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家谱馆

专业家谱编修印刷

20年专业家谱收藏






五等丧服制度

在咱们中国的社会里面,宗亲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五千年的古代社会,官位、爵位、财产全都按照宗法制来传承,亲戚就是这种宗法制的延伸;五服制度就是划分亲疏关系的一种标准,所以才有“出了五服不是亲戚”的说法;那五服制度具体是咋回事呢?我们就以周朝的丧服制度为模版介绍一下咱们的亲戚为什么是亲戚关系。

五服是《仪礼·丧服》篇所制定的五等丧服制度,由重至轻分别为斩衰(chui)、齐衰(zichui)、大功、小功、缌麻,每一等都对应一定的居丧时间和丧服布料。逝者亲属依据与死者关系亲疏远近,穿用不同规格丧服以表示哀悼。

斩衰

斩衰是最重的一等丧服,用最粗的生麻布制作,衣缘袖口不缝边,显得简陋粗恶,因为毛边像是刀砍的,所以才叫斩衰。服斩衰的人需要一根苴杖(俗称哭丧棒),竹竿,到胸口那么高。其意义一是身份象征,传统丧礼中只有孝子用哭丧棒;再一个就是情绪的外化,痛失至亲,身心受创,需以杖扶病,支撑身体。斩衰服丧三年(实际就25个月),适用人群包括臣为君、子为父、父为嫡长子、未嫁之女为父、离婚回家的女儿为父、妻为夫、承重孙为祖父。

齐衰

次于斩衰的次一等丧服,同样用粗生麻布制作,但衣缘袖口都缝边,显的齐整。齐衰按照居丧期长短和用哭丧棒与否又分为四等:

 齐衰三年:服丧三年(25个月),用哭丧棒。适用于父亲已经去世,儿子为刚过世的母亲服丧,未嫁闺女为母亲服丧。

为什么出五服就不是亲戚了?

 齐衰杖期:服丧一年,用哭丧棒。适用于父亲还在世,儿子为过世的母亲,未嫁闺女为母亲,丈夫为妻子。

齐衰不杖期:服丧一年,不用哭丧棒。适用于为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未嫁之姐妹,已嫁之女为父母。

齐衰三月:服丧三月,不用哭丧棒。适用于为曾祖父母、高祖父母。

大功

大功:用熟麻布制作,较生麻布细密些。服丧九个月,不用哭丧棒。适用于为已嫁之姑母、堂兄弟、未嫁之堂姐妹。

小功

小功:也用熟麻布制作,比大功所用的更为细密。服丧五个月,不用哭丧棒。适用于从祖父母(祖父的兄弟及其妻子)、堂伯叔父母(父亲的堂兄弟及其妻子)、从祖兄弟(父亲的堂兄弟之子)、已嫁之堂姐妹,以及为外祖父母。现在很多农村把规矩都改了,一家只要有人去就行,没有要求全家到场;

缌麻

缌麻:最轻的一等丧服,以最细的熟麻布做成。服丧三月,不用哭丧棒。适用于为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族父母,以及为外姓的舅父、姨母、表兄弟、岳父母等。这个是最远的了,女婿是否参与哭丧都不碍事,主家也不会纠结这件事;

父为嫡长子服丧解释

很多人可能对父亲为儿子服丧还要求最重的丧服有些难以理解,这主要是嫡长子在古代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有关。

在古代,嫡长子继承制是维系宗法制的核心制度之一。嫡长子是正妻所生的长子,他承载着延续家族血脉、传承家族荣耀与责任的使命。从家族层面来看,嫡长子是家族未来的支柱和领导者,他要承担起祭祀祖先、管理家族事务、延续家族香火等重要职责,其地位关乎整个家族的兴衰和稳定。因此,当嫡长子不幸去世,父亲以最高等级的丧礼来悼念,是对嫡长子重要地位的一种肯定,也是对家族传承和延续受到重大挫折的悲痛表达。

从社会层面而言,这种规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等级制度。嫡长子继承制保障了权力和财产的有序传承,减少了家族内部的纷争和矛盾,使得社会结构更加稳定。父亲为嫡长子服最高等级的丧,强化了这种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让人们更加重视嫡长子的地位和责任,从而维护整个社会的宗法秩序。 

介绍完五个等级的丧服制度,你心理也大概明白了吧,出了五服,就是有人去世,你也不用去服丧了;在农村还是需要去帮忙的,比如协助主家确定坟茔位置,联系同族兄弟动土挖坑、抬重(棺材)、烧火做饭置席各种琐碎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