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天前
端午,在儿时的记忆里,是一个非常甜蜜的节日。因为会有糯米香甜,粽叶飘香,回味无穷。
小时候,都是自己家里包粽子。老娘不辞辛劳,每年都会亲手包粽子。也教会我们绑粽子。
每个孩子都会在这天带上五彩香包,五彩绳子做的手镯。只知道过一段时间还会摘下来扔到车辙里面带到远方。却不知道那是大人对孩子们最真切的祝愿,五月端午,五毒出没,让这些香包,手镯来辟邪,让孩子健康成长。
按照我们当地风俗,舅舅们会给外甥送来粽子,这个风俗,雷打不动。无论刮风下雨,道路泥泞,舅舅们,在端午节这天会准时出现在家里。
虽然舅舅们送来的粽子味道各有差异,但香甜美味总是一样的。
到后来,外出学习,工作,粽子一年四季都能买到。不再像儿时那会那么稀罕了。
但每到节日,有时候回不去,老娘也会托人捎过来亲手包的粽子,说老实话,外面各种各样的粽子,包括南方的肉粽子、板栗粽子、蛋黄粽子、各种稀奇的味道尝了个遍,还是觉得老娘包的粽子合自己的胃口。所以,无论我在哪里,老婆总是把老娘捎来的粽子给我留着,等我回去热了吃。
也是到后来,才知道南方人对端午节更为看重,和过年差不多,听说虽多,却未亲眼看到。
感动的是80岁的老奶奶在等娘家人的龙舟过来给亲人们水喝。
此前,我最想看的是龙舟比赛看谁划的快,看那个队伍能得第一名。
等看到这些老奶奶那坚定慈祥开心的眼神,我才知道,原来过去每到龙舟赛,划船的汉子们不方便到其他地方喝水,都是沿途的奶奶姑姑姐姐们送过来,这些传统,代代流传,一直沿袭至今。
在这样的传统里,我更为看重的是亲人们彼此惦念的亲情。那份亲人相见,融洽和睦的情感,比什么都珍贵。
可能有些人在意的是送来了多少礼物,多少钱,甚至还有人拿着钱到处挥舞。
真,不是装出来,不是作秀,不是趁着机会显摆自己有钱给了多少。
你想,这么大年龄的老奶奶,眼中除了亲人,还能有什么呢?
我们往往最后将形式主义,外在形象,遮盖了真正美好,真正值得珍惜的亲情。
有些人的人性,也许天性是喜欢表演,喜欢热闹,喜欢在人面前一套,背后另外一套。不累吗?
相对于热闹的比赛,我觉得,端午节,传递的更多的是一种亲情,一种对亲人的惦念,一种亲人在一起,开心喜悦的情感。
我们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通信高度发达,早已不再是原先那样:
现在,手机短信,微信视频,随时可见,但大家和故人之间的联系有多少?
经济快速发展,生活压力巨大,人情越发淡薄,关系越发疏远。
原先,春节、忙吧,每年待客两次。亲人们在一起聊聊家常,谝谝闲话,看着对方啥都好,就放心了。彼此的关心真切而质朴。
现在,忙吧孩子们都不在家,也没法待客了。连春节的聚会也未必能到齐。年轻人,连亲戚都不太愿意走了。孩子们惦记着红包的多少,大人们发愁过年得准备多少钱。完全失去了亲人相聚的本意。
不要让过度包装的粽子,还有各种各样的形式,让人们忘了节日本该有的样子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