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6岁,因“检查发现肝占位10天”入院。既往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癫痫病史。

查体无殊。

肿瘤标记物:AFP 3.85ng/mlCA19-9 52.91 U/ml

特异性对比剂(肝脏MRI增强+DWI):右肝见团块状长T1混杂稍长T2信号影,大小约50x64mm,增强呈快进快出样强化,肝胆期呈低摄取;肝癌首先考虑;肝硬化,脾大。


诊断:肝S7占位,Hcc考虑。

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解剖性肝S7切除术。

手术步骤

1、胆囊切除后显露右后肝蒂,悬吊P6,哈巴狗夹闭确认P7


2、术中B超确认瘤体位于缺血线内,瘤体呈低回声,边界清,有完整包膜。


3、体外荧光ICG反染S7并标记


外科之路:腹腔镜解剖性肝S7切除术

4、沿预切线由足侧向头侧,由腹侧向背侧劈开肝实质,依次离断P7、V7,完整切除S7

5、术后创面


      术中经过顺利,出血约600ml,手术时间398分钟,术后一过性出现谷草转氨酶显著升高(1136U/L),无术后腹腔出血及胆漏,术后第8天带管出院。


经验总结

腹腔镜解剖性S7段切除手术难度较大,解剖位置深在,通常需要游离整个右肝、膈肌、右肾上腺、下腔静脉(肝短和右后静脉),显露及操作较为困难,S7段肝蒂位于肝实质深处,寻找肝蒂时易迷路,右肝静脉出血时有时难以控制。与右后叶和右半肝切除相比,解剖性S7段切除优势在于:保留了更多的功能性肝体积、更快的术后围手术期恢复以及更少的术后一年复发率。

我们团队经验是:

1、患者体位:患者呈30°左侧侧卧位,右侧垫高,主刀医师站在患者的右侧;

2肝周韧带的充分游离是前提,适当缝线、纱条等辅助牵拉肝脏;

3ICG荧光染色目标肝段效果持久,对手术导航效果显著;

4、对于荷瘤肝段的标记、断肝平面的选择存在困难,标准化腹腔镜S7段切除术流程仍在探索中。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