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常伴有高凝状态和血栓栓塞风险,但由于肾功能不全、出血风险增加以及传统抗凝药物的代谢限制,其抗凝治疗面临巨大挑战。近年来,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因其可预测的药代动力学、较少的药物相互作用以及无需常规监测等优势,逐渐成为抗凝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该类药物在CKD患者中的应用仍存在诸多争议,包括剂量调整、疗效与安全性的平衡以及在不同CKD分期中的适用性。为探讨其临床应用的优化策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唐雯教授详细解读抗凝药的作用机制、临床用法以及新型口服抗凝药在CKD患者中的使用。

唐雯教授

作用机制

抗凝药作用于多种凝血酶,抑制人体止血反应实现抗凝效果。常用抗凝药可按使用方式分为两大类(表1)。这些药物中,直接凝血酶(Ⅱa)抑制剂和直接凝血酶(Ⅹa)抑制剂直接作用于凝血酶,属于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又被称为直接口服抗凝剂。

图1 常用抗凝药的分类

临床用法

肾病患者由于血栓疾病和出血事件风险均增加,需要同时平衡出血和凝血。而肾功能改变和低蛋白血症影响药物代谢,平衡出凝血难度更高。NOACs均为P-糖蛋白转运体的底物,吸收受到肠道上皮细胞该转运体的影响。国际研究表明,常规凝血功能检测不能满足评估新型口服抗凝药抗凝活性的需求。

表1总结了临床常用口服抗凝药的适应证和用法,其中蓝色背景指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说明书和中国说明书同时包括该适应证,白色背景为仅FDA获批。表2总结了临床常用口服抗凝药的药物代谢动力学(PK)/药物效应动力学(PD)特点,用以指导临床实践。

表1 口服抗凝药适应证和用法

表2 口服抗凝药的PK/PD特点

NOACs在CKD患者中的使用

CKD合并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抗凝

CKD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指出,是否起始药物治疗应基于规范的血栓栓塞风险评估。具体实践要点如下:

  • 实践要点4.1:推荐对于CKD 1~2期的房颤患者,评估工具与普通人群相似,应该使用CHA2DS2-VASc评分(表3,男性≥2分、女性≥3分给予抗凝)

  • 实践要点4.2:建议对于CKD 3~4期、未透析的CKD 5期以及腹膜透析合并房颤的患者,评估工具推荐可以使用根据CKD校正的血栓风险评分(表3,无明确推荐,权衡获益风险)。

  • 实践要点4.3:建议对于CKD 5D期的患者,评估工具推荐可以使用风险评分[CHA2DS2-VASc评分≥6分或透析风险评分(表4)≥2时给予治疗]。

表3 根据CKD校正的血栓风险评分和CHA2DS2-VASc评分

表4 透析患者血栓风险评分

出血风险评估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纠正可改善的出血危险因素后应对患者进行重新评估(表5)。

表5 根据CKD校正的出血风险评估和HAS-BLED出血评分

对合并下列情况的8类CKD房颤患者,共识推荐不宜抗凝:①严重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50 000 /mL)、②活动性出血、③侵入性操作或产科分娩(近期、紧急或计划中)或近期手术有持续出血风险、④怀疑主动脉夹层、⑤恶性高血压、⑥严重创伤、⑦颅内或脊柱肿瘤和应用抗血小板药物、⑧既往发生过危及生命的出血或反复出血患者。

唐雯教授:慢性肾脏病患者抗凝治疗破局之道——新型口服抗凝药如何安全应用?

在药物选择上,共识进行了如下推荐:

  • 实践要点7.1:我们推荐对于CKD 1~3期的房颤患者,华法林和NOACs均可用于抗凝治疗,首选NOACs。

  • 实践要点7.2:我们建议对于CKD 4期的房颤患者,NOACs优于华法林。可以考虑应用直接凝血酶或Ⅹa因子抑制剂,但需要减少剂量。

  • 实践要点7.3:我们建议对于非透析依赖的CKD 5期血栓栓塞高风险的房颤患者,可以使用低剂量阿哌沙班或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

  • 实践要点7.4:我们建议对于CKD 5D期的房颤患者,如需抗凝可选用阿哌沙班抗凝,如阿哌沙班无法获得,或可减量使用利伐沙班。

  • 实践要点7.5:我们推荐使用华法林抗凝应该注意患者是否合并维生素K缺乏症,以免导致华法林无法在治疗范围内维持抗凝作用。

  • 实践要点7.6:我们推荐使用华法林抗凝应该注意监测患者血管钙化进展情况,已有明显血管钙化,或使用后发生明显进展者建议改用其他药物抗凝。

  • 实践要点7.7:我们推荐非透析依赖CKD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时,需要监测肾功能,警惕患者可能发生肾小球出血从而继发急性肾损伤的可能。

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推荐不同肾功能心房纤颤患者使用NOACs需进行剂量调整(图2),肌酐清除率在15~29 mL/min的患者更适合阿哌沙班和艾多沙班。

图2 根据肾功能调整的NOACs剂量

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抗凝

对于合并房颤的ESRD患者而言,多项研究数据显示长期使用维生素K抑制剂比NOACs有更高的发生致命和非致命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主要出血并发症风险也更高。

欧洲心律学会指南指出,对于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利伐沙班10 mg qd或15 mg qd、艾多沙班15 mg qd和阿哌沙班2.5 mg bid可以达到与正常肾功能常规剂量相似的水平。考虑到这一人群接受华法林抗凝也缺乏强证据支持,医生可按照患者意愿行个体化诊疗。阿哌沙班与利伐沙班的FDA说明书均有ESRD患者的给药剂量推荐。PK/PD研究支持血透患者阿哌沙班可5 mg bid或2.5 mg bid;中国香港研究认为腹透患者2.5 mg bid仍有过量风险。利伐沙班的PK/PD研究则支持将血透患者20 mg qd下调至15 mg qd或10 mg qd,后者体内暴露量同肾功能正常患者的20 mg qd;腹透患者仍需相关研究。

总结

总体来看,CKD患者使用NOACs需要根据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肾功能、蛋白结合率等多重因素进行药物选择及剂量调整,选择合理的监测手段。未来仍需要临床研究证明其安全性及有效性。

编辑 | 李瑞源

审核 | 孙阿敏

    
“点赞”

下期内容推送会出现在您订阅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