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朋友在评论区问我有没有看一部以晚清为背景的新剧《人生若如初见》,我说剧没看,书倒是刚看完一本有关联的。如果需要一本把晚清历史(1799年嘉庆亲政-1912年宣统退位)梳理一遍、新近写成、配图丰富、通俗好读的书,可以看看这本书。

《简明晚清史》

作者:姜萌

出版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鸣沙(人文通识)

个人评分:4星

吸引我拿起这本书的是写作起始点的选择。晚清史、近代史作品一般从鸦片战争前夕写起,从嘉庆四年写起不多见,本书开篇便是乾隆去世后嘉庆雷厉风行处理和珅和福长安。如果说第一章展现出嘉庆成熟的政治手腕,让人觉得这个皇帝有两下子,那么下一章他面临的诸多烦恼则告诉读者没那么简单、局势不容乐观。这个时间点确实值得关注,从康乾盛世转向嘉道中衰,鸦片战争发生前几十年,危机四伏。嘉庆想要有所作为,但乾隆留给他的是一辆故障颇多的老爷车,小修小补无济于事。

总体上看,这本书是一部112年间(1799-1912)的晚清通史。按照章节编排,共有28章,前疏后密,越往后越细密。每一章属于纪事本末体的写法,尽量聚焦在一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上。作者在写作时,比较关注这段历史中传统与现代、公心与私心、平衡与失衡、理性与感性四对重要关系。

推荐一本很适合入门的晚清史作品

为什么说这本书通俗好读?因为它源起于《百家讲坛》录制,是央视历史普及节目一贯的讲稿风格。每章篇幅不长,20余页,可读性强又不失严谨,有清晰的事件、人物讲解,有抛出问题,也有习惯性的概括总结,对大众读者很友好。

本书依旧以讲述政治事件、历史人物为主,但与教科书和一些同类书籍相比增加了许多内容,填充了很多细节。试举一例,书中将大众不太熟悉的1907年丁未政潮单列一章,补充了清流派代表瞿鸿禨(著名历史学家瞿同祖先生的祖父)因长得像同治皇帝受到慈禧关注的细节,在召见时“两宫皇太后言次泣下”,旁边还配上了他的照片和同治画像的对比,是挺像的!

为什么强调这本书比较新?因为在编写时间比较早的一些作品里,经常会出现某些年代感十足的表述。这本书吸收了学界已有成果,尚有争议的地方会在注释里列出各方观点供参考,如在甲午战争一章提到挪用军费大修“三海”和颐和园时,关于到底花了多少钱、挪用了多少海军军费,作者把多种说法列在注释中。此外,作者会在讲述一些历史事件、人物时进行评价(会注明是个人看法),如多次提及李鸿章的格局太小。 

令我没想到的是书中图片的解读文字读来也饶有趣味。书中配图有300余张,有历史图像资料,也有一些作者亲自拍摄的照片,可以帮助读者建立具象认知。图片下的小字配文和正文一样用心,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印象较深的是戊戌变法一章最后一页颐和园玉澜堂的照片,小字提到这里是光绪在颐和园的幽禁之所,作者在此处待了一个小时,听到十几位导游对慈禧、光绪关系三种不同的评说态度。图文搭配,呈现出历史与现在的交融感。

不过,就个人观感来说,书中某些情绪点、假设、抒情,虽然不影响整体阅读,但还是稍显突兀。可能和节目讲稿风格和作者初涉这类作品有关。也许写这一段历史很难避免吧,如作者所说:每一个“假如”,都是对错失历史机遇的惋惜与伤痛。

END

这里是ruc猫猫

一个历史系女生

分享喜欢的历史书籍

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