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干细胞,真的能延缓衰老吗?

最近,中国科研团队,给出了前所未有的答案!中科院与宣武医院研究人员联合开发的工程化人类抗衰干细胞(SRC),在老年灵长类动物身上进行了一项为期44周的实验。结果显示:多器官衰老显著减缓,认知提升,骨密度改善,衰老细胞减少——更重要的是,无副作用,无致瘤风险,安全性极高。

这是全球首次证实:工程化人类干细胞可以跨物种实现系统性抗衰老,且不仅仅针对某一个器官,而是让全身受益,从根本上逆转衰老轨迹。这也意味着,干细胞不仅能治病,或许将来还能让我们老得更慢、活得更好!研究团队将这一步形容为:“设计生命,对抗衰老”。这不仅是科研突破,也为人类衰老干预提供了新的细胞治疗范式。此项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上,同时被央视新闻重点报道,引发广泛关注。

抗衰老新武器”——SRC细胞

研究团队成功构建了一种全新工程化细胞——抗衰型间充质祖细胞(Senescence-Resistant Cells, SRC)。这种细胞通过精准基因编辑技术,不仅屏蔽了40多个促衰老及致瘤通路,还强化了对氧化应激和DNA损伤的抵抗能力,并抑制了潜在的癌变风险。

简单来说,SRC细胞的设计思想是:阻断细胞衰老的加速通路,增强其抗压力,并确保安全不致瘤,这正是当前细胞治疗的最大难题之一。

44周实验,猴子逆龄成效显著

为了证实SRC细胞的抗衰效果,研究人员选用了相当于60-70岁人类年龄的老年食蟹猴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了长达44周的持续性干预实验。

实验结果振奋人心:

1、骨骼年轻化明显改善了老年猴骨质疏松症状,骨密度显著提高。

2、认知提升接受治疗后的猴子认知测试误差率降低了近25%,认知功能恢复至更年轻的状态。

3、减少炎症明显降低了慢性炎症指标(如IL-6TNF-α),改善了免疫环境。

4、细胞水平年轻化衰老细胞显著减少,基因组稳定性增强,表观遗传学检测(Horvath Clock)显示实际生理年龄逆转。

跨器官协同抗衰——突破传统单病治疗局限

央视新闻报道:我国抗衰老研究获新突破,干细胞治疗或成新范式!

以往的衰老治疗多局限于单一器官或疾病的干预,而SRC细胞的应用则实现了全身多个器官同步年轻化,开创了系统性抗衰的治疗新范式。这意味着未来通过一种细胞疗法即可同时改善骨骼、神经、代谢和免疫系统功能,极大提高了治疗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距离人类临床应用,还有多久?

尽管此次灵长类动物实验取得突破性进展,但要真正走向人类临床,仍需经过以下关键步骤:

1、完成符合药监标准的GLP毒理和免疫耐受性测试;

2、在人类开展期安全性临床试验,初步评估适合的剂量及副作用;

3、推进期临床,重点验证有效性,并明确不同人群适用范围。

据预测,SRC细胞的人类临床应用,最快可能在未来3-5年进入具体试验阶段。

SRC研究:为什么如此受关注?

本研究被《Cell》快速刊登,且获得央视报道,不仅因为其逆龄效果显著,更在于其背后蕴藏的巨大潜力与意义:

1、中国原创,全球率先该研究从细胞设计到动物模型验证均由中国科研团队自主完成,展示了中国在细胞治疗领域的创新实力。

2、通用型细胞药物潜力SRC细胞具有低抗原性、可规模化生产和冻存的特点,未来有望成为一种普适性的细胞药物,可大规模应用于临床。

3、抗衰老产业新风口研究成功验证了细胞干预衰老的可行性,开拓了抗衰老医学的新赛道,未来市场规模与社会影响难以估量。

结语

从“设计生命”到“设计衰老曲线”,这项研究展现出突破常规的“现象级”潜力。抗衰老医学,或许正从科学幻想走向临床现实的门槛。这一成果不仅为细胞疗法绘制出更清晰的技术蓝图,也为未来的监管政策提供了可借鉴的新标准,更有望推动健康长寿产业迈向以细胞为核心的全新干预范式。

请持续关注『干细胞与基因科学』,我们将持续跟踪报道这一前沿进展,陪伴大家一起见证这一场与岁月的对抗。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Cell 》DOI: 10.1016/j.cell.2025.05.021

声明:本文为科普相关知识,不作为医疗建议,无推荐公司和医院之意

#artContent img{max-width:656px;}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