,然后通过代码生成。近700个地图文件,工作量巨大,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产品生成的文件仅供学习。商用出现问题概不负责。标准地图服务,请点击这里http://bzdt.ch.mnr.gov.cn/index.html 去权威机构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