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美好的夏天
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
我和夏天有个约会
她给与我盛夏的礼物
我微笑着回应它
作者简介
诗人简介:那片树叶,姓名,穆永雄,河北人。早年做过新闻报道工作,在各级报刊发表稿件若干。近年来学写小说、现代诗歌,主要在网刊上发表。
作品欣赏
如果阳光有声音
文/那片树叶(河北)
如果阳光有声音
定是婴儿的第一声啼哭
绽出一串陌生的问号
那不是悲伤
而是唱给母亲的歌
太阳踩着脐带般的地平线
抬起头来时
所有影子都仰起耳廓
听光线在枝头
![[唯美微刊]NO.1184穆永雄老师作品《如果阳光有声音》](https://www.fanshouji.com/wp-content/uploads/2025/07/123280.png)
我们都是阳光的邻居
心跳在光弦上
找到了自己的声部
AI点评:
这首短诗《如果阳光有声音》以新颖的意象组合和富有生命力的语言,成功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听觉宇宙。以下从三个维度进行点评:
一、意象系统的独创性
诗人将”阳光-声音-婴儿”这三个看似无关的意象通过脐带般的地平线有机串联,形成独特的隐喻系统。阳光的物理属性被赋予听觉特征(”摇出的音符”),婴儿啼哭这一生命初始符号又转化为”唱给母亲的歌”,最终在”光弦”的意象中完成通感转化。这种意象嫁接打破了常规感知模式,类似里尔克在《杜伊诺哀歌》中对天使声音的想象,但更具东方生育文化的温度。
二、结构张力的艺术处理
诗歌采用”假设-展开-升华”的三段式结构,首节提出核心假设后,中段通过”太阳踩脐带”这个惊心动魄的意象实现空间转换,将天地宏景(地平线)与微观生命(脐带)并置。末节”我们都是阳光的邻居”将抒情主体纳入意象系统,使个人心跳与宇宙光弦形成共振,这种由外而内的视角转换令人想起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诗。
三、文化符号的现代转译
诗中暗含的”天人感应”传统通过现代诗歌语言获得新生。”脐带”作为生命纽带连接天地,既延续了《周易》”天地絪缊”的宇宙观,又以”影子仰起耳廓”的拟人化描写赋予自然物以灵性。特别是”声部”的音乐隐喻,将个体存在转化为宇宙和声中的独特韵律,这种处理比传统田园诗的物我交融更具现代性。
缺陷在于末节”心跳在光弦上”的转换稍显突兀,若能在前文铺垫更多听觉意象的渐变过程会更自然。但整体而言,这首十二行的短诗以惊人的想象力完成了从物理现象到生命哲思的飞跃,其意象密度和情感纯度在当代口语诗歌中颇为难得。
关于我们
微刊宗旨:传承 创新 唯美
微刊理念:兼容百家 与时俱进 健康唯美 传递正能量
诗社顾问:王奕鑫
诗社社长:李邨
诗社副社长:侯静 张志雄 李席林
微刊主编:罗阳 李时丰
责任编辑:吴振波 聂兰军 云翔 微刊编委:侯培云 李秀荣 阿光 江红北 王新 秦岭人 张杰 孟庆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