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最好的习惯

松茗作品:读书是为舍弃

松茗作品:读书是为舍弃

只要想读书,什么时候都不晚吗?

重要的不是你怎么想的,而是怎么去做!这句话应该这么说,重要只要想学习,什么时候做都不晚!你目前是高一全科学习,直接看学校的排名没有意义。很多同学从初中进入高中一时间没有适应,学习习惯按照初中的方式进行导致成绩断崖式下降,这是一个预料之中的情况。没有必要感觉迷茫和绝望。高考是一场选拔考试,是考试就有范围。各科的考试范围就是你努力的方向,这是你不需要迷茫的理由。针对范围制定学习方法,之后“坚持”和“做到”缺一不可,成绩就会提升,这是你不需要绝望的理由!因为我是一个课堂任教超20年的专业物理老师,从我 更多

读书是为了什么啊?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你翻过的每一页书,都在默默塑造一个更好的你。读书能改变一个人的幸运,让一个贫穷的人能够变得富有。读书不仅能提高人的气质和修养,而且能滋养人的精神。更是安顿心灵的重要途径。让一个烦躁的人变得平静而有教养,让一个迷路的人能找到闪耀着光芒的路途。读书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从小至家庭,学校,大道理也好,生活中的事例也好,恐怕家长,老师讲了许多,这里的读书指向应该是指的是学校教育吧!通过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进而学习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在社会实践中再得到充分锻炼提升,成为支撑生 更多

文章图片1

前段时间,与友人闲聊,因某话题而聊至读书,问其读书为何?友人抛出一句:读书不为得而为舍。顿觉此话哲学意味浓厚,倍感欣喜,遂记住并深思。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来自宋真宗赵恒《励学篇》的此两句,众人必不陌生,已成为千百年来流传不衰之名句。尽管诗中有过分追求荣华富贵、功名利禄之嫌,但依然作为古训长期积淀在国民心中,一直到今天在孩子们面前发挥着激励读书学习的作用。

无论是“颜如玉”还是“黄金屋”,不但没有人不喜欢,并且应该是大部分人一辈子的追求与梦想。也许很多人说,我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物质而是为了获得知识,那么很多知识究竟造就了什么结果?世上各种伟大的发明,譬如坦克、雷达、航母甚至生物病菌等,这一切都是人类知识的结果,但大部分时候变成了最具有毁灭性的东西。从目前国际争端的战争就能看出来,这些知识造就的也最终还是需求、贪婪、战争和恐惧罢了。

人们总是对很多事物都处于怎么样占有和得到的迫切欲望中,即使是一些诸如读书、公益、谦虚、礼貌等善行或美德,在很多情况下也是为了满足内心的空洞或美名的缺失等因素。可是想一下,此刻公园里正在盛开的五彩郁金香,它的盛开难道就是为了得到吗?得到阳光,得到奖赏,得到赞美?不,它只是纯然地活着。它本来就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这才是真善美。但是从来没有人这样教导过我们。我们总是学习如何去竞争、占有、攀比,如何成为一名“三好”学生,如何成为大家都喜欢的人,我们都想通过读书爬到顶端,通过善行博取美名,都期望自己是大众眼里的成功人士。

一个充满虚荣、贪婪、嫉妒,甚至背负着歧视、残酷、剥削别人的人,读书万卷得到的不过是更虚伪、更狡诈的人性,必定会给社会造成更大的伤害甚至是灾祸和战争。不可否认,每个人都具有人性的阴暗面,除了道德、法律、舆论等约束外,读书是最好的途径了。去年我就经历过一件事,某个夜晚,正因为某人某事而内心无比烦躁甚至对那人充满厌恶时,抬头看到了书架上的一本书,突然忆起书里的故事和语言,内心的格局立刻就被放大了,瞬间就舍弃了那份烦躁和厌恶,从此我和那人的气场就不再是对抗和冲突了。所以读书不为得而为舍,这句话在某些时候就是很有哲学意义了。

也许您会说,说来说去舍就是得嘛!是的,舍得舍得,舍既是得,得既是舍,无法分家。可是我们读书仅仅是站在“得”之角度,那么就会越来越急功近利甚至怀疑书籍的价值,但是如果站在“舍”得角度,那么就会充满越来越通透而且懂得书籍的价值更多不在功利。一颗永无止境地追求得到的心是无法发现真理的,只有勇敢地看清自己内心的阴暗、狭隘和苦痛,并勇敢地通过读书去揭开它、审视它甚至让它鲜血淋漓地得到疗愈和重生,才能解决人生中最根本的问题,才能在孤独的修行路上获得更多智慧。

读书为舍还有其他含义。读书要舍弃很多推杯换盏的应酬喧嚣,读书要舍弃很多影视大剧的热闹有趣;读书要舍弃手机泛滥的各类资讯等等。唯有舍弃各种枝枝蔓蔓、牵牵绊绊的诱惑,才能享受到读书的乐趣和意义。记得在大学读书时,听我们中文系一位老教授讲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幕场景,他说他学校的老师每天都会把《钢铁是怎么样炼成的》《青春之歌》撕下几页贴在校门口黑板上,同学们像现在看连续剧一样,每天急着簇拥到黑板前,一两个月才把一本小说读完。听他讲这件事时,我的眼眶突然晶莹,似乎看到了读书的阳光穿越当时物质条件的困窘而照亮了很多读书人的心。从此,没有更多钱买书的我去校图书馆的次数更勤了。

现在,物质条件好了,娱乐方式多了,想要保持内心的安静越来越不容易,这种情形下,“读”还是“不读”需要内心抉择,即便坚定地选择了读书,仅仅一部手机,也还不得不让我每天面对着“舍”这个问题。有无数次拿起手机,又看看书架上那些未读的书,心里告诉自己:放下手机,继续阅读!

人生短暂,书籍如海,光靠埋头死读是读不完的,这样读书就必然还有另外一种舍弃,就是舍弃读歪书,要读好书,可是好书亦如海,如何读?我认为主要应该舍弃那些过于时尚化、娱乐化、平庸化的阅读。曾经读过一篇章《不跳出舒适区,你看再多书也没长进》,这篇文章讲到读书有三个区:舒适区、生长区和恐惧区。很多人只读小说不读其他学科,就是长期待在了舒适区,还有大部分拿着手机阅读网络小说的“低头一族”也是长期待在了舒适区。这些不愿意舍弃“舒适区”一族的读书人终究是没多大长进的。而选择一些对于自我知识体系完善或者自我心灵成长的书籍来阅读应该就是所谓的“伸长区”或者“恐惧区”的阅读。

读书是为舍弃,自打我记住和懂得了这句话后,每拿起一本书,就先思考一下自己需要舍弃一些什么,慢慢地心里静了,安了,澄明了,也就读得更加有味道和有趣味了。这不,舍不就是得吗?而且得到了更多来自于读书的美好!

只要想读书,什么时候都不晚吗?

重要的不是你怎么想的,而是怎么去做!这句话应该这么说,重要只要想学习,什么时候做都不晚!你目前是高一全科学习,直接看学校的排名没有意义。很多同学从初中进入高中一时间没有适应,学习习惯按照初中的方式进行导致成绩断崖式下降,这是一个预料之中的情况。没有必要感觉迷茫和绝望。高考是一场选拔考试,是考试就有范围。各科的考试范围就是你努力的方向,这是你不需要迷茫的理由。针对范围制定学习方法,之后“坚持”和“做到”缺一不可,成绩就会提升,这是你不需要绝望的理由!因为我是一个课堂任教超20年的专业物理老师,从我 更多

读书是为了什么啊?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你翻过的每一页书,都在默默塑造一个更好的你。读书能改变一个人的幸运,让一个贫穷的人能够变得富有。读书不仅能提高人的气质和修养,而且能滋养人的精神。更是安顿心灵的重要途径。让一个烦躁的人变得平静而有教养,让一个迷路的人能找到闪耀着光芒的路途。读书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从小至家庭,学校,大道理也好,生活中的事例也好,恐怕家长,老师讲了许多,这里的读书指向应该是指的是学校教育吧!通过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进而学习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在社会实践中再得到充分锻炼提升,成为支撑生 更多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精选 » 松茗作品:读书是为舍弃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