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结合带你看懂胸部影像学术语–08 26天前 本胸部影像学术语表是由 Fleischner 学会成员编写的最新版。 我们将会分为几期分别整理关于此类型的全部内容。旨在于促进影像科医生与临床之间的交流。 上期内容推荐:图文结合带你看懂胸部影像学术语–07 一、胸膜 胸膜(pleura)是一层薄而光滑的双层浆膜,包裹着两肺,可分为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两部分。脏层胸膜紧贴肺表面,并伸入肺叶间裂内,与肺紧密结合而不能分离;壁层胸膜则衬贴于胸壁内面、膈上面和纵隔两侧。两层胸膜在肺根部处相互反折延续,围成左右两个完全封闭的潜在性腔隙,称为胸膜腔。左右胸膜腔互不相通。 积液:正位胸片显示左侧胸腔积液(箭头) 斑块:左上叶的横段 CT 图像显示钙化的胸膜斑块(箭头)。 斑块:(A、B)下胸部的横向 CT 图像显示部分钙化的胸膜斑块(箭头)。 二、肺气囊 肺气囊是肺实质内薄壁、充气的囊状结构。 它可能由肺炎、创伤(包括气压伤)或吸入烃类流体(如“吞火”表演时)引起。肺气囊可能是短暂存在的,其形成可能是肺实质坏死和单向活瓣气道阻塞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影像学上,肺气囊表现为肺实质内圆形的薄壁囊性病变(囊肿),有时可见气 – 液平面。 气囊:通过左肺的横段 CT 图像显示轮廓分明的气囊(箭头)。 三、纵膈气肿 纵隔气肿是指在食管和气管支气管树之外的纵隔内出现空气或气体的异常积聚。它可能由肺泡自发性破裂、创伤或食管破裂后空气沿轴向间质进入纵隔引起。纵隔气肿最常与手术创伤、气压伤或与长期咳嗽相关的疾病(如哮喘或间质性肺病)有关。在影像学上,纵隔气肿表现为一个或多个低密度区,呈线状或带状,勾勒出纵隔结构。 纵隔气肿: (A) 正位和 (B) 侧位胸片显示纵隔空气聚集(箭头)。 纵隔气肿: (A, B) 2 例患者的横段 CT 图像显示纵隔(实心箭头)和胸膜外(空心箭头)空气积聚。 四、心包积气 心包积气是指空气在心包腔内积聚。早产新生儿或接受机械通气的婴儿中曾有相关报道。在成人中,通常由创伤或心脏手术引起。它可能与其他病理性气体积聚情况相关,如纵隔气肿或气胸。在影像学上,心包积气表现为心包两层之间无结构空间内的空气或气体衰减影。 心包积气:(A, B) 2 例患者的正位胸片显示心包腔内有空气(箭头)。 横段对比增强 CT 图像显示腹侧心包空气聚集(箭头)。 五、气胸 气胸是指空气或气体存在于分隔胸膜壁层和脏层的胸膜腔内。因此,部分肺组织可能会部分或完全塌陷。气胸可由肺大疱自发性破裂、机械性创伤(包括医源性损伤)引起。 张力性气胸的诊断依据临床和生理学标准,这些标准在影像学上通常表现为纵隔向对侧移位以及同侧半膈肌下压,大多基于单向活瓣机制。最终,张力性气胸的确诊依靠临床和/或生理学标准。在直立胸部X线片上,气胸通常表现为脏层胸膜线,这是胸膜腔内空气与充气肺组织的分界线。然而,在仰卧位拍摄的X线片上,由于分离的胸膜表面与X射线束不垂直,气胸可能难以检测到。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辅助表现,如肺与纵隔或心脏结构之间异常锐利的界面可能会有所帮助。“深肋膈沟征”(指的是肋膈角异常加深且透亮度增加,其边缘清晰锐利。 (A) 正位胸片和 (B)左肺横向 CT 图像重建显示胸膜腔中有空气 (A) 胸片,以及 (B) 冠状位和 (C) 肺部横向 CT 图像重建显示由于胸膜粘连而包裹的左侧胸膜腔中有空气。 六、剑鞘状气管 剑鞘状气管指的是气管的一种异常形态,其矢状(前后)直径增大,冠状(左右)直径减小,形似剑鞘。要符合该定义,在同一解剖水平上,气管内冠状直径必须小于或等于矢状直径的三分之二,且不存在任何外部压迫因素。剑鞘状气管最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推测是由慢性炎症及随后的气管壁重塑所致。 Saber-Sheath (剑鞘状气管)气管:气管中段的横向 CT 图像显示 Saber-Sheath 构型。 七、次级肺小叶 次级肺小叶(Secondary Pulmonary Lobule)是肺实质内最小的结构单位,被结缔组织鞘所包裹,呈不规则的多面体形或金字塔形,其边界长度范围在5mm至25mm之间,直径通常在1 – 2.5cm。有研究对多个成年人进行测量,次级肺小叶平均直径在11 – 17mm。其内包含3到25个腺泡(acinus),不过不同报告中腺泡数量差异较大,通常每个次级肺小叶包含的腺泡数量在3 – 24个,多数情况下包含12个或更少。 右下叶的横向 CT 图像显示次级肺小叶被增厚的小叶间隔(箭头)包围。 标签:影像学斑块胸膜 已赞 (0) 微信扫一扫:分享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上一篇文章发面只加酵母和白糖就是大错,教你饭店不外传的做法,超快发满盆|面粉|醪糟|面团|食盐|馒头|蔗糖|健康美味 下一篇文章【微分享】柴发机组调试与停电应急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