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品

清涟文化,致力繁荣!

当代文学家·冰心文学奖全国文学作品大赛


30集电视剧 《灵璧千秋》

第1一10集

文 / 代强(安徽)

第一集:灵璧奇缘

[场景一:灵璧县街道··]

(市集人声鼎沸,摊位上摆满形态各异的灵璧奇石。乾隆(40岁,气质威严却含笑)与皇后富察氏(35岁,温婉端庄)身着素色绸衫,并肩而行。侍卫李玉(30岁,机警干练)带人乔装随行。)

乾隆(俯身轻抚一块云纹石,眼中含笑):皇后看此石,纹路似蛟龙出海,倒有几分朕御书房那幅《腾云图》的气韵。

皇后(指尖拂过石面,莞尔):皇上眼力独到,这石中藏天地,倒比画作更浑然天成。

(突然,远处巷口传来压抑抽泣声。皇后眉心微蹙,轻拉乾隆袖口。)

皇后(低语,目露关切):四爷,您听……”

[场景二:绣娘破屋··]

(斑驳土墙下,绣娘翠荷(18岁,面容清秀却憔悴)抱着一幅未完工的《百子千孙图》抽噎。皇后轻推木门,吱呀声惊得翠荷慌忙拭泪。)

皇后(柔声,蹲身与翠荷平视):姑娘有何委屈?且说与我们听听。

(翠荷瞥见乾隆腰间黄龙玉佩,骤然跪地叩首。)

翠荷(哽咽):求贵人做主!王麻子强抢绣品,说要献给县太爷做寿礼……”

(话音未落,木门被猛力踹开。恶霸王麻子(络腮胡,满脸横肉)带两名泼皮闯入。)

王麻子(狞笑,伸手抓向绣架):小娘皮还敢告状?

(乾隆横步挡在绣架前,李玉瞬间擒住王麻子手腕。)

乾隆(冷笑,拇指摩挲翡翠扳指):光天化日行强盗之事,眼里可还有王法?

(王麻子挣扎间扯开乾隆衣襟,露出明黄里衬,顿时瘫软在地。)

[场景三:县衙公堂··]

(乾隆端坐明镜高悬匾下,知县战战兢兢跪在堂侧。王麻子被按在刑凳上,臀背血肉模糊。)

乾隆(拍惊堂木,声震屋瓦):灵璧县令治下不严,罚俸三年!此等恶徒流放宁古塔!

(翠荷捧着皇后赠的缠枝银镯泣不成声。镜头掠过堂外百姓欢呼雀跃的面庞。)

皇后(扶起翠荷,将绣品细细叠好):这图本宫带回宫,定让江南织造局重金求购。

(夕阳将两人身影拉长,县衙青砖地上光影斑驳。)

[场景四:奇石馆··]

(晨光透过雕花窗棂,在瑞云祥龙石上投下细碎金斑。馆主(山羊须老者)手持麈尾,指点石纹。)

馆主(躬身):此石每逢雨前便生潮气,老朽观天象,今夜必有甘霖。

(乾隆指尖划过石上蜿蜒纹路,皇后突然轻呼。)

皇后(指尖轻点石心):皇上细看,这云雾间竟藏着个天然字!

(乾隆朗笑,李玉会意捧出金锭。)

乾隆(抚须颔首):此石与朕有缘,就赐名天赐灵璧罢!

(窗外忽起惊雷,雨丝斜飞入室,石面果然凝出水珠。)

[场景五:农家小院··]

(青竹檐下,乾隆挽袖帮老农(60岁,皱纹如沟)编竹筐。皇后坐在磨盘边,教小孙女用凤仙花染指甲。)

老农(颤巍巍递上烤红薯):贵人尝尝,沙土地长的甜着哩!

乾隆(掰开红薯,热气腾起):比宫里煨炭烤的竟更香!

(皇后突然摘下发间累丝金凤簪,簪尾明珠在雨中莹润生辉。)

皇后(为女孩别在粗布衣襟):待你出嫁时,记得用这珠子换匹红绸。

(雷雨中,帝王夫妇的笑声混着稚童银铃般的谢娘娘,惊飞竹篱上的麻雀。)

[场景六:官道长亭··]

(县令率众跪送,乾隆马鞭遥指万亩禾田。)

乾隆(声沉如钟):若秋后亩产不足三石,朕便用这天赐灵璧砸了你的乌纱!

(马车内,皇后掀帘回望。特写:她腕间新添的粗麻绣帕,针脚细密绣着翠荷敬献。)

乾隆(握紧皇后手,石青色车帘落下):回京便下旨,免灵璧三年赋税。

(镜头拉升:皇家仪仗蜿蜒如龙,道旁金黄花海中,百姓跪拜高呼万岁。)

幕落·主题曲起

第二集:龙纹血石

场景一:乾清宫御书房(夜)

(烛火摇曳,乾隆站在紫檀案前,修长手指摩挲着瑞云祥龙的纹路。窗外细雨敲打琉璃瓦,发出细碎声响)

乾隆(对着烛光转动奇石):这龙纹倒是奇巧,云气自石脉中生发,倒像是……(突然蹙眉)

(总管太监李玉碎步进殿,腰间佩玉发出清脆相击声)

李玉(躬身):启禀皇上,和珅大人求见。

乾隆目光未离奇石):宣。

(和珅着一品仙鹤补服入内,眼角微垂却暗含精光,跪拜时袍角掀起细微檀香)

和珅:臣观皇上回銮后常凝神此石,莫非此物另有玄机?

乾隆(突然转身,玉佩穗子在空中划出弧度):你倒是眼尖。说说,看出什么门道了?

(特写:奇石在烛光下投射出狰狞龙影,和珅瞳孔微缩)

场景二:灵璧县衙密室(夜)

(油灯将三道人影投射在斑驳砖墙上。县令赵德全的鼻尖沁出汗珠,富绅周世昌的翡翠扳指在桌上敲出规律声响)

周世昌(冷笑):我那不成器的侄子折在皇上手里也就罢了,可那瑞云祥龙‘……(突然攥拳)那可是要献给太后的寿礼!

王师爷(山羊须颤动):周老爷莫急,下官已命人仿造赝品。只是那真品(压低声音)

(镜头推近桌上密信,赫然盖着和珅私印)

赵德全(喉结滚动):和大人要我们查清皇上对奇石的态度?这……这可是欺君之罪啊!

周世昌(猛拍桌案):别忘了你收的三千两雪花银!明日就让张铁匠暴病身亡,那批官银熔铸之事……”

(窗外惊雷乍响,照亮暗处偷听的衙役惊恐面容)

场景三:御花园曲水亭(晨)

(皇后执素绢绣帕轻拭石面晨露,发间点翠凤簪在朝阳下流转华彩)

皇后(指尖拂过石纹):臣妾总觉得这石头藏着故事。那日馆主献石时,右手小指分明在发抖。

乾隆(摘朵白海棠别在皇后鬓边):朕已派粘杆处暗查。倒是你,(轻笑)还是这般心细如发。

(忽然侍卫疾步而来,铠甲铿锵)

侍卫:禀皇上,灵璧八百里加急!张铁匠昨夜悬梁……(停顿)留了血书。

(特写:乾隆手中茶盏泛起涟漪,倒映出骤然阴沉的天空)

场景四:灵璧县郊铁匠铺(回忆画面)

(火炉余烬未灭,张铁匠用豁口陶碗在地上书写,手指被碎瓷割得鲜血淋漓。门外传来纷沓脚步声)

张铁匠(喃喃):周家熔官银……赵县令分赃……(突然瞪大眼睛)他们来了!

(染血的手指将血书塞进灶台缝隙,镜头定格在门缝外官靴逼近的特写)

第三集(续)

场景四:灵璧城外官道(日)

场景描写

晨光熹微,灵璧城门外旌旗招展,青石板路上铺着薄霜。文武官员垂首列队,百姓们挤在路边探头张望。乾隆的明黄銮驾停于城门前,侍卫肃立两侧,骏马轻踏蹄声清脆。

镜头切换

乾隆(黄袍加身,目光威严)负手立于銮驾旁,皇后富察氏(素色披风裹身,眉眼温柔)轻抚袖口绣纹。灵璧知县(额头沁汗,官服褶皱)跪地叩首,声音发颤:微臣定谨遵圣训,绝不敢懈怠!

人物动作

乾隆微微俯身,指尖挑起知县官帽上的落叶,沉声道:若再有恶霸横行、民女哭诉……”(特写知县喉结滚动)你这顶乌纱,便不必戴了。

皇后见状,轻拉乾隆袖摆,柔声打圆场:皇上,张知县方才已重惩了那恶霸,想来会痛改前非。(眼神示意跪地瑟瑟发抖的恶霸,其脸上青紫未消)

台词

乾隆(转身面向百姓,声如洪钟):朕今日立碑为证!(挥手间侍卫掀开红绸,露出青石碑刻民惟邦本四字)凡欺压良善者,纵是皇亲国戚,亦当严惩不贷!

百姓群中爆发欢呼,老农携孙女挤到最前,小女孩高举皇后所赠玉簪(阳光折射出七彩光晕)。皇后莞尔,指尖轻点朱唇抛去个噤声手势。

场景五:銮驾内(日)

场景

沉香木车厢雕龙刻凤,小几上瑞云祥龙石在锦缎中莹莹生辉。车窗纱帘随颠簸轻晃,透进细碎光斑。

人物神态

乾隆(褪去威严,疲态微露)倚靠软垫,指尖摩挲奇石纹路:皇后你看,这云纹像不像那日田间细雨?

皇后(卸下钗环,青丝披肩)捧起粗陶茶碗——正是农家老妇所赠,碗沿豁口处被细心包了银边。(特写碗中清茶倒映笑颜):臣妾倒觉得,比宫里的钧窑盏更暖人心。

镜头穿插

闪回农院场景:老妪颤巍巍捧出珍藏的野山茶,小孙女踮脚将晒干的桂花撒入茶汤。(逆光中茶雾氤氲)

台词

乾隆突然握紧皇后手腕(茶碗轻晃):回京后,着内务府彻查皇庄田租。(眼底寒光乍现)若真有庄头盘剥农户……”

皇后反手覆上乾隆手背(特写指尖金镶玉护甲):皇上莫急,臣妾听闻直隶有义田之法,或可命人详查……”

话音未落,车外突然传来喧哗。两人对视,乾隆剑眉骤蹙。

场景六:官道岔口(日)

场景

枯柳枝桠刺破苍穹,十余名衣衫褴褛的流民跪在銮驾前。侍卫刀剑半出鞘,寒光映着流民菜色的脸。

人物动作

领头老翁(额角带血)高举状纸:青天大老爷!俺们是从凤阳逃荒来的!(剧烈咳嗽震落肩头残雪)

皇后猛地掀开车帘(簪子滑落半截),乾隆已大步跨出銮驾。侍卫长(刀疤横面)急拦:万岁爷危……”

乾隆挥开侍卫,蹲身与老翁平视(明黄衣摆沾泥):慢慢说,朕听着。

镜头特写

状纸皱如枯叶,血指印斑驳。镜头掠过流民脚上冻裂的草鞋,定格在某个妇人怀中的婴孩——襁褓竟用绣着金线的锦缎裹着,与破衣形成刺目对比。

台词

老翁(老泪纵横):那缎子是捡的……官爷说、说是宫里贵人秋狩时落的……”

皇后(踉跄下车,护甲深深掐入掌心):快传太医!把本宫的貂裘拿来!

乾隆缓缓起身(逆光中身影如山),对侍卫长一字一顿:改道凤阳。(惊起飞鸦掠过残阳)

幕落镜头

銮驾调转方向,车辙与流民脚印在雪地上交织。渐暗画面中,瑞云祥龙石在案几上泛着幽光,恍若云中龙目微睁。

(第三集终)

第四集:江山如画

【场景一:行宫御书房·夜】

(烛火摇曳,乾隆伏案批阅奏折,桌上摆放着瑞云祥龙奇石。皇后手持披风轻轻推门而入)

皇后:(温声)更深露重,皇上该歇息了。(将披风搭在乾隆肩头,指尖触到冰冷的石面)这灵璧石虽美,但寒气甚重……

乾隆:(握住皇后手腕,眼中闪过狡黠)梓童可记得白日里那老农说的磬石求雨传说?(轻叩石面发出清越声响)若将此石悬于太庙……

(突然传来急促脚步声,侍卫统领阿桂疾步入内)

阿桂:(单膝跪地)启禀皇上,灵璧县令张之焕连夜求见,说是……(犹豫)进献百块灵璧奇石。

(镜头特写:乾隆眉峰微动,皇后忧心地望向窗外,暴雨如注砸在琉璃瓦上)

【场景二:行宫正厅·雨夜】

(数十辆载满奇石的马车在雨中若隐若现,张县令浑身湿透跪在青石板上)

乾隆:(负手立于廊下,语气冰冷)三日暴雨,百姓田中水深及膝,张大人倒有闲心搜罗顽石?

张县令:(颤抖叩首)微臣听闻皇上钟爱灵璧石,特命工匠日夜开采……(突然被雷鸣打断)

皇后:(从屏风后转出,裙角沾着泥点)本宫方才去粮仓查看,新收的麦子都泡在水里。(举起手中发霉的麦穗)张大人可知这些麦种是百姓借的高利贷?

(闪电照亮张县令惨白的脸,镜头切至暗处:师爷正往守门侍卫袖中塞银锭)

【场景三:城南破庙·雨夜】

(十几个衣衫褴褛的孩童蜷缩在漏雨的屋檐下,老乞丐用豁口陶罐接雨水)

小乞丐甲:(咳嗽着)王老爹,石头哥被衙役抓去采石场三天了……

(庙门突然被撞开,三个醉醺醺的衙役拎着酒坛进来)

衙役头目:(踢翻陶罐)老东西!县尊大人要的石佛还差最后三尊,把这些小崽子都带走!(抓住小女孩辫子)

(突然寒光闪过,辫子应声而断。蒙面黑衣人持剑而立,腕间金镶玉镯若隐若现)

【场景四:采石场·黎明】

(陡峭山壁上,少年石头赤脚踩着湿滑岩壁,脚踝锁着铁链。远处传来监工鞭响)

石头:(抹去脸上雨水,突然瞪大双眼)这岩层不对!(伸手触摸渗水的裂缝)要塌方!

监工:(挥鞭抽来)偷什么懒!今天不凿完这尊菩萨像..….(山体突然震动)

(千钧一发之际,蒙面人飞身斩断铁链,揽住石头腰身跃下。面纱飘落瞬间,露出皇后贴身宫女春莺的脸)

春莺:(将玉佩塞给石头)去行宫找阿桂大人,就说……(山石轰然崩塌淹没话音)

【场景五:行宫花园·晨】

(乾隆凝视着雨中奇石,指尖摩挲石纹。皇后手持油纸伞匆匆而来,袖口沾着泥浆)

皇后:(气息未平)臣妾昨夜巡视城南,见流民……(被乾隆抬手制止)

乾隆:(突然苦笑)梓童你看,这石纹像不像河道图?(蘸茶水在石面画出线条)若依此疏浚淮水……

(阿桂疾步而来,身后跟着浑身是伤的石头。少年扑通跪地,举起带血的玉佩)

石头:(嘶喊)北山采石场塌了!三百多个弟兄被埋,县官怕事情败露正在封山!

(镜头旋转俯拍:乾隆攥碎手中茶盏,鲜血混着雨水在奇石上蜿蜒,宛如血色江河)

【场景六:北山采石场·日】

(瓢泼大雨中,乾隆黄罗伞盖格外醒目。官兵与百姓正在挖掘坍塌的矿洞)

张县令:(瘫软在地)微臣不知情,都是师爷他……(突然瞪大眼睛,师爷胸口插着匕首倒地)

皇后:(在伤员中穿梭,忽然停步)春莺?!(抱起昏迷的宫女,发现她手中紧攥的账本)

(特写:账本翻开,密密麻麻记录着以采石为名私挖银矿的罪证。乾隆暴怒撕碎账页,碎片如雪纷飞)

乾隆:(剑指苍穹)传朕口谕!灵璧县所有涉案官员即刻下狱!开仓放粮,征调太医院……

(惊雷炸响,混着百姓的欢呼声。雨幕中,皇后将沾血的玉佩系在苏醒的春莺腕上)

【场景七:行宫回廊·夜】

(乾隆独自立于廊下,远处传来《灵璧磬石歌》的民谣声。皇后捧药碗走近)

皇后:(轻吹汤药)皇上今日淋了雨

乾隆:(突然握住她手腕)那老农说石不能言最可人,可今日这石头,(苦笑)倒是说了不少

(镜头拉远:月光下,沾染血渍的瑞云祥龙石泛起奇异光泽,裂缝中隐约露出银矿脉的微光)

【下集预告镜头】

(暗室中,带血的手指翻开密折:灵璧银矿实为前明遗宝……”;春莺夜探书房被黑影笼罩;石头对着玉佩泪流满面——玉佩纹样与张县令家传玉佩如出一辙)

第五集:灵璧情韵

【片头曲渐弱,镜头从云层俯拍灵璧古城门,晨雾缭绕】

第一场 灵璧县衙··

(推镜)朱红大门缓缓开启,镜头穿过庭院石狮,定格在正堂明镜高悬牌匾。乾隆(玄色暗纹常服)端坐主位,皇后(月白绣兰氅衣)静立右侧,二十余名官员跪伏阶下瑟瑟发抖。

乾隆:(指尖摩挲惊堂木,突然重重拍下)啪!

众官:(集体惊颤)皇上息怒!

特写乾隆眼中寒芒,镜头扫过官员浸汗的乌纱帽。

乾隆:好个父母官!(甩出奏折砸在知府面前)灵璧米价较三年前涨了五成,尔等却报风调雨顺!那东市瘫倒的老汉,可是喝西北风饱腹?

皇后轻抚腰间荷包,取出半块糙面饼——第四集农家所赠信物。

皇后:(轻声却清晰)三日前本宫亲眼所见,七岁女童沿街捡拾菜叶。王知府,(举起饼)这滋味,可要尝尝?

知府额头触地砰砰作响,梁上灰尘簌簌而落。

第二场 县衙牢房··

(冷色调)火把摇曳,先前跋扈的恶霸蜷缩墙角。铁链哗啦声中,乾隆身影拉长投在石壁。

恶霸:(嘶哑)要杀便杀!我叔父……

乾隆:(冷笑打断)你那位捐粮三千石的叔父?(甩出账本)巧取豪夺两万亩良田,倒成了积善人家?

特写账本上朱砂圈出的童三画押指印——正是绣娘父亲。

乾隆:(转身对侍卫)传旨,童家田产悉数归还。着徽州织造局收绣娘为官匠,赐五品俸禄。

牢窗月光忽然大亮,照见恶霸煞白的脸。

第三场 灵璧码头··

(航拍)数十艘官船列阵待发,岸边跪满百姓。绣娘捧锦盒疾步穿过人群。

绣娘:(跪呈)民女连夜赶制《灵璧春晓图》,愿陛下永记此间山水。

特写苏绣上栩栩如生的奇石巷,暗藏瑞云祥龙石纹样。皇后眼泛泪光,拔下鎏金点翠簪插入绣娘发间。

皇后:好姑娘,且用它择个如意郎君。(转向乾隆轻笑)皇上可莫心疼这簪子。

乾隆:(捻须大笑)朕倒觉得,该心疼户部又要拨笔嫁妆银子!

百姓哄笑中,老农孙女忽然捧着陶罐冲出人群。

小女孩:(脆生生)娘娘!这是俺家蜜蜂新酿的槐花蜜!

皇后蹲身接过,金镯滑落腕间映着粗陶罐。远处传来悠长号角声。

第四场 御舟··

(长镜头)御案上瑞云祥龙石压着奏折,乾隆执朱笔疾书。皇后掀帘而入,发间已无珠翠。

皇后:(展开绣帕)臣妾将首饰换了三百两,托驿站快马送予……

乾隆:(抬头打断)灵璧县学?(朱笔圈住奏折某处)巧了,朕刚准了扩建县学的折子。

镜头推近奏折特写:查没童氏赃银尽数充作学资字样。窗外夕阳将两人影子投在瑞云祥龙石上,恍若双龙盘踞。

第五场 紫禁城··

(仰拍)巍峨宫墙忽然切入灵璧街市的石板路。乾隆独行在空荡宫巷,怀中隐约露出半块面饼。

乾隆OS:(混响)京城的月,倒不如灵璧缺着的那角来得圆满。

镜头急速拉升,展现紫禁城如棋盘般的格局,最终定格在乾清宫匾额。远处传来五更鼓声。

【星夏卷征稿】30集电视剧 《灵璧千秋》/ 代强(安徽)|| 当代文学家杂志社

【片尾曲起,字幕浮现:次日早朝,乾隆下诏减免安徽三年赋税,并命各省督抚每月初一须食百姓餐】

(幕落)

第六集:民心如镜

场景一:养心殿议事(日/内)

【镜头从雕龙金柱缓缓上移,乾隆身着明黄常服端坐龙椅,眉峰微蹙。案头瑞云祥龙石在晨光中泛着青辉,御案两侧堆满奏折,几封来自安徽的密折被朱笔圈出猩红痕迹。】

和珅(躬身呈上茶盏,眼角扫过密折):皇上连日批阅奏章,龙体要紧啊。(试探地)安徽巡抚递来的请安折子,倒夸灵璧县令治理有方呢。

乾隆(冷笑掷笔,茶盏震出涟漪):治理有方?朕亲眼见恶霸当街夺绣娘血汗,县衙鸣冤鼓积灰三寸!(抓起密折甩落)睁眼说瞎话!

【特写:奏折落地展开风调雨顺四字,与闪回画面中绣娘泪眼重叠。皇后在屏风后轻抚簪盒,指尖摩挲褪色绣帕——正是当日所赠绣品。】

场景二:灵璧县衙(日/外)

【镜头俯拍县衙匾额倾斜欲坠,一队快马踏碎枯叶。百姓聚在石狮子后窃语,忽见钦差高举圣旨策马入衙。县令瘫坐堂前,官服领口汗渍斑驳。】

钦差(展开圣旨厉喝):查灵璧县令周顺,纵容族亲鱼肉乡里,着革职查办!(侍卫摘其顶戴,金珠滚落台阶)

【人群爆出欢呼,老农孙女攥着银簪挤出人群,将热腾腾的菜馍塞给钦差侍卫。远处茶楼二层,恶霸攥碎窗棂,阴鸷目光追着绣娘挎篮倩影。】

场景三:绣娘家(黄昏/内)

【暖橘色光晕透过窗棂,绣架上《千里江山图》渐显轮廓。绣娘哼着皖北小调穿针,忽然阴影笼罩绣绷——恶霸持匕首抵住她咽喉。】

恶霸(从牙缝挤出):老子流放三千里,你这贱人倒开起绣坊了?(刀尖挑断丝线)听说你给皇后绣过帕子?正好拿你当人质!

【危急时刻,门板轰然碎裂。镜头急推:当日收下菜馍的侍卫破门而入,腰间令牌粘杆处三字寒光凛冽。恶霸被反剪双臂时,特写其靴底暗藏的京城官银纹样。】

场景四:奇石馆密室(夜/内)

【烛火摇曳映出墙上诡谲石影,馆主颤抖着打开密室。镜头掠过成箱金条,定格在瑞云祥龙原石底座——赫然刻着前明皇室徽记。】

馆主(对黑影叩首):大人明鉴!本想借贡石让皇上疑心灵璧有前朝余孽,谁知……(寒光闪过,喉头喷血)

神秘人(拭剑冷笑):棋子废了,便该弃了。(剑尖挑起带血账册)和大人要的可是这个?

场景五:农家小院(晨/外)

【金纱般的晨曦中,小女孩簪着银簪追鸡崽。老农忽然对着院门颤巍巍跪倒——皇后布衣荆钗,亲手扶起老人。】

皇后(将稻种倒入陶瓮):这是宫里试种的嘉禾,耐旱抗虫。(指尖抚过晒裂的陶瓮)本宫记得,那日喝的是决明子茶?

老农(老泪纵横):娘娘凤体怎记得这些……

【远景镜头:皇后蹲身教女孩辨认稻种,明黄穗粒与银簪辉映。院外竹林沙响,数道黑影悄然围近。】

场景六:养心殿(夜/内)

【暴雨拍打琉璃瓦,乾隆攥着粘杆处密报青筋暴起。镜头扫过暗卫呈上的前明徽记拓片、带血账册,最终定格在和珅进献的翡翠鼻烟壶——底部阴刻相同徽记!】

乾隆(对虚空低语):好个一石三鸟。(猛然挥袖打翻鼻烟壶,翡翠碎片折射出扭曲面容)拿前朝秘宝乱朕心神,用贪腐案牵制朕耳目,最后

【闪电劈亮殿外跪着的钦差,怀中露出半截绣帕。乾隆瞳孔骤缩——帕角灵璧绣坊旁,赫然是皇后私印!】

乾隆(指尖抚过绣帕,忽而纵声长笑):传旨!三日后南巡灵璧,朕要亲手执棋!(惊雷炸响,案头奇石裂缝中渗出猩红朱砂)

雨幕中快马奔出紫禁城,片尾曲里闪过:皇后簪盒底层的前明凤钗、和珅把玩的新制鼻烟壶、小女孩银簪暗藏的机括小箭……

第七集:失窃之谜

场景一:御书房·深夜(特写镜头)

(摇曳的烛光中,乾隆颤抖的手抚过空荡荡的紫檀木座。镜头缓缓上移,龙袍下摆沾着几点朱砂,白玉扳指与石座上的血手印形成刺目对比)

乾隆(猛然转身,广袖带翻案上奏折):传李卫!三日内找不回瑞云祥龙,你们就提头来见!

(窗外惊雷乍起,闪电照亮墙上悬挂的灵璧县舆图,一滴朱砂顺着图上山脉纹路缓缓下滑)

旁白:祥龙入云处,必有血光灾——钦天监三日前奏报的谶语,竟成残酷现实。

场景二:灵璧码头·晨雾(长镜头)

(漕船桅杆刺破浓雾,船工号子忽高忽低。李侍卫玄色披风扫过潮湿的青石板,腰间御赐金牌在雾中若隐若现)

漕帮帮主(捏碎手中核桃,碎屑飘落浑浊水面):官爷要找的石头,怕是沉在这汴河里了。

(镜头俯拍:浑浊河面下隐约可见捆绑石块的麻绳,七八个鼓胀的麻袋正缓缓下沉)

李侍卫(剑鞘突然抵住帮主咽喉,水面倒影中寒光闪烁):本官倒想看看,是石头沉得快,还是你的脑袋沉得快。

场景三:县衙后院·正午(跟拍镜头)

(穿过九曲回廊,镜头定格在假山石洞。张县令肥胖的手指正在摩挲一块带血纹的灵璧石,石上御制二字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红光)

赵师爷(佝偻着背递上密函):京城那位大人传话,今夜子时前必须处理干净。

(假山阴影中突然传来瓷器碎裂声,镜头急转:端着茶盏的小丫鬟瘫坐在地,青瓷碎片扎进掌心鲜血直流)

张县令(笑着拾起染血的瓷片):多好的雨过天青釉啊,可惜……”

(染血的瓷片猛地划过丫鬟脖颈,血珠溅在假山石上,与灵璧石的血纹渐渐融为一体)

场景四:翠云绣坊·黄昏(慢镜头)

(金线在绷架上流动,夕阳为绣娘低垂的睫毛镀上金边。镜头推近绣品:赫然是瑞云祥龙的完整纹样)

翠云(突然扯断金线,线头在空中划出凌厉弧度):李大人请看,这纹样是半月前……”

(话未说完,窗外飞来弩箭穿透绣绷。镜头急速摇晃,李侍卫揽着翠云滚向墙角,三支毒箭深深钉入方才的位置)

闪回镜头:黑暗巷道里,戴着翡翠扳指的手将图纸塞进绣坊门缝。(翡翠扳指特写:内侧刻着模糊的宫制纹章)

场景五:汴河堤岸·暴雨夜(手持镜头)

(闪电劈开雨幕,李侍卫带着官兵围住漕船。货箱缝隙渗出暗红色液体,在甲板上汇成蜿蜒血溪)

农女小莲(浑身湿透冲入画面,怀中襁褓露出半块带齿痕的灵璧石):大人!这是我在后山……”

(漕船突然爆炸,气浪掀飞众人。慢镜头中燃烧的船帆碎片漫天飞舞,每片帆布都印着残缺的龙纹)

镜头定格:混战中,李侍卫剑尖挑开某黑衣人面巾——赫然是日间奉茶的县衙丫鬟!(嘴角黑血渗出,眼中映出远处城楼上微笑观战的赵师爷)

幕尾镜头:

(御案上奏折无风自动,露出夹层中的灵璧石拓片。皇后染着丹蔻的指尖抚过拓片边缘,一滴泪珠突然晕开墨迹)

皇后(对镜取下九鸾钗,钗头宝石背面映出绣娘翠云的面容):这局棋,该换人执子了。

镜面突然碎裂,无数碎片映出不同场景:爆炸的漕船、染血的绣绷、假山下的尸堆……

黑屏字幕:祥龙现世日,风云再起时

第八集:龙石风波

场景1:养心殿··

(镜头从雕龙金柱缓缓下移,乾隆身着明黄常服,手持朱笔批阅奏折。鎏金香炉青烟袅袅,殿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

李玉:(跪地呈折)启禀皇上,安徽巡抚八百里加急奏报。

乾隆:(笔尖一顿,抬头时眼中精光乍现)念。

李玉:(展开奏折)臣查灵璧县令张世杰,贪墨赈灾银两,私征奇石献媚上官,民怨沸腾……”

(特写:乾隆手中狼毫笔杆发出细微裂响,墨汁滴落奏折)

乾隆:(猛然起身,龙袍下摆扫翻青玉笔架)好大的狗胆!(踱步至窗前,背手而立,指节捏得发白)朕前脚刚走,后脚就敢……

(镜头切换养心殿外,乌云压城,狂风骤起掀动明黄帷幔)

场景2:翊坤宫··

(富察皇后正对镜卸妆,忽然铜镜中映出乾隆凝重的面容)

皇后:(转身,发间步摇轻颤)皇上可是为灵璧之事烦心?

乾隆:(接过梳篦,手势轻柔地梳理皇后长发)那方瑞云祥龙,原是百姓血泪所铸。(梳齿划过一缕青丝)张世杰这奴才,竟敢欺君!

(特写:梳篦上的雕凤纹路映着烛火,忽明忽暗)

皇后:(握住乾隆手腕)皇上可还记得那老农所言?春雨虽迟终会至。(眼中水光盈盈)臣妾信皇上定能还灵璧百姓公道。

(窗外惊雷炸响,雨点噼啪打在琉璃瓦上)

场景3:灵璧县衙牢房··

(火把摇曳,张世杰囚服污损,却仍端着官架子)

和珅:(把玩翡翠扳指,阴影中的侧脸似笑非笑)张大人好手段啊,连皇上都敢糊弄。

张世杰:(突然扑到铁栏前)和大人!下官愿献上灵璧石矿脉图!(压低声音)听闻太后寿辰将至……

(镜头拉远,牢房深处传来犯人的哀嚎,与密谋声交织成诡异旋律)

场景4:乾清门广场··

(文武百官鱼贯而入,镜头掠过傅恒紧握剑柄的手)

乾隆:(端坐龙椅,声如寒铁)灵璧县令张世杰,即刻押解进京!(将奏折重重摔下丹陛)

(特写:奏折摔碎和田玉镇纸,碎片飞溅至某位大臣袍角)

某大臣:(噗通跪地)皇上息怒!张世杰……他可是孝敬过太后……

(全场死寂,镜头缓缓扫过群臣低垂的头颅,最终定格在乾隆青筋暴起的手背)

场景5:慈宁宫花园··

(太后正逗弄画眉鸟,金护甲划过鸟笼金丝)

太后:(漫不经心)听说皇帝要办哀家的人?(突然捏住鸟食)这灵璧石雕的鸟笼,哀家用得甚是舒心。

乾隆:(躬身)儿臣已命人新采太湖石……

太后:(冷笑打断)皇帝如今翅膀硬了。(将鸟食撒入池塘,锦鲤争食激起水花)可还记得你十三岁那年……

(镜头俯拍:满地凌乱的鸟食如同散落的棋子)

场景6:军机处值房··

(傅恒展开密折,烛火映出石矿牵连宗室字样)

傅恒:(剑眉紧锁)阿姐,此事恐要动摇国本。(将密折递向暗处)

阴影中传来皇后声音:(画外音,带着哽咽)本宫的簪子……可还插在那小姑娘发间?

(特写:案头瑞云祥龙石纹路突然扭曲如狰狞龙爪)

场景7:养心殿·黎明·

(乾隆独立窗前,手中攥着农家女孩归还的凤簪。晨光刺破云层,在他龙袍上投下细碎光斑)

乾隆:(喃喃自语)天子……百姓……(突然转身)李玉!传旨南书房!

(镜头推近:凤簪尖端正缓缓渗出血珠,染红明黄衣袖)

(第八集完)

第九集:微服私访

片头字幕:灵璧烟雨 民情如镜

第一场:灵璧市集··

【镜头由远及近】青石板街道两侧挤满奇石摊位,商贩吆喝声此起彼伏。乾隆(着靛蓝绣银竹纹常服)执折扇轻敲掌心,皇后富察氏(月白素锦裙配珍珠压襟)指尖抚过一块形似山峦的灵璧石,阳光透过油纸伞在她侧脸投下细碎金斑。

乾隆(挑眉含笑):千峰竞秀倒有几分黄山神韵,石纹间竟似有云气流动。

摊主(搓手谄笑):爷好眼力!这石头夜里浇水,月光一照能显出水墨画影儿呢!

【特写】皇后指尖忽然一顿,远处巷口隐约传来瓷器碎裂声。

第二场:绣娘陋室··

【镜头摇晃跟随】皇后提着裙摆疾步穿过潮湿窄巷,乾隆皱眉示意侍卫暗中包围。破木门内,粗布少女(柳眉杏眼,衣襟补丁细密如鳞)蜷缩在翻倒绣架旁,满地缠枝莲纹绣片浸在茶渍中。恶霸(络腮胡,金牙闪光)抬脚碾碎绣绷。

恶霸(揪住绣娘发髻狞笑):刘小娥!今日不交出双面异色绣的技法,老子烧了你这破窝!

绣娘(泪珠砸在青砖上):那是我娘临终传的手艺……求爷开恩!

【慢镜头】乾隆猛踹门板,逆光中龙纹靴底金线刺目。

乾隆(声如寒铁):放开她。

恶霸愣神间,侍卫长傅恒已反剪其双臂,绣娘颤抖着爬向皇后裙角。

第三场:县衙偏厅·黄昏·

【烛火摇曳】乾隆端坐太师椅,慢条斯理吹开茶沫。恶霸被铁链拴跪在地,县令(冷汗浸透绯色官服)扑通跪倒。

县令(嗓音发颤):下官委实不知这孽障冒犯天颜……”

乾隆(茶盏重重磕案):好个不知!他强占民田十三亩的状纸,此刻还在你案头压着吧?

【特写】皇后悄然将绣娘扶至屏风后,褪下翡翠镯子塞进她掌心。

皇后(耳语如春风):本宫瞧你牡丹针法精妙,三日后自有人接你去江宁织造局。

绣娘瞳孔骤亮,窗外惊雷炸响,雨点噼啪砸在青瓦上。

第四场:奇石馆··

【雨声渐隐】烛台照亮馆内嶙峋怪石,乾隆驻足在瑞云祥龙石前。石纹似百条金丝虬结盘绕,馆主(山羊须颤动)捧起锦盒。

馆主(神秘压低嗓音):此石每逢地动前三日,纹路便会泛出赤红血丝……”

乾隆(指尖抚过石面凹陷):哦?倒像条被斩了角的孽龙。

皇后突然轻扯乾隆袖口,眼神示意角落阴影——石架后闪过半张布满刀疤的脸。

第五场:农家小院··

【鸡鸣破晓】乾隆蹲在菜畦边捏起土块捻搓,老农(缺齿笑纹深陷)递过盛满红薯粥的粗陶碗。

老农:今年蚜虫闹得凶,得用烟叶水混着石灰粉……

【全景镜头】皇后教小姑娘用凤仙花染指甲,忽见侍卫疾步近前耳语。镜头切向院外竹林,二十余黑衣刀客正悄然逼近。

第六场:竹林小道··

【刀光剑影】傅恒挥剑劈开竹枝,刺客袖箭擦过乾隆肩头钉入树干。皇后被侍卫护着退向山崖,绣娘突然从草丛冲出,将毒镖踢入深涧。

绣娘(嘶喊):他们是冲奇石来的!

乾隆反手夺过刺客苗刀,刀柄镶着熟悉的家徽——镜头特写:与县令玉佩纹样相同的饕餮图腾。

第七场:灵璧城门··

【夕阳如血】乾隆将县令乌纱掷于尘土,囚车载着恶霸与刺客驶向刑部。绣娘跪接织造局敕令,怀中露出半幅绣品——赫然是乾隆救她时的英姿。

乾隆(抚过马车内的奇石低叹):这龙纹……原是警示朕要斩尽天下恶蛟。

皇后(将染着凤仙花的帕子覆在他手背):回宫后,该让军机处重拟《惩恶吏十三条》了。

镜头拉远,马车碾过青石板上未干的血迹,灵璧城墙渐渐隐入暮霭。

片尾定格字幕:龙纹石入库那夜,养心殿地动三分

第十集:石语天听

【场景一:乾清宫早朝(晨)】

(镜头从紫禁城晨曦中拉开,钟鼓声回荡。乾隆端坐龙椅,百官肃立。镜头推近和珅佝偻着背捧奏折)

乾隆(手指轻敲龙案):灵璧知县张之焕何在?

(张知县战战兢兢出列,额头沁汗)

张知县(声音发颤):微臣在。

乾隆(突然将茶盏重重一放,瓷器脆响惊得百官一颤):好个父母官!治下恶霸横行三月有余,竟推说毫不知情?(起身拂袖,龙袍金线在晨光中闪烁)

(镜头切侍卫押着戴枷锁的恶霸入殿,铁链拖地声刺耳)

恶霸(突然挣脱侍卫扑跪):皇上饶命!小民愿捐全部家产修葺堤坝……”(被侍卫按住,额头磕地渗血)

【场景二:养心殿偏殿(午)】

(雕花窗棂透进斑驳光影,皇后手持瑞云祥龙石对光细看)

皇后(指尖轻抚石纹):这龙须处倒像沾着晨露。(转头对乾隆柔笑)臣妾想将它置于御花园听雨轩。

乾隆(执朱笔的手顿住,墨滴晕染奏折):就依你。只是……”(忽然搁笔)那日农家的茶,倒比宫里雪顶含翠更入喉。

(特写:案头青瓷碗盛着半碗糙米,镜头拉远可见三筐新收稻谷)

【场景三:灵璧县衙天井(暮)】

(瓢泼大雨中,新任知县率衙役拆毁恶霸宅邸。百姓披蓑戴笠围观,泥水溅湿绣娘新制的绣鞋)

绣娘(突然冲进雨幕):大人!求留那楠木房梁!(雨水顺着发髻流进脖颈)想刻成纺车供乡里……”

(雷声炸响,知县颔首。镜头仰拍房梁轰然坠地,水花中浮现绣娘含泪笑颜)

【场景四:御花园听雨轩(夜)】

(月光穿透太湖石孔洞,在瑞云祥龙表面投下游龙般光影。乾隆独坐石前,手中把玩农家粗陶碗)

闪回镜头:

老农布满老茧的手递来山果

小女孩簪子反射的夕照

绣娘绣绷上渐成的五爪金龙

乾隆(喃喃):官道驿站该添二十处……”(蘸茶水在石桌上疾书)

(镜头俯拍:水渍字迹映着月光,渐与奇石纹路重合)

【场景五:京城南郊(晨)】

(二百工匠正在夯筑新堤,镜头掠过以工代赈的杏黄旗。和珅马车驶过,突然被老农拦下)

老农(捧出腌菜坛):大人!这是灵璧百姓的心意……”(粗布袖口露出皇后所赠玉镯)

和珅(掀帘的手僵住,特写喉结滚动):本官……本官牙痛。(帘子急落,马车加速驶离)

(镜头推近坛口泥封,渐黑)

【下集预告镜头】:

暴雨中的新堤泛起诡异泡沫

听雨轩奇石深夜渗出朱红水渍

绣娘绣品惊现宫廷纹样

(片尾曲起,字幕浮现乾隆御笔朱批:石不能言最可人特写)


作品与知音优雅相会  佳作与美刊相映生辉

当代文学家·精英团队

厚名家亦厚新人  重当代更重未来


本刊特约编审:赵志斌    本期责任编辑:零下




《当代文学家》,刊号ISSN2708-3160,全彩版印刷,由当代文学家协会主管,当代文学工作室主办。

【冰心简介】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1946年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教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年返回中国。 

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



‍‍‍‍‍‍‍‍‍‍‍‍‍‍‍‍‍‍‍‍‍‍‍‍‍


作者风采


安徽作家/诗人代强



作者简介  

      代强,笔名戴强,六零后,本科学历,中共党员,市政协委员,从事中学教育39年。现为宿州市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李百忍纪念馆理事,半朵中文网签约作家,中文网高级专栏作家。2025年被半朵文学全国性评选为“十佳作家”。作者40年来笔耕不辍,作品散见于《安徽商报》《鄂州周刊》《山东商报》《中国矿业报》《三角洲》《山西科技报》《德育报》《中国乡村杂志》等报刊杂志。其著作有《相遇清欢》《代强文学精品集》《流金岁月》等二十一部书籍。

        


厚名家亦厚新人 重当代更重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