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鹅群帖》是东晋时期的行草书法作品,在书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行草书法作品,为王献之写给家人亲戚的一封书信。原文共 8 行 50 字。原作墨迹不可考,传世有墨迹本,相传为米芾所临,临本今所见为民国影印件,原迹现存佚未详。

“不审海盐诸舍上下动静,比复常忧之”,体现了王献之对住在海盐的各房亲戚生活起居情况的关切与挂念。“姊告,无他事”,请对方转告姊姊,自己这边一切安好。“崇虚刘道士鹅群并复归也,献之等当须向彼谢之”,提到崇虚观的刘道士将鹅群归还,王献之等人要向其表示感谢。

王献之《鹅群帖》

此帖用笔兼具方、圆、中、侧锋,线条轻重对比强烈,点画如挺竖、蟹爪钩等,体现出独特的笔势。如 “献之等再拜” 数字,实连与虚连交替,形成 “纵向穿透力与横向开拓张力”。

北宋时,黄庭坚、黄伯思皆考辨为伪作,理由是帖中 “崇虚刘道士鹅群并复归也”,是附会《晋书》所载王羲之书写《道德经》与山阴道士换鹅的轶事。

以上图片仅供参考学习,如有侵权联系可删

尽管真伪存疑,但《鹅群帖》在书法史上仍被视为展现王献之 “豪放不羁” 性情的重要作品,其 “随兴变化” 的笔法对宋代以降的行草书发展影响深远。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