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

冯斌一鄂

童谣犹在耳,竹马忆时年。

风荡秋千处,挑灯人未还。

这首五言绝句《童年》以凝练笔触勾勒童年记忆,营造出悠远怅惘的情感氛围,以下从意象、结构与情感三方面进行点评:

【五绝】童年

– 意象精妙,唤醒集体记忆:

诗中“童谣”“竹马”为传统童年意象,瞬间唤醒读者对纯真岁月的共鸣。“童谣犹在耳”以听觉延续童年余韵,“竹马忆时年”借竹马玩具勾起对往昔嬉戏场景的追忆,简洁二句便奠定怀旧基调。

– 虚实相生,画面富有张力:

后两句“风荡秋千处,挑灯人未还”实现场景转换,从记忆拉回现实。“风荡秋千”既是对童年嬉戏场景的虚实交织——实写风中秋千空荡,虚写曾经欢闹不再;

“挑灯人未还”则以“挑灯”这一传统夜间活动,暗示时光流逝、故人难觅,在静谧画面中暗藏物是人非的怅然。

– 留白蕴情,余味悠长:全诗未直言思念或感慨,却通过意象组合与场景切换,将对童年的眷恋、对流逝时光的惋惜,含蓄融入字里行间,结尾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情感回味空间 。

整体而言,该诗语言简洁凝练,意象运用娴熟,在时空交错中传递出深沉的怀旧之情,不足在于若能进一步深化虚实对比或融入更多个人化细节,情感表达可能会更具独特性与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