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百年变局期南通海洋(航运)经济发展研讨会暨新书《走向蔚蓝——张謇与港航现代化》(以下简称《走向蔚蓝》)发布会在张謇企业家学院举行。这是张謇企业家学院自成立以来首次出版专著,标志着学院在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与服务经济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本次活动邀请了来自全国港航系统的相关领导与专家,南通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港航企业代表,张謇研究学者,张謇企业家学院领导和代表出席。南通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謇企业家学院党委书记王小红出席会议并讲话。
王小红表示,在中国现代化的早期实践中,张謇先生以其深邃的战略眼光和坚韧的实践精神,为中国港航事业镌刻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她希望各位企业家要秉持“独立开辟新路”的创新精神,助力南通海洋强市建设;各相关单位要怀抱“竞会五洲文明”的开放胸襟,加强与各类产业资源、创新资源、金融资源深度对接,共同谱写港航现代化新篇章;传承“以张謇精神研究张謇”的优良传统,形成更多张謇研究成果,推动张謇研究向纵深发展,成为全国范围内张謇研究的标杆和典范。
发布会上,张謇企业家学院特聘指导员、《走向蔚蓝》主编沈道明对新书的编写背景与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发布会现场举行了赠书仪式,向港航系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赠送新书,将这份精神财富进一步传递和弘扬。
01
编纂过程:三年磨一剑,凝结集体智慧
《走向蔚蓝》源于张謇企业家学院于2022年启动的“张謇港航业专项课题研究”课题,沈道明回顾了这部书从立项、调研到出版的三年历程,感慨“写书既是机遇,更是鞭策”。
“起初只是一次调研中的灵感碰撞,促成了港航课题研究的启动。”沈道明介绍,“2023年课题初步完成后,专家们建议进行成果转化,我们便接下了编书的任务。”

尽管团队研究张謇晚,掌握史料少,缺乏文献整理经验,但大家攻坚克难,在6个月内完成初稿,并于2024年7月正式提交出版社出版。这本书不仅是一项学术成果,更承载着一份文化传承的使命。
02
内容亮点:重构张謇港航理念,
激活历史的现实价值
《走向蔚蓝》以张謇在近代港口、航运、海关、海洋开发等领域的理论与实践为核心,首次尝试系统构建“张謇港航理念”。全书从四个方面展开:一是梳理张謇创办港航事业的历史背景;二是提炼其系统、前瞻的港航理念;三是总结其在港口、航运、海关、海洋开发等方面的关键举措,令人惊叹地发现,他的探索几乎覆盖了今日港航交通的所有核心领域;四是深入探讨张謇理念对建设“交通强国”“海洋强国”的现实启示。
张謇作为中国近代港航事业的开拓者,先后修建青龙港船闸、推动天生港建设、支持吴淞开埠等,展现了超越时代的战略眼光。《走向蔚蓝》引用247处原始文献,收录68幅珍贵图片,力求严谨考据、真实还原。编写团队查阅数百本资料,实地调研、深入研讨,力求从历史中激发智慧,为中国迈向世界航运强国贡献精神力量。
03
时代意义:精神传承助力航运强国梦
张謇不仅是实业家、教育家、政治家,更是近代中国少有的“海权意识”倡导者。他所构想的港航体系、推动的航运教育、创设的南通港,在百年之后依然启示着当代中国港航发展的方向。《走向蔚蓝——张謇与港航现代化》的出版,是一次对历史的回望,更是一种精神的延续。
正如书名所言,这本书既是在为中国港航现代化之路追根溯源,也是在呼唤更多新时代的“张謇”,在“走向蔚蓝”的征途中接续奋斗。编纂团队说,他们不过是在历史的河流中投下一块小石子,但愿由此激起涟漪,引发更多人关注和传承这份“蔚蓝梦想”。
未来,张謇企业家学院将继续围绕“张謇企业家精神”这一核心,深入推进研究成果转化,拓展学术影响力,服务南通港航事业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打造具有南通特色的企业家教育体系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