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将至,天气越来越炎热了,虽然最近下雨,有所降温,但是天气温依然维持在26度左右,稍微在户外运动一下,就满头大汗。
炎炎夏日,初夏水果也开始接连上市了,比如西瓜,不管是超市,水果店,还是路边摊,到处都可以看到西瓜的身影。
虽然西瓜如今大量上市,但是却遭遇频频遇冷,销量不如往年,往年初夏西瓜刚上市时四五块钱大家都抢着买,如今价格下降,很多人却望而却步了。
西瓜上市遭遇冷,为何很少人吃了?老果农道出背后5个关键原因,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分析,为何西瓜不再像以前那样受欢迎了。
一、早市西瓜还未彻底成熟就被提前采摘了
种了30年西瓜的老果农老郭表示:“现在的西瓜,很多都是’催熟’的,摘得越来越早,根本不够甜。”
为了抢占市场,不少瓜农和批发商会在西瓜尚未完全成熟时就提前采摘,尤其是在如今的早市阶段,西瓜往往在七、八成熟时就被摘下,经过长途运输和催熟处理后上市。
这样的西瓜虽然看起来红瓤,但甜度和水分都大打折扣,甚至带有生涩味,吃起来口感差,未成熟的西瓜甜度低,肉质偏硬,风味不足。
如今的消费者可聪明了,买了一次“不甜”的西瓜后,很多人宁愿等到盛夏再买,不花冤枉钱,而且吃的还更健康。
二、早市西瓜价格贵,性价比低
老果农老郭表示:“第二个原因就是早市西瓜价格贵,如今刚上市时,一斤西瓜能卖到三四块,有的甚至七八块钱,比肉还贵,买的人自然少了。”

西瓜刚上市时,由于供应量少,价格往往偏高,尤其是一些早熟品种或大棚西瓜,价格甚至能达到4-5元/斤,比旺季时贵两三倍。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买一个早市西瓜要四五十块钱,远不如买其他应季水果划算,很多人觉得“等便宜了再买”,导致早期销量低迷。
三、天气还不够炎热,西瓜需求未达高峰
老果农老郭直言道:“这第三个原因,西瓜是’看天吃饭’的水果,天越热,卖得越好,如今是初夏,端午节前后天气还不够炎热,西瓜需求未达到高峰期。”
西瓜的销量与气温密切相关,如果夏季初期气温偏低,或者阴雨天较多,人们对西瓜的需求就会减少。
例如,如今初夏的5-6月属于龙舟雨、梅雨季节,多地降雨频繁,气温较往年偏低,导致西瓜销量增长缓慢,天气不热时,人们更少选择冰镇西瓜解暑。
四、西瓜种植方式变了,口感不如以前
为了提高产量和抗病性,许多瓜农采用杂交或转基因品种,并使用化肥、膨大剂等辅助生长,虽然产量提升了,但西瓜的风味却不如传统种植方式培育的品种。
如今的西瓜以为追求个头大,但是却将品质给忽略了,过度追求高产,导致西瓜糖分积累不足,部分西瓜瓤松散,水分过多,缺乏沙瓤的绵密口感。
五、人们对水果支出更加谨慎
现在大家花钱更精打细算了,高价水果不好卖,受经济环境影响,许多消费者在非必需品上的支出更加谨慎。
西瓜作为季节性水果,价格波动大,尤其是如今的早市高价阶段,很多人会选择更便宜的水果替代西瓜,能不吃就少吃。
西瓜遇冷,并非消费者不爱吃了,而是市场供应、价格、天气、品质和消费习惯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很多消费者而言,现在去买西瓜,不如等到盛夏时节再买,不仅口感好,而且更划算。
最后麻烦大家点个赞支持一下,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