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是乾䷀、坤䷁、屯䷂、 蒙䷃、需䷄、 讼䷅ 、 师䷆、 比䷇8卦
详见易经64卦:64种人生境遇的解法,学好了,终身趋吉避凶(一)
第二篇是小畜䷈ 、履䷉ 、泰䷊、否䷋、同人䷌、大有䷍、 谦䷎、豫䷏8卦
详见易经64卦:64种人生境遇的解法,学好了,终身趋吉避凶(二)
第三篇是随䷐、 蛊䷑ 、临䷒、观䷓、噬嗑䷔ 、贲䷕、剥䷖、 复䷗8卦
详见易经64卦:64种人生境遇的解法,参悟关键抉择的底层逻辑(三)
今天开始第四篇。
先来说一下“易”字到底什么意思。
甲骨文和金文中,“易”字被解读为日出山谷、昼夜交替之象,象征自然变化。
篆书“易”由“日”“月”组合,代表阴阳对立统一。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易”象形蜥蜴(变色龙),取其蜕皮重生、预知变化的特性,引申为占卜与变易。
先秦文献中,“易”字有“放手”“交换”“平易”等含义,后经哲学化提炼,成为涵盖宇宙规律与人文价值的核心概念。
变易:《易经》的核心思想是揭示宇宙万物动态变化的过程。汉代《易纬乾凿度》提出“易一名而含三义”,其中“变易”指自然界与人事的流动性与转化性,如阴阳消长、四时更替等。
宋代儒者进一步从宇宙本体论角度,将“变易”视为万物生成的根本法则。
不易:在变化中存在着恒常不变的规律。如天体运行、四季循环等宏观秩序的稳定性。《周易》卦爻象虽变化万千,但其内在的阴阳调和原则始终不变。
易简:“易简”指宇宙本体的至简特性,即复杂现象背后存在根本性的简明法则。如《易传》所言“乾以易知,坤以简能”,强调天地之道可通过简易之理把握。
无妄卦䷘: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无妄卦上乾(天)下震(雷),是“雷行天下”之象。雷之声威,震动天下,使万物皆一起“无妄”。
万物皆遵循真实无伪之道,古代圣王由此领悟,要顺应天时,养育万物,使之各得其所。
无妄卦象征真实、自然。天雷运行,万物感应而生,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所谓“无妄”,就是不存私心杂念,不做违背自然规律之事。
“茂对时”是指顺应时节变化来安排农事与民生,做到因时制宜。“育万物”则是指滋养生命,使其自然生长。
启示我们,君子应顺应天时,像万物闻雷而奋起那样地顺天行事,绝不违背客观规律。只有遵循正道,才能实现无妄,才能大为亨通。如果不守正道,就必然是妄为,就无路可走,因为那样做是违背天道的。
知做人做事,“无妄”二字。心中无私,行中无伪,才能与天地同频,与大道同行。
大畜卦䷙: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大畜卦上艮(山)下乾(天),其象即是“天在山中”。天为至大而无所不覆,现在却被山谷所包容,可见其积蓄之大。
这便是“大畜”之象,君子由此领悟,应广泛学习并记得古人的言行,以此培养自己深厚的道德修养。
大畜卦以积蓄涵养为原则,象征厚积薄发。天在山中,虽然暂时不见其势,但一旦突破,必将光芒万丈。
“多识前言往行”指的是广泛学习古人的智慧和经验,从中汲取养分,提升自我;“以畜其德”则强调通过学习不断涵养品德,使自己更加成熟稳重。
成长不是急于求成,而是日积月累的沉淀。一个人的德行,越堆积越高,越深沉越稳重。
此卦提醒我们:不要急于表现,而要甘于深潜。厚积薄发,才是人生最稳重也最有力的姿态。
颐卦䷚: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颐卦上艮(山)下震(雷),“山下有雷”之象。雷在山下震动,使山上的植物得以发芽生长,由此而有养育之功。
从卦象来看,震为动,艮为止,行动要适可而止。君子由此领悟,言语要谨慎,饮食要有节制,以此养身。
“颐”的本义是面颊,在脸上指口与下巴,像是一张嘴,等着吃东西。所以,颐是养,由口腹之养推及养身、养德、养人。

“山下有雷”之时,依据古代农时,山上的植物尚在生长时期,尚未成熟,还需要“养”,还不到收割的时候。
卜得此卦,说明丰收在望,成功指日可待了,只是还需要一段时间去成熟,在成熟之前,君子要谨慎、节制、颐养,以待时机,当下切不可轻举妄动。
大过卦䷛: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大过卦上兑(泽)下巽(风,亦为木),“泽灭木”。应用在人世间,显然是个危机时代,天下即将大乱。危机也可能是转机,就看君子如何选择了。
沼泽淹没树木,形势危急,象征“大过”之时。君子由此领悟,要坚定不移,无所畏惧;避世隐居,也不感到烦闷。
大过卦象征非常时期的大作为。局势动荡、危机四伏。在这种极端环境中,最需要信念坚定,同时必须学会审时度势。
“独立不惧”是指内心坚定,不随波逐流;“遁世无闷”则是即便避世隐居,也能泰然处之,心境安宁。
于逆境中,独立不惧,遁世无闷,才可能进而成就大事。
坎卦:水洊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
坎卦上下皆坎(水),洊jiàn为重叠、连续之意,坎为水,水流不止,即成此卦。
水接连不断地流来,象征重重险阻,这是“习坎”之象。君子应不断修养德行,学习教化之道。
坎卦象征重重困难、危险不断。水一浪接一浪而来,象征人生中常会遇到连续不断的挑战。
“常德行”是指始终如一地修养德行,不因困境而改变初心;“习教事”则是不断学习应对困难的方法,提升自己的能力。
面对一波接一波的困难和挑战时,注重品德修养,以德服人,同时也要善于教育和引导他人,共同克服困难。
不知坎卦的“险”而不作预防,才是真正处于险境。
离卦䷝: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离卦上下皆离(火),二明重叠,象征光明重复升起,如太阳东升西落,循环不息,这是“离”之象。
大人(有大德之人,领袖,圣人)由此领悟,要代代展现光明精神,照亮四方世界。
“继明”是继承前人的光明,使之代代相传,否则无法教化百姓。每一代的政治领袖都要负起这样的责任。
也可以联想为内心光明,天地无私之人,可以大展身手,而阴暗之人将被离火照得无所遁形。
有人可能会解释离为火,依物而燃并且放出光明,说是依附之象,作者不这么认为。
其实在古人世界观里,万物无不有所依附,连日月也不例外。古人宇宙观局限于天地之间,如果追问天地依附什么,则只能推到无以名状的“太极”上。
现代来讲,离为火,为明,双离则是“重明”。唯有光明可以照见正义,这其实是一个好时代。在一个好时代,是可以有一番作为的。
咸卦䷞: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咸卦上兑(泽)下艮(山),“山上有泽”。山虽高耸,却能空出一片地方容纳沼泽,沼泽的水可以滋养山上众物,两者搭配得宜,可谓自然感应,这是“咸”之象。
君子由此领悟,应以谦虚之心接纳他人。
咸卦象征感应、交流。山上有泽,水润山体,象征人与人之间心灵的共鸣与沟通。
君子虽在德行、知识、能力方面都高人一等,但仍然应该“以虚受人”。放下自我,以开放的心态去倾听、理解和接纳他人。
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境遇,虚怀若谷,方能海纳百川,成就自我。
恒卦䷟: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恒卦上震(雷)下巽(风),雷在天上,风在地上,这是长久的状态。更重要的是,这种状态不是静止式的恒久,而是动而能顺,以致恒久。
雷动风行,相随不息,象征“恒”久不变。君子应以此为鉴,确立正确的方向与原则,始终如一地坚守。
恒卦象征恒常、持久。雷与风虽无形,却彼此呼应,往来不绝,如同天地之间永恒的运行规律。
恒卦通达,没有灾难,适宜正固,是要长久走在正道上。
“方”指正道,君子坚守正道,才能教化成就天下人。对道义的持守,对初心的守望……
人生最难得的,是“始终如一”,于万变中持守本心。唯有持之以恒,才能抵达梦想的彼岸。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