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胡氏的南北民居
天水伏羲庙附近就是南宅子,胡氏民居由南宅子和北宅子两处隔街相望的古建筑群组成。
南、北宅子是天水市保存最为完整的明代民居。南宅子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北宅子建于万历四十三(1615)。
南宅子的创建人胡来缙和北宅子的创建人胡忻,父子二人都是明代的名臣,邑人誉为“父子乡贤”。
走进写有“副宪第”三个字的大门,往右逆时针方向游览,不断地经过各种巷道、天井和四合院,还是让我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迷宫之中。
一进院由大门、东西垂花门和影壁组成。大门面阔三间,单檐硬山顶,外门额书“太学生胡松秀之妻蒲氏”,内门额书“副宪第”。

由大门进入天井,正面立一座清代重修的一字影壁,东西面各开一垂花门,东垂花门已圮,西垂花门檐下横批书“桂馥”二字。
进入“桂馥”门是前院,前院由正厅和东西厢房组成,正厅为明代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前出廊。
前院东面辟一小门,由小门进入书房院,院内有佛堂、客厅和书房,三座建筑大木构架均为明代遗物,建筑风格、雕刻技法与正厅一样。
由书房院东南角进入仆人院,院内有厢房6间。仆人院外南侧有通道,通向后院,后院为杂院,建筑均被改成现代式样。
南宅子是一处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古朴典的明清建筑,整体形制基本按中国传统民宅的四合院形式构建。
四合院是以正房、倒座、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而形成的布局传统,且四面房屋相连走廊相通。胡氏民居虽为四合院,却不同于北京四合院。
在这里可以看到小姐居住的绣楼、地方特色的云罗厅、名噪国内外的“天水古楼”等民居古建筑。
2003年这里成为天水民俗博物馆,绝大多数的建筑成为展厅,集中展出了天水地区众多的民俗文物和传统文化,包括各类农具、木雕、脸谱和刺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